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廷武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成效。方法:選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140例,根據入院時間的不同和情況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都是70例?;颊叱ピ摬“Y無其他影響治療的病癥,兩組其他因素無顯著差異 (P>0.05) , 具有可比性。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觀察組采用改良后的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治療結束后,記錄兩組的治療效果、術后的相關指標以及術后并發癥的情況和術后兩年內復發情況,進行對比。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71%,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1.43%,觀察組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為5.71%,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為17.14%,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明顯低于觀察組,且P>0.05。觀察組術后兩年復發率為2.86%,對照組術后兩年復發率為14.29%,觀察組的術后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P>0.05。結論:改良后的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對于治療腹股溝疝的總有效率、并發癥概率和兩年內復發概率均得到有效結果,臨床治療效果有顯著改善。
關鍵詞:改良;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腹股溝疝
【中圖分類號】R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146-02
腹股溝疝是普外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發病的概率為0.1%-0.5%。之前在臨床上治療方案一般采用傳統疝修補術治療,在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提出后,由于該治療方案術后恢復速度快、疼痛少、復發率較低和易操作等優點被廣泛使用[1]。在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后,隨著人們對該病癥的了解深入,對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改良,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實驗主要研究改良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與未改良前治療有效率、術后并發率和術后兩年復發率的不同。研究選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140例進行對照實驗,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140例。包括直疝20例、斜疝40例、復發疝10例。根據分型標準:Ⅰ型疝15例、Ⅱ型疝31例、Ⅲ型疝18例、Ⅳ型疝6例。根據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0例。對照組中男52例、女18例; 年齡37-68 (56.6±3.3)歲。觀察組中男54例、女16例; 年齡35-70(54.2±3.7)歲。兩組其他因素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1)符合腹股溝疝的診斷標準;(2) 符合無張力疝修補術手術指征;(3)對研究過程和目的有知情權。
1.3治療方法
患者在術前禁食,患者使用聚丙烯網片,進行常規消毒,在平行腹股溝韌帶位置做5cm長斜行切口,在將腹股溝管切開游離出疝囊,見腹膜外脂肪后把疝囊高位結扎。
1.3.1對照組 對照組在完成上述操作后采用常規使用補片放置精索后與恥骨結節、髂恥束、腹股溝韌帶、腹橫筋膜、聯合腱縫合的手法。在內環位置裁剪補片,并將內環邊緣與補片進行固定,并在補片上剪出匙孔。使用補片固定腹橫筋膜,在精索前端與腹外斜肌腱縫合固定。
1.3.2 觀察組 觀察組常規處理后,先修復內環口處的腹橫筋膜,之后于腹橫肌深面向上將腹橫筋膜游離3cm,在腹橫筋膜淺面平鋪并固定15cm×7cm的補片。補片向外超出內環口2cm,向內覆蓋恥骨結節2cm,周圍固定腹橫筋膜,下方在腹橫筋膜、腹股溝韌帶交界處縫合固定。
1.4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治療效果、術后相關數據、術后并發癥概率以及術后兩年復發概率。術后并發癥包括尿潴留、有異物感、陰囊血腫、積血。
1.5療效評價 術后病狀完全緩解且在兩年內沒有復發為顯效;術后病狀部分緩解且在兩年內并未復發為有效;術后病狀沒有明顯改善且在兩年內復發為無效。
1.6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2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 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71%,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1.43%,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并發癥發生概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為5.23%,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為18.57%,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2.3兩組術后兩年復發概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兩年復發率為2.86%,對照組術后兩年復發率為14.29%,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4。
3 討論
目前對于腹股溝疝修補技術在臨床上已經比較成熟,方法也比較多。常規的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在對腹橫筋膜對的修復上比較忽視,這就導致很容易出現術后復發。尤其是在處理較大疝口環和存在嚴重腹橫筋膜破損的Ⅲ、Ⅳ型疝更容易出現復發的情況。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71%,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1.43%,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為5.71%,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為17.14%,與周輝[2]等人的研究表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25%(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69%,顯著低于對照組17.19%(P<0.05),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改良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有更好的療效,可減少術后并發癥和術后復發的概率。
參考文獻
[1]周輝,譚靜.改良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20):3337-3338.
[2]呂會增,陳新岐,張文海, 等.改良李金斯坦無張力疝修補術應用于腹股溝疝的臨床治療[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7(6):56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