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
【摘 ?要】目的:觀察并分析整體護理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和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實踐應用。
【關鍵詞】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整體護理;并發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53-02
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是婦產科中常見的癌癥腫瘤類型,好發于中年婦女,現一般采用手術治療來進行徹底根治[1]。但由于手術開創范圍大,術后并發癥多,不僅給患者心理帶來巨大壓力,身體也承受強烈痛苦[2]。因此,加強對該疾病手術患者的護理顯得極為重要。現就我院的臨床實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就診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n=40)及對照組(n=40)。其中,觀察組患者中,宮頸癌前病變18例,宮頸癌22例,年齡在26~69歲,平均年齡(45.11±2.12)歲;對照組患者中,宮頸癌前病變20例,宮頸癌20例,年齡在25~68歲,平均年齡(45.98±1.9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兩組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且患者及家屬同意接受研究。排除標準:排除伴隨其它疾病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具體措施包括:
①心理護理:當患者剛被確認疾病時,會出現難以接受和焦慮恐慌心理,護理人員要主動與其溝通,講解疾病病因、治療方式,告知以往成功案例,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②飲食護理:術后先給予患者搭配合理、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膩食物。③疼痛護理:患者在術后會劇烈疼痛,護理人員要為其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告知患者疼痛持續的時間,讓其有心理預期。通過聊天交談、聽音樂等方式來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痛感。若疼痛超出患者的承受范圍,可遵醫囑給予鎮痛藥止痛。④并發癥護理:術前3d,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肉訓練,術后訓練患者如何憋尿;讓患者多飲水多排尿,防止尿路細菌增生;密切觀察患者的下肢是否異常,鼓勵患者術后盡早下床活動。
1.4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通過自制量表評定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態、軀體情況、社會職能、人際交往的差異。分值與生活質量正相關。
(2)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尿潴留、尿路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等。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通過(
±s)方式對患者生活質量予以表示,采用t檢驗;按照(%)對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進行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2.2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3. 討論
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者需要有效的護理模式,來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減輕患者身心壓力。根據調查顯示,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成效[3]。
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采取整體護理,首先給予患者心理護理,使其坦然接受病情診斷,主動配合醫護治療,提高了治療效果;然后進行飲食護理,提高了手術耐受力,促進身體盡快恢復;接著通過疼痛護理,緩解了患者術后身體不適;最后實施并發癥護理,提前采取各項措施,有效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研究結果所得,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其并發癥發生率也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因此,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者應采取整體護理模式,不僅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了身心痛苦,而且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了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繼續應用。
參考文獻
[1] 鄒明如.整體護理干預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8:2566+2575.
[2] 孫玉榮.整體護理干預對宮頸癌前期病變及宮頸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11-12.
[3] 林杰.整體護理干預對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生活質量的影響評估[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5: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