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紅斌 岳寶芳 王紅芳 劉青


摘要:目的 ?分析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原因,完善兒童保健相關措施,降低兒童死亡率。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為彌勒市2012年-2017年的854例5歲以下死亡兒童,分析總結兒童的死亡原因并制定對應的預防措施。結果 38825例活產數中死亡兒童人數為854例,占比2.20%,5歲一下兒童死亡人數為351例,占比0.90%,嬰兒死亡人數有244例,占比0.63%,新生兒死亡人數有152例,占比0.39%,1-4歲兒童死亡數有107例,占比0.28%;其中死因排前4為的分別為,意外(包括:意外窒息、意外跌落、溺水、車禍、一氧化碳中毒、機械性意外、閃電傷、意外中毒),占死亡兒童17.46%;)死亡65例,占比0.17%,早產低出生體重死亡44例,占比0.11%,肺炎死亡35例,占比0.09%,新生兒窒息死亡29例,占比0.07%。結論 根據5歲一下兒童死亡原因采取相關預防措施,加強兒童保健知識的深入宣傳,提高產前檢查質量,加強婦幼保健三級網絡的建設,做好孕產婦系統的管理工作,預防兒童意外事故的發生,能更高的促進兒童的生存發展,增加其生存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兒童;死亡原因;兒童保健;措施
【中圖分類號】R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237-02
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與地區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對兒童醫療保健、營養、教育等各方面服務的反應結果[1]。對兒童死亡原因進行準確、全面、系統的分析,制定出對兒童生存具有保護性的兒童保健措施,降低兒童的死亡率,是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的主要衛生策略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初級衛生保健的主要目標[2]。為進一步了解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原因,完善兒童保健相關措施,現對彌勒市2012年-2017年5歲以下死亡兒童的死亡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相關預防措施,結果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彌勒市2012年-2017年5歲以下死亡兒童,年齡在0-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9±0.72),對彌勒市地區內滿28周的孕婦到生產出心跳、呼吸、臍帶搏動、隨意肌收縮4項指標之一的新生兒后死亡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病例的相關治療進行搜集整理并再次審核后上報備案[3]。
1.2方法
對彌勒市2012年-2017年5歲以下兒童進行監測,采用統一表格,由當地各婦幼保健專業人員定期對收集兒童的死亡情況,調查員進戶進行逐一了解核實出生以及死亡情況,統一定期報當地婦幼保健院,再有死亡評審專家對一年的出生以及死亡情況進行分析,將死因進行統計分析。
1.3評價指標
采用衛生部婦幼衛生司和衛生統計要求,將當年內的活產數作為分母計算新生兒的死亡率、嬰兒的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4]。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彌勒市2012年-2017年兒童死亡情況
38825例活產數中死亡兒童人數為854例,占比2.20%,5歲一下兒童死亡人數為351例,占比0.90%,嬰兒死亡人數有244例,占比0.63%,新生兒死亡人數有152例,占比0.39%,1-4歲兒童死亡數有107例,占比0.28%,詳見表1.
2.2 彌勒市2012年-2017年兒童死亡原因分析
38825例活產數中死亡兒童人數為854例,占比2.20%,5歲一下兒童死亡人數為351例,占比0.90%,其中死因排前4為的分別為,意外(包括:意外窒息、意外跌落、溺水、車禍、一氧化碳中毒、機械性意外、閃電傷、意外中毒),占死亡兒童17.46%;)死亡65例,占比0.17%,早產低出生體重死亡44例,占比0.11%,肺炎死亡35例,占比0.09%,新生兒窒息死亡29例,占比0.07%。
3討論
彌勒市2012年-2917年38825例活產數中死亡兒童人數為854例,占比2.20%,5歲一下兒童死亡人數為351例,占比0.90%,嬰兒死亡人數有244例,占比0.63%,新生兒死亡人數有152例,占比0.39%,1-4歲兒童死亡數有107例,占比0.28%;其中死因排前4為的分別為,意外(包括:意外窒息、意外跌落、溺水、車禍、一氧化碳中毒、機械性意外、閃電傷、意外中毒),占死亡兒童17.46%;)死亡65例,占比0.17%,早產低出生體重死亡44例,占比0.11%,肺炎死亡35例,占比0.09%,新生兒窒息死亡29例,占比0.07%。根據死亡原因調整兒童保健措施,以抓早、抓小為切入點,加強從圍產期保健以及新生兒保健的工作力度,首先提高產前檢查質量,將高危孕產婦篩選出來,按照“三定方案即定管理機構、定專門孕產婦高危管理人員、定分娩醫療機構”,切實做好追蹤管理、增加產檢次數以及提高產檢質量,同時提高助產機構產科的技術服務質量,必要時可以實施兒科醫生進產房進行陪娩的制度,完善產房、手術室新生兒的搶救措施,提高生產時或者新生兒窒息復蘇的搶救成功率,同時可以推廣新法復蘇,減少新生兒窒息情況的發生[5];做好兒童系統的管理工作,及時發現高危兒童或者是對其生長發育不利的危險因素并采取干預措施,預防兒童呼吸道感染降低肺炎的發生率;做好孕產婦系統的管理工作,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普及優生優育的相關知識,加強孕婦的圍產期相關保健工作力度,大力宣傳孕期早期葉酸的增補知識以及避免對有害物質的接觸,避免胎兒出現先天畸形情況發生,定期做產前檢查,如果早期發現胎兒畸形及時終止妊娠,減少高危兒、先天畸形、早產兒的發生率;同時我們發現,近5年來由于我市外出務工人員增加,部分兒童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監管,安全防范意識較差,導致我市0-5歲兒童意外死亡較前增加,加強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增加兒童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員的安全意識以及意外防范意識等的相關教育刻不容緩,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意外事故造成死亡情況發生。
4結論
綜上所述,根據5歲一下兒童死亡原因采取相關預防措施,加強兒童保健知識的深入宣傳,提高產前檢查質量,加強婦幼保健三級網絡的建設,做好孕產婦系統的管理工作,預防兒童意外事故的發生,能更高的促進兒童的生存發展,增加其生存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歐陽向東, 張健, 郭汝珠,等. 郴州市2010-2014年5歲以下住院兒童死亡原因流行病學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0):2023-2025.
[2]戚小兵, 貝偉紅, 馮秀娟,等. 珠海市2010-2015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J].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7, 34(4):360-362.
[3]王坤, 宮麗敏, 金曦,等. 中國5歲以下兒童生存策略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1):2243-2247.
[4]黃志, 蔣富香. 2011-2015年懷化市5歲以下兒童死因的流行特征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7, 44(13).
[5]馮寶安, 周興平. 2010~2015年在園幼兒死亡事件統計分析與解決對策[J]. 學前教育研究, 2016(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