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云云

摘要:目的:為進一步提高尿常規檢驗的精準性,分析陰道分泌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來我院進行婦科臨床尿常規檢驗的80例患者,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采用常規尿液標本采集方式,實驗組則在尿液標本采集前先清除陰道分泌物,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檢驗結果。結果:實驗組患者尿液標本中尿紅細胞、上皮白細胞、尿蛋白以及白細胞檢出率要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陰道分泌物會對尿常規檢驗結果產生影響,因此針對女性采集尿液標本時要注意方式方法,盡可能減少陰道分泌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從而提高檢驗精準性,為婦科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
關鍵詞:尿常規;陰道分泌物;結果影響
【中圖分類號】R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102-02
尿常規檢驗是臨床治療的重要輔助依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者的身體情況,同時在泌尿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診斷中具有較好的指向作用,但是其檢測也受多種因素影響,女性因陰道距離尿道口比較近,因此分泌物易與尿液標本混合,從而導致結果出現偏差。為進一步提高臨床檢驗質量,我院針對婦女尿常規檢驗患者進行標本采集干預,開展去陰道分泌物,檢驗結果的精準性大幅度提升,現將本次研究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來我院進行婦科臨床尿常規檢驗的80例患者,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樣本量為40例。其中對照組已婚28例,未婚12例,年齡范圍:21-58歲,平均年齡(34.18±3.67)歲;實驗組已婚27例,未婚13例,年齡范圍:22-57歲,平均年齡(34.05±3.1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臨床對比。
1.2方法
使用Phoenix?:100 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系統來進行鑒定工作。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采集方式,在采集前須用清水清洗外陰。實驗組患者使用0.02%呋喃西林清洗外陰,并使用醫用棉簽對會陰處進行擦拭,然后將干燥的定棉球塞入陰道口,再進行尿液標本采集[1]。所有患者均采集中段尿液作為檢驗樣本,尿液采集完成后使用無菌試管保存,并立即送往實驗室檢驗。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尿液標本中尿紅細胞、上皮白細胞、尿蛋白以及白細胞的檢出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以率(%)分別表示尿液標本中各項指標的檢出率,若P<0.05則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患者尿液標本中尿紅細胞檢出率為5%,上皮細胞檢出率為10%,尿蛋白檢出率為2.5%,白細胞檢出率為5%;對照組患者尿液標本中尿紅細胞檢出率為20%,上皮細胞檢出率為30%,尿蛋白檢出率為20%,白細胞檢出率為15%,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臨床檢驗工作中,尿常規是一項極為常見的內容,主要是對患者尿沉渣進行檢驗分析,檢查內容包括尿液顏色、透明度、白細胞、紅細胞等。女性因特殊的生理結構,陰道距離尿道口比較近,尤其是成年女性陰道常有分泌物溢出,極易混入尿液標本中。據相關數據數據顯示,在女性尿常規檢驗中,超過80%的尿液標本被污染,其中又以陰道分泌物的干擾性最大。陰道分泌物包括陰道黏膜滲出物、宮頸腺體分泌物、子宮內膜腺體分泌物等,還包括上皮脫落細胞、非致病細菌,因此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導致實驗結果呈陽性[2]。
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在尿液采集前進行了去陰道分泌物處理,對照組患者則用清水清洗外陰后直接采集,實驗組患者尿紅細胞、上皮細胞、尿蛋白以及白細胞檢出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檢測過程中應規范操作,加強對樣本采集全過程的管理,做好檢驗人員培訓工作,提高檢驗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無菌操作意識,盡可能提高尿常規檢測的準確性[3]。同時,也要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方式采集尿液標本,盡可能降低對標本的污染。
綜上所述,陰道分泌物會對尿常規檢驗結果產生影響,因此針對女性采集尿液標本時要注意方式方法,盡可能減少陰道分泌物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從而提高檢驗精準性,為婦科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李軍.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8):137+139.
[2]鄭艷生,王愛瑋.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9):3167-3168.
[3]周鷺.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0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