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品華


【中圖分類號】R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101-02
前言
子宮內膜息肉為臨床常見婦科疾病,以育齡期女性為高發人群,臨床根治難度較大,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開展有效的治療探究具有課題研究價值。子宮內膜息肉早期臨床表現具有隱匿性,部分患者表現為陰道不規則出血、腹痛、月經周期異常等情況,對女性生育功能具有直接影響,嚴重影響女性日常生活;考慮其病灶生理解剖學特異性,保守藥物治療不佳,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多采用外科手術治療的方式,既往采用子宮剔除術,對女性患者生育功能具有嚴重影響,女性接受程度較低,開展微創手術為子宮內膜息肉治療首選方案[1]。
現狀分析
隨著女性社會地位提升,角色壓力增大,患有子宮內膜息肉比例呈逐年遞增趨勢。現階段隨著內鏡技術的完善,宮腔鏡于女性婦科手術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反饋,針對子宮內膜息肉,經由宮腔鏡開展手術剔除,可有效降低手術創傷,提高手術開展精細化,手術預后周期較短,可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為治療首選方案。
問題確立
現研究筆者特針對宮腔鏡于子宮內膜息肉治療有效性進行探究,以傳統子宮剔除術為參照。
目的
探究宮腔鏡于子宮內膜息肉治療效果。
文獻查證
以“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剔除術”等為關鍵詞檢索SCI、EI、ISTP、知網、維普、萬方等數據庫,查閱匯總相關資料。匯總結果顯示:宮腔鏡手術于子宮內膜息肉治療效果優于傳統子宮剔除術。
解決方法
本研究比對分析宮腔鏡手術與傳統子宮剔除術對子宮內膜息肉治療有效性,以評估宮腔鏡手術開展優勢。
執行過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筆者單位婦科接收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為探查對象,共計108例,病例入組時間2019年1月-2020年7月,采用數字排列分組法均分小組,傳統組54例,年齡22-64(39.61±1.44)歲,未產婦19例,經產婦35;腔鏡組54例,年齡20-66(40.02±1.41)歲,未產婦,21例,經產婦33;就2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入組資料統計提示(P>0.05)。
納入標準:(1)108例患者均滿足《婦產科醫學鑒別診斷標準》中對子宮內膜息肉的評估依據[2],患者入院后經陰道超聲確診;(2)所選患者均符合外科手術開展指征,遵醫囑接受子宮剔除術及宮腔鏡治療;(3)研究項目實施征求倫理批準,患者及家屬授權。
1.2方法
所選患者均由相同醫務人員開展外科手術治療,術前經陰道超聲探查息肉位置,制定針對性手術方案;于術前1天將0.5mg卡前列甲酯栓置于陰道深處,起到軟化宮頸的效果;指導患者呈截石位,對手術入路做常規消毒鋪巾,采用靜脈復合麻醉方式,控制宮腔壓力,維持在80mmHg-100mmHg,傳統組患者予以常規子宮剔除術治療;腔鏡組患者予以宮腔鏡手術治療,做小切口置于內鏡,于子宮基地深部進行結扎切除;依據術中出血量,聯合使用縮宮素進行治療。
1.3評價標準
(1)統計比對2組患者不同手術操作手術耗時、出血總量、住院時間等指標;
(2)統計比對2組患者手術感染、子宮穿孔、腹痛等并發癥發生幾率。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軟件SPSS24.0進行假設校驗,P<0.05設為統計學差異基礎表達。
2、結果
2.1 2組患者手術指標分析
腔鏡組患者手術耗時、出血總量及住院時間等指標均低于傳統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2組術后并發癥統計
腔鏡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傳統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子宮內膜息肉與內分泌紊亂具有直接關聯,子宮作為雌激素主要靶器官,為主要生育器官,受炎癥、內分泌、情緒等多重因素影響,子宮息肉發病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女性日常生活,易導致月經紊亂、陰道不規則出血,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對女性生育功能具有嚴重負面影響[3]。宮腔鏡電切術作為微創手術類別,于子宮內膜息肉應用中,可有效規避傳統子宮剔除術對子宮組織的損傷,降低術中出血量,最大程度保留子宮完整性及子宮生育功能,術后預后周期較短;同時,經由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借助內窺鏡反饋息肉情況,有效提高息肉剔除有效率,降低漏診情況,降低術后復發幾率,臨床開展價值較高[4]。
綜上,宮腔鏡手術可為子宮內膜息肉治療提供微創操作,規避傳統刮宮術弊端,提高外科手術開展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陳響,高冬梅,于新平.宮腔鏡電切術治療老年子宮內膜息肉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觀察[J].老年醫學與保健,2020,26(3):402-405.
[2]李清醒,張琳.宮腔鏡息肉切除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療效與安全性[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12):1997-1999.
[3]曾薇薇,金平,蘇圣梅, 等.育齡女性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后復發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預防[J].現代婦產科進展,2020,29(6):453-455,459.
[4]汪長梅,駱興琴,趙茹.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20,25(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