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梅

摘要:目的:探究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對降低早產兒醫源性皮膚損傷應用價值。方法:觀察對象均為筆者單位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的早產兒,共計52例,觀察開展周期為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依據收治時間均分小組,早期26例開展常規護理管理,后期26例開展護理風險管理。結果:后期組早產兒醫源性皮膚損傷發生率顯著低于早期組(P<0.05)。結論:于NICU早產兒護理管理中開展風險管理模式,可顯著降低早產兒醫源性皮膚損傷發生,確保護理質量。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早產兒;醫源性皮膚損傷;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037-02
早產兒主要是指妊娠周期不足37周的新生兒,該類新生兒機體各臟器功能發育尚不健全,肌膚防御機制薄弱,待娩出后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繼發醫源性皮膚損傷,是導致不良醫患糾紛的主要原因,增加了早產兒感染及死亡幾率,針對早產兒機體特異性開展有效的風險管理尤為重要[1]。隨著社會各界對母嬰健康重視度的提升,如何降低早產兒死亡,提高其生存質量為醫學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均為筆者單位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的早產兒,共計52例,觀察開展周期為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依據收治時間均分小組,早期26例一組,男14例,女12例,胎齡28周-36+6周,均值(32.31±0.43)周;后期26例一組,男15例,女11例,胎齡28周-36+6周,均值(32.27±0.45)周;統計校驗2組早產兒基線資料(P>0.05),差異滿足比對需求。
1.2方法
早期組早產兒開展常規護理管理,依據科室規章制度開展護理服務,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后期組早產兒開展風險管理舉措,于科室內組建風險管理小組,主要由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生、護士長、資深護理人員共同組成,通過開展會議探討、檢索文獻、結合臨床經驗等方式,明確針對性護理措施;(1)開展風險分級,待早產兒娩出之后,針對孕產婦機體狀況及新生兒分娩情況進行劃分管理,采用不同顏色腕帶的方式劃分風險低、中、高等三個等級,并將科室內護理人員依據其在職時間、資質等因素進行劃分,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早產兒采用分等級管理的方式,最大程度優化科室醫療支援;加強呼吸管理:早產兒娩出后需輔助呼吸,于人工吸氧使用期間,合理調節松緊帶,可借助無菌敷料進行固定,間隔1-2小時進行檢查,觀察,受壓下皮膚情況,詳細進行記錄;早產兒高風險期間,給予新早產兒有效的體位指導,針對腕帶佩戴需及時調節,避免壓迫皮膚;加強輸液管理,盡量選擇中心靜脈導管,對無中心靜脈導管患兒,由資深的護理人員進行穿刺治療,確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多次穿刺導致皮膚損傷;針對使用靜脈留置針早產兒,需固定好外部導管;加強病房巡查,間隔15-30分鐘,避免出現藥物外滲等情況[2-3];(2)皮膚管理:嚴格采用無菌操作流程,要求護理人員在接觸新生兒前后加強手部衛生管理,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避免因手部攜帶的細菌導致早產兒皮膚損傷;同時因早產兒皮膚防御機制較低,容易出現摩擦傷,鳥巢固定加用水床,加強皮膚保護,管道及溫度探頭部位采用水膠體敷料,避免皮膚損傷;于新生兒沐浴期間嚴格控制水溫,沐浴動作輕柔,避免因護理人員因素導致皮膚損傷情況發生;合理使用敷貼,選用通氣性好、皮膚刺激性較小的產品,無張力性黏貼,合理控制松緊度,反方向180度撕取動作要輕柔,也可采用生理鹽水浸泡的方式撕取,避免皮膚損傷。
1.3統計學分析
校驗采用SPSS24.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描述,配對卡方檢驗,將P<0.05設為統計學差異標準值。
2結果
護理管理效果分析
后期組早產兒醫源性皮膚損傷發生率顯著低于早期組,行統計學分析,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早產兒多伴有營養不良、貧血、局部供血相對不足等情況,機體各臟器功能發育尚不健全,于產后須于保溫箱內護理,由于早產兒機體較為嬌嫩,于臨床護理工作中極易出現醫院性皮膚損傷,與輸液治療、輔輔助呼吸、新生兒沐浴、護理操作等均具有直接關聯,嚴重影響早產兒生長發育,是導致不良醫患糾紛發生的主要因素,于早產兒護理期間開展有效的風險管理尤為重要。護理風險管理為前瞻性管理模式,通過分析既往護理風險相關因素,評估早產兒機體狀況,預見性開展針對性護理對策,最大程度規避風險事件的發生,確保臨床護理開展安全性,為臨床安全護理重要組成。
綜上,于NICU早產兒護理管理中開展風險管理模式,可顯著降低早產兒醫源性皮膚損傷發生,確保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姚欣,石光蓮,亢苗.風險管理在早產兒PICC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8):1113-1116.
[2]杜月瓊.風險管理應用于超早產兒臍動脈置管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13):92-93,104.
[3]盧志敏,甄麗娟,左力, 等.風險管理對降低早產兒胃管非計劃性拔管率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刊,2019,54(6):69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