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鎖剛
摘 要:高中化學中的重要知識點中蘊藏著深厚的哲學思想,利用哲學中的對立統一來分析化學變化過程中的原理,讓學生多角度去分析化學變化及化學現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理解能力,同時,教師利用哲學找到了化學教學的教學思路和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哲學,高中化學,唯物辯證法
哲學是對人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現象進行總結和概括的一門學科,哲學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辯證唯物主義,其中包括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三部分。另一部分是歷史唯物主義,其中包括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和價值觀等。高中化學的學習中主要涉及了元素與物質世界之間的關系,例如,元素周期表、化學方程式、化學現象和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如何將這些有趣化學變化和化學現象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呢?由于哲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高中化學中也可以看到哲學的影子,因此,教師可以將哲學和高中化學結合起來進行授課。教師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些化學原理通過哲學的方式進行講解。其中最常見的是利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對高中化學知識進行分析和理解。通過利用哲學中的對立統一來分析化學變化過程中的原理,將問題分解,從表面看本質,讓學生多角度去分析化學變化及化學現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理解能力,同時,教師利用哲學找到了化學教學的教學思路和努力的方向。
一、以變化和不變的角度學習化學
化學變化是一個隨著時間和空間時刻變化的過程,其內部和外部均有所變化,這是客觀普遍存在的現象,同時在化學變化中常常會發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在學習高中化學過程中,教師以在課程設計中,將事物變化的思想灌輸到學生的思維中,讓學生在學習化學時,由靜態思想轉至動態思想不斷地系統化構建化學知識,從事物表面看到事物本質。而化學過程是將舊物質變為新物質,從簡單的變為復雜的,從復雜的變為簡單的,這樣循環變化但其能量始終是守恒的。例如,1/2 mol O2和1 mol H2相互作用生成1 mol H2O,其整個過程是能量守恒的。因此,學生可以通過能量守恒定律分別算出未知的物質質量、體積、密度等。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量變到質變的現象,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運用哲學原理為學生分析化學變化的原理。如,酸入水和水入酸兩種不同的方式稀釋酸,會產出不同的現象。當濃鹽酸緩慢地添加到水中時,濃鹽酸變成稀鹽酸并產生放熱的現象,而當水添加到濃鹽酸時,就會產生爆炸等現象,嚴重會傷及他人生命。在這個變化中著重在于鹽酸稀釋時的濃度變化,也就是化學中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學習引導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哲學的量變和質變來解釋化學中的變,讓學生分清在化學中什么時候是變的,什么時候是不變的。
二、以對立統一的角度學習化學
在哲學中的對立統一是指事物與事物、事物與外部之間的對立統一。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不難發現對立統一的案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化學變化中存在的矛盾現象引導學生敢于對這些現象進行發問,讓學生從正反兩個角度分析問題。例如,當在化學反應時,添加催化劑和不添加催化劑的速度不一樣,但最終反應生成的物質相同。如,雙氧水在分解過程中,添加氧化銅或二氧化錳時其反應速度加快,但終產物為氧氣和水,催化劑的成分和質量均為發生變化,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化學中的矛盾規律。因此,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辯證得分析化學現象,追其變化的本源。同時在一個化學變化中不一定只出現一種反應,如,在化學反應中出現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加成反應、分解反應、消去反應等。因此學生要明確每個反應的特點,通過一些小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了解化學變化的本質和內在,抓住變化的本質。
三、以共性和個性的角度學習化學
化學變化的共性是普遍存在的,是變化的一般規律,即由舊物質生成新物質,而化學變化的個性則是獨特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應將這些化學個性變化為學生進行辨析,同時讓學生學會歸納總結。遇到類似的知識點,及時與學生分享和討論,逐一和學生進行梳理,樹立學生在學習化學時,對化學個性和共性的辨析能力。例如,在學習化學元素C時,教師可以引入石墨和金剛石,讓學生區分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產生差異的原因,從而讓學生了解原子結構的不同導致性質的不同。在學習化學方程式時,反應之間的置換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會存在個別的現象,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從而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在學習SO2的性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辨析品紅溶液和高錳酸鉀溶液中通入SO2 會產生的現象,以及SO2 起到的作用和區別,從而讓學生知道事物變化的本質。
綜上所述,利用哲學的思想學習化學讓學生找到了學習方法,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也為學生找到了學習的竅門,避免了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以哲學的思想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當遇到化學問題時,學生也學會了舉一反三,同時也為教師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找到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參考文獻:
[1] 裴保行. 淺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哲學教育[J]. 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6):142-142.
[2]杜瑛. 淺談高中化學中的哲學思想[J]. 科技資訊,2018,016(027):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