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農業始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最主要的體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促使了農業經濟發展朝著科技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農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基于此,本文就目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進一步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 ?管理信息化 ?問題 ?對策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其從本質上來看,主要是將管理模式和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然后借助信息共享平臺將多類型的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更好地為國家農業發展所服務。目前,國家大力推進農業經濟管理模式的改革,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也成為了當前主要的管理模式,不僅有利于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現代化,而且有利于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但是,從整體的管理水平來看,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相關部門應當加以重視并重點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中現存的問題
(一)信息化管理意識薄弱
由于我國各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部分地區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還未完全普及,對于先進信息技術和設備也不能夠完全了解,不能夠順應時代發展變化轉變管理模式,嚴重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由于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需要配置相應的硬件和軟件,加之需要定期進行維護,運營成本相對較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農村經濟組織信息化管理的積極性。
(二)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完善
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影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現在部分農業經濟管理地區的網絡覆蓋率較低,而且先進的農業設備也不完善,仍然采用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以致于農業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不利提升我國整體農業經濟發展的水平。
(三)信息化技術更新速度較慢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應當跟上技術發展的腳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上來看,雖然部分地區開始逐漸實施了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模式,但是缺乏實際應用的經驗,在信息技術的具體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強化農民的信息化意識
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則必須要強化農民的信息化意識,提升他們的信息化水平,這是農業經濟發展必經之路。對此,各地方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定期開展信息化技術教育培訓,加大信息化管理的宣傳力度,可以通過視頻播放、廣播宣傳等方式,讓農民真正地了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義。
(二) 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投入力度
信息化基礎設施是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因此,政府部門應當重視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并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促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同時,政府部門也要根據當地的農業經濟發展情況,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進一步推廣信息化技術,轉變傳統農業生產的方式,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提升農產品銷售的效率,也能夠大大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積極性,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 加快信息化技術的研發
從目前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的水平來看,還需要進一步加快信息化技術的研發,促使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對此,應當將科學技術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機結合,并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技術的創新,大力推廣種植技術、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技術,同時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技術的研發,切實發揮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當地政府要重視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開展,加大信息化宣傳力度,并有效解決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過程的問題,切實地為農民謀福利。
參考文獻
[1]何堯.淺談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9(1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