吳霞


【摘 要】目的:對臨床護理路徑在前叉韌帶重建術后患者的應用效果進行探析。方法: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之間來我院接受前叉韌帶重建術患者共110例隨機抽簽分組,對照組、研究組各55例。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干預和臨床護理路徑康復護理。將膝關節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家屬護理滿意度進行組間對比。結果:對照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膝關節運動功能,家屬護理滿意度均顯著低于研究組,(P<0.05)。結論:對前叉韌帶重建術患者在恢復期間進行臨床護理路徑,臨床效果良好,可有效促進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膝關節運動功能恢復。
【關鍵詞】膝關節運動功能;康復護理;臨床護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208-01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是關聯的股骨和脛骨,維持膝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通常情況下,膝關節前交叉韌帶受傷后,會導致患者關節會因不正常的動力變化而導致退化性的膝關節炎。而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則是臨床上常見的運動損傷,臨床治療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差異開展針對性治療,但針對運動員以及好動的年輕患者通常會選擇手術治療,治療后的康復訓練也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為探析臨床護理路徑對前叉韌帶重建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以下是對110例前叉韌帶重建術患者的研究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之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前叉韌帶重建術疾病患者共110例,隨機抽簽分組,對照組、研究組各55例。兩組平均年齡分別為(60.25+10.65)歲;(62.65+10.22)歲。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110例患者均進行前叉韌帶重建術并知情同意。入組前已經出現嚴重感染患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而研究組患者則在臨床護理路徑下開展康復護理,主要包括:①定期進行手術傷口的清潔,換藥,同時注意有無發炎,紅腫情況出現。②術后患者會出現一定程度紅腫以及疼痛情況,因此為保護患者肌腱的正常生長,這一階段要禁止大范圍活動,可選擇采取枕頭墊高患者足部、并輔助患者膝蓋被動伸直等基礎恢復訓練[2]。③在患者好轉后,為預防患者出現肌肉萎縮等情況,需要進行闊肌繩提升患者的臀肌力量。患者保持俯臥狀態,慢慢提升后抬腿角度。④當患者進一步好轉后,開始第三階段的康復訓練,這一階段可開始靠墻蹲下訓練,保持膝關節靠墻屈膝45度緩慢下蹲,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逐漸增加下蹲保持時間。⑤定期給患者講解前叉韌帶重建術后相關康復知識,定期組織患者進行健康講座等等,提升患者的日常護理水平。⑥心理干預,和患者進行交談,耐心積極解答患者疑問。對于存在焦慮患者進行溝通,緩解患者焦慮情緒[3]。
1.3評價指標
膝關節運動功能:采用1997年提出的Lequesnce評分標準評估患者膝關節功能,主要分為疼痛或不適,日常生活功能障礙和步行距離3個部分。總共分為10個問題,評分高低和患者膝關節功能成反比。
日常生活能力:采取1989年加拿大學者Shah和Vanchay等改良的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總分為110分,將10個評定項目分為1-5級,完全依賴<20分、較大幫助20-39分、較小幫助40-59分、自理>60分。
1.4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t檢測。將分析得到的數據進行對比,差異性表現為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膝關節運動功能對比
對照組患者膝關節運動功能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經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后,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2.3兩組患者生活能力對比
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顯著低于研究組,(P<0.05),詳情見表3。
3 討論
前叉韌帶斷裂是常見的運動損傷。面對日益增加的患病群體,如何從后期護理干預擺脫前叉韌帶重建術疾病給人們帶來的困擾是重中之重。就當前階段而言,前叉韌帶重建術患者后期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的優劣和護理方式的選擇有很大關系。據大量的臨床實驗結果提示,前叉韌帶重建術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可有效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4]。臨床護理路徑下的康復訓練指的是根據患者術后的康復進程,采取階段性的康復訓練方式,促進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提升預后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
進程。
實驗結果提示,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膝關節運動功能,護理滿意度均顯著低于研究組,(P<0.05)。表明對前叉韌帶重建術患者在臨床護理路徑下實施康復會可有效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對于前叉韌帶重建術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臨床效果明顯,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珍梅.手術護理路徑配合模式在膝關節鏡下交叉韌帶重建手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0):91-93.
[2] 李業鳳,黃嬋,陳杏桃,龔清環,黃海妃.護理路徑在膝關節鏡下半月板和交叉韌帶修復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02):64-65.
[3] 馮娜.優質護理在關節鏡治療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的效果觀察[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6,48(01):110-111.
[4] 李曉燕.康復護理在膝關節交叉韌帶重建后的應用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3,11(22):2031-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