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慧
摘 要: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向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也是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的重要渠道。本文分析了企業供應鏈金融面臨的風險,提出了企業供應鏈金融強化財務管理的措施,期望對提高企業供應鏈融資風險防范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企業 ?供應鏈金融 ?財務管理 ?風險
一、企業供應鏈金融面臨的風險
(一)應收賬款融資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中,應收賬款融資是指上游企業對核心企業提供賒銷,當應收賬款數額過大造成上游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時,可利用上游企業的應收賬款向銀行或擁有保理資質的供應鏈貿易企業進行融資,使上游企業可以獲取短期資金。在基于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應收賬款融資中,企業面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若核心企業在規定期間內未能支付賒銷款項,或核心企業償債能力下降,或上游企業因經營不善陷入資金周轉困境,則都會增加應收賬款融資風險。
(二)存貨融資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中,存貨融資是指上下游企業存貨量較大導致資金周轉壓力增大時,企業將存貨、商品或倉單作為抵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并將抵質押物交由銀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監管機構進行監督的一種融資模式。在存貨融資過程中,如果上下游企業出現違約行為,則會由核心企業承擔還款責任,或者由核心企業直接回購上下游企業的抵質押物,進而增加了核心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預付款融資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中,預付款融資是指上游企業將預付賬款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并由核心企業承諾回購商品的一種融資模式。在該融資模式中,上游企業抵押的貨物要存放在銀行指定的物流監管機構,核心企業掌握抵押貨物的實質性貨權。但是,一旦出現質押物市場價格大幅度波動,導致質押物貶值,則會給企業帶來預付款融資風險,造成企業經濟損失。
二、企業供應鏈金融的財務管理措施
(一)構建財務風險防范體系
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企業要增強風險防范能力,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起一套完善的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借此來提升內部控制水平。供應鏈金融是一項風險相對較高的業務,雖然高風險意味著高回報,但前提是要保證風險在可控范圍之內。因此,企業在建立財務風險防范體系時,應當對供應鏈金融的復雜性予以充分認識,并對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通過風險評估,為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由于供應鏈金融業務會不斷地發生變化,從而使得其中的風險具有了動態性的特點,所以在財務風險防范中,企業應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進行實時跟進,建立動態風險防控系統,這樣當風險出現時,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損失。
(二)健全財務內控制度體系
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企業要進一步規范財務內控制度建設,提高財務內控制度執行效率,有效規避供應鏈融資風險。具體措施如下:企業應當按照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性質,以預算管理、財務審計與審批作為立足點,并遵循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原則,對財務內控制度進行建設。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應采用“條塊結合”的方法,其中的條是指按部門,塊則是按供應鏈金融的單獨業務開展內控管理工作,由此可使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有據可依。由于財務內控的執行是整個財務內控制度得以有效落實的關鍵環節,所以企業必須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建立更新變動機制,編制合理可行的執行計劃,確保財務內控執行的規范性,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從而達到規避供應鏈融資風險的目的。
(三)建立財務信息共享平臺
為有效規避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企業供應鏈金融風險,企業應建立起財務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金融機構、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平臺上的信息共享。供應鏈上的企業可利用財務信息共享平臺上的信息做出生產經營決策,合理安排資金資源配置,根據合作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確定是否實施供應鏈融資策略,避免出現盲目融資行為。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企業要合理利用供應鏈金融模式緩解資金壓力,使企業獲取短期資金用于正常生產經營業務的開展,幫助企業走出短暫性的資金周轉困境。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企業要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和財務內控制度體系,并且搭建起財務信息共享平臺,從而有效防范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風險、存貨融資風險和預付賬款融資風險,不斷提高企業融資風險管控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喜龍.淺析企業供應鏈融資及其風險控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9(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