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云云
【摘??要】目的:探究個性化護理在肝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2例肝病患者,根據護理方式差異分為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加強個性化護理干預)各61例,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08%)高于對照組(75.41%),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能夠醫療服務質量,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肝病;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55-01
肝病患者有乏力與納差等癥狀表現,對臨床護理的依賴度大,但傳統以疾病為主的護理模式,忽視了患者需求滿足,導致護理效果不盡理想。肝病患者除接受藥物條理外,生活方式與飲食營養均衡等方面的調理更利于整體療效提升;對此,應當積極落實個性化護理,促使患者主動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幫助其生活質量與預后改善,從而加速康復進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122例肝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患者均經過相關檢查確診,排除意識與精神障礙、臨床資料不全、臟器功能障礙者。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1例。觀察組中女22例、男39例;平均年齡52.3±4.8歲。對照組中女24例、男37例;平均年齡51.5±3.1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O.05,可比。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根據科室護理流程規范落實生命體征觀察與消毒隔離等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施以個性化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心理護理
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加強心理疏導,告知情緒不暢對預后的影響,教會患者如何用放松訓練等方法自我調節情緒。根據患者理解能力等個體差異,采取多種形式的宣教工作,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向患者講解疾病與治療相關知識,以及治療進展等,耐心解答患者疑問,糾正患者錯誤治療觀念與態度。
1.2.2飲食干預
根據肝病患者飲食習慣與病情等,合理制定飲食方案,要求飲食以高維生素、低糖、低脂為主,注意合理搭配,要求食物軟硬適中且注意清淡,以促進細胞恢復再生。尤其是腹水或水腫的肝病患者,應當限制鹽的攝入,肝性腦病患者應當控制蛋白質的攝入。
1.2.3運動干預
指導患者適當鍛煉,根據體質狀況逐漸增加運動量,鍛煉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運動強度以身體耐受程度為主。同時應當做到勞逸結合,逐步改善自身免疫狀態,實現對肝病發展的有效控制。
1.2.4并發癥護理
腹脹者做好間歇性胃腸減壓,飯后協助患者多運動,促進腸道活動。疼痛患者合理采取鎮痛措施,觀察疼痛部位與程度,輕度疼痛者可采取心理暗示等緩解疼痛,必要時遵醫囑用藥鎮痛。體液過多者應當加強體位變換,增加肝腎血流量,改善肝細胞營養,控制水與鈉的攝入,記錄出入量,避免出現肝性腦病等并發癥。鼓勵患者主訴不適,通過調整體位或保暖等措施,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要求護理操作動作輕柔,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做好皮膚護理,避免用手撓皮膚,防止出現皮膚出血或感染。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向患者發放自擬個性化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患者對知情自主權、操作熟練度、服務態度與護理效果等方面內容進行打分,非常滿意>85分,滿意60-85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記錄兩組生活質量(QOL-C30量表)。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
±s)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2檢驗。P<0.05,表示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n=61),非常滿意38(62.30),滿意20(32.79),不滿意3(4.92),滿意度95.08;對照組(n=61),非常滿意26(42.62),滿意20(32.79),不滿意15(24.59),滿意度75.4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08%)高于對照組(75.41%),P﹤0.05。
2.2生活質量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肝病患者接受合理治療方法與生活調理方式意義重大,能夠縮短病程與改善預后。同時應當注意護理方法,確保護理安全性與結果有效性。尤其是在個性化護理中,應當明確了解患者病情與心理狀態等變化狀況,確保護理干預針對性與科學性。做好心理護理與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認知度與治療信心,使其明確不良情志對疾病發展與預后的影響。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制定飲食與運動計劃,不同病癥發展時期的患者體質與癥狀表現不同,應當注重方案內容的調整;如肝炎急性期患者有惡心與食欲不振等癥狀表現,不強迫進食,飲食應當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流質食物為主,進食量少不滿足生理需求患者,可遵醫囑采取靜脈補充營養的方法。如黃疸消退期患者的食欲明顯好轉,可采取少食多餐原則,逐漸增加進食量,避免暴飲暴食引起的消化不良癥狀,以優質蛋白與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同時注意飲食禁忌,如腹脹者以減少產氣食物為主;糖尿病者傾向者不宜長期攝入高糖或高熱量食物。除此之外,應當叮囑患者適當運動,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促進機體生理平衡。護理中應當加強存在與潛在危險因素的防控,減少各種因素對患者康復進程的不良影響[1-3]。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能夠提高肝病患者生活質量與護理服務滿意度,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趙虹霞,張平.人文關懷在肝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6):110.
[2] 王瀟.肝病護理應用個性化護理模式效果探索[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8):103-104.
[3] 扈玉紅,李能云,耿進.個性化護理干預模式在肝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9):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