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


摘要:目的:探討在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中用藥指導的效果。方法:選擇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門診接受治療,隨機分為實驗組(n=40)和常規組(n=40)。兩組均接受常規藥物治療,常規組不接受任何干預,實驗組接受用藥指導,觀察兩組用藥依從性、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0%,顯著低于常規組的20.0%(P<0.05)。實驗組用藥依從率95.0%,顯著優于常規組75.0%(P<0.05)。結論: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開展用藥指導,能夠有效提升其用藥依從性和安全性,對于減少漏服及誤服、提升疾病治療效果有實際意義,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用藥指導;老年糖尿病;用藥依從性;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6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283-02
隨著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改變,我國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多,而糖尿病在老年人中為常見病、多發病,老年患者血糖控制難度較大,經常出現心血管疾病、低血糖等并發癥。當前臨床中針對糖尿病主要開展藥物治療,而實際中多數老年患者對用藥知識、飲食控制、血糖監控了解不夠,進而降低了血糖控制效果。相關研究認為,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開展用藥指導,能夠顯著提升其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本研究選擇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對其中部分患者開展用藥指導,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門診接受治療,隨機分為實驗組(n=40)和常規組(n=40)。納入標準:滿足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合并嚴重器質病變。常規組包括女18例、男22例;年齡范圍46~78歲,平均(63.3±3.5)歲;病程2~13年,平均(7.6±1.5)年。實驗組包括女17例、男23例;年齡范圍45~79歲,平均(63.5±3.6)歲;病程2~12年,平均(7.7±1.6)年。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口服或注射糖尿病藥物,實驗組同時接受系統用藥指導,主要內容包括:(1)構建個人治療檔案:檔案中應記載患者一般情況、用藥種類、用藥效果、副反應、家族史、是否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等,醫生在用藥前應當和患者進行充分溝通,有效掌握患者基本病情,并在此基礎上就患者用藥進行針對性指導。(2)用藥指導措施:制定簡單易懂的用藥知識小冊子,內容應包括常用藥物作用、劑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保證患者充分掌握用藥相關知識,提升其用藥規范性。手冊內容表述可采用問答的方式,例如服用期間飲食注意事項?忘記服用怎么辦?如何存放藥物?(3)用藥指導方式:護理人員開展用藥指導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點,可采用口頭講解結合書面講解的方式,對藥物名稱、正確用藥方法、藥物作用、治療目標、藥物間相互作用、常見藥物不良反應、低血糖表現、相應急救方法等進行介紹,對于糖尿病足患者應講解具體護理方法。(4)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特點:老年人代謝下降,用藥易引發低血糖,由于神經反應相對遲緩,老年人更易出現“未察覺低血糖”,在低血糖引起腦皮層反應時,才昏迷出現精神神經癥狀,所以應嚴格控制藥物劑量,通常比青壯年患者低1/3~1/2。(5)用藥種類: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種類應控制在3~5種,過多種類藥物會增加藥物間相互作用,并造成藥效降低。并且老年人通常記憶力不佳,服用藥物過多易弄混,進而影響用藥安全。(6)慎重選藥:對于老年人不利的藥物應慎重選擇,以降低產生的損害,當無法避免時應選擇替代藥物。告知患者避免擅自停藥,用藥期間應對不良反應進行嚴密觀察。(7)隨訪監督:引導患者形成規范用藥習慣,每周通過家庭隨訪或電話隨訪收集患者用藥中存在的問題,并開展針對性用藥指導,促進患則用藥依從性提升。
1.3評價指標
應用Morisky-Green藥物依從性量表評估兩組依從性,包括優、良、差三個等級。優:1年內每月平均誤服或漏藥低于3次;良:1年內每月平均誤服或漏藥3~5次;差:1年終每月平均誤服或漏藥次數超過5次。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用藥依從性對比
實驗組40例患者中2例差、15例良、23例優,依從性優良率95.0%;常規組40例患者中10例差、14例良、16例優,依從性優良率75.0%。實驗組用藥依從性95.0%,顯著優于常規組75.0%(P<0.05)。見表1。
2.2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40例患者中1例高血糖反應、1例低血糖反應、0例酮癥酸中毒,不良反應發生率5.0%;常規組40例患者中1例酮癥酸中毒、3例高血糖反應、4例低血糖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20.0%。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0%,顯著低于常規組的20.0%(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研究顯示,很多因素都會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產生影響,主要包括糖尿病認知度低、經濟因素、難以堅持等[1]。首先,糖尿病用藥較為復雜,多數患者需要長期用藥,要求患者規范、持久用藥。其次,老年患者普遍對糖尿病知識掌握不夠,加之文化程度不高、記憶力不佳,經常出現用藥時間、用藥劑量不規范,用藥依從性差,進而增加了用藥安全隱患[2]。另外很多患者在血糖穩定后擅自停藥,最終造成血糖水平反反復復,治療效果難以提升。再次,老年患者藥物代謝率明顯降低,治療過程中需定期了解其血糖水平[3]。
相關研究認為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開展用藥指導,能夠顯著提升用藥效果和用藥安全性。具體用藥指導中醫務人員應對患者健康檔案進行構建,并開展定期隨訪,以對患者用藥情況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開展有效用藥指導[4]。同時指導患者用藥過程中嚴格控制藥物劑量,患者經常因代謝慢出現低血糖,所以需減少其用藥劑量[5]。另外患者用藥種類應控制在3~5種,減少不同藥物間的相互作用,預防機體肝腎代謝負擔增加[6~7]。最后用藥指導中通過用藥講座和隨訪等強化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并針對性解答患者存在疑問,以保證其具有較高依從性[8]。
本研究中,實驗組不良反應率發生率5.0%,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0.0%。優于15個百分點; 實驗組依從性優良率達95.0%,而常規組依從性優良率只達75.0%,相差20個百分點??梢姡槍夏晏悄虿』颊唛_展用藥指導,能夠有效提升其用藥依從性和安全性,對于減少漏服及誤服、提升疾病治療效果有實際意義,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高巖,薛芃石.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指導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6,27(23):37-38.
[2]朱婷.開展用藥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和效果的影響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33-34.
[3]于薇薇.社區開展系統用藥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及效果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8):9553.
[4]富志南,魏廣成,馬合金.個體化健康教育和針對性用藥指導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8):170-170,178.
[5]汪勇東.規范用藥指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30(7):72-73.
[6]張晨.用藥指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藥安全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270-271.
[7]劉相武,劉云.關于糖尿病患者臨床用藥安全性分析及用藥指導[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16):12-12.
[8]張靜,張江華.研究用藥指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安全性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18,12(1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