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
摘 要:歷史是高中生接受人文教育,了解我國傳統文化與歷史發展進程的重要學科。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發展,在現如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其教學目標不再僅是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歷史學習的實用性,重視學生歷史學科素養培養。而如何開展科學適當的教學,使這一教學目標能夠有效達成,也就成為了廣大高中歷史教師關注研究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是一味地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了應付高考,而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授,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的方式,不僅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了學生的有效學習,同時也嚴重阻礙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而為了有效地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使現如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更加符合新課改理念,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效率的提升。這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創新、不斷發展,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本文也將從具體的教學實踐入手,對高中歷史課堂的高效開展策略,進行具體而深入的探討。
一、創設相應教學情境,提高歷史教學趣味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和發展,在現如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漸的被淘汰。但是諸如情境教學等,經過無數的研究實踐表明,對于學科教學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的教學方法,仍是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中關注的重點。教師通過優化教學設計,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讓枯燥的歷史知識以歷史情境的重現方式出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快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如,在鴉片戰爭等相關內容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情出發,為學生播放一段電影橋段。在播放視頻之前設計這樣的疑問:“中國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國戰敗的原因是什么?結果帶來了哪些影響?”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觀看《鴉片戰爭》這一電影。通過趣味的教學導入活躍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內進行接下來課程內容的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本堂課的基本知識,還能提升教學的質量。又如,在《交通與通訊的變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以圖片和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示父母、爺爺奶奶那一時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這一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對比現代社會的交通方式,以此來談一談交通方式的進步,進而深切感受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進步。
二、組織開展小組探究,培養學生學習好習慣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重視實施探究合作教學,以小組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不僅能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慢慢養成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小組探究活動的展開,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積極表達,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歷史思考思維,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小組的互相配合中感受團結協作的意義,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如,在《新航路的開辟》這一章節內容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四到五人的小組,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活動為主,進行如下問題的探究:“地理大發現對西歐有怎樣的影響?對人類歷史的進程、文明以及世界市場的出現又有怎樣的作用和意義?”在探究任務布置完成后,讓小組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和交流,引導學生通過分工合作,來收集關于問題的相應信息資源。然后以小組活動為主,讓學生對收集來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并選舉出小組發言人,在講臺上將自己小組的觀點表達出來,并為其他小組學生進行講解。小組之間通過合作探究,既發揮了每個成員的特長,也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能有效促進學生的互相進步,共同成長。同時這一教學模式也能為教師提供便利,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同時還能讓高中歷史課堂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三、豐富課外組織形式,實現教學模式多元化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對教材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之外,教師還應該積極尋找有利的課外資源,通過豐富課外組織形式,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加切實有效地了解歷史,掌握教師教學內容,同時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進而促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如,在《筆墨丹青》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外的博物館資源,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中的實物以及文獻,來促進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更有效學習。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美術博物館,然后對名人書畫進行欣賞,讓學生通過視覺觀看各種蒼勁有力的書法,栩栩如生的畫作,通過視覺的震撼以及氣氛的渲染,讓學生感受到書香背后厚重的歷史感,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而在相應的戲曲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有價值的戲服、頭飾等,讓學生通過這些實際的物品來感受到戲曲的魅力,有了這實際的經歷之后,學生學起來也會更有自信。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想要做好歷史教學,就應該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逐漸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科學適當的教學活動,以此來有效促進高中歷史教學不斷提高,促進高中學生歷史素養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戴建華,李霞,陳庚.關于核心素養在初中歷史教學研究中的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9(35):103-104.
[2]陳志雄.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有效建設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