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沂聯
摘 要:根據稅法政策中的相關內容,當人們的工資薪金超過一定的金額后,需要按照所得稅繳納的比例向國家繳納相應的稅款。2018年8月31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決定,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向新領域邁進。本文以高校教職工為例,在新的個稅政策下對其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存在的問題,研究高校教職工如何通過納稅籌劃減少稅款的繳納金額,對此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教職工 ?工資資金納稅 ?問題 ?建議
一、高校教職工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籌劃的意義
其一,有利于減輕高校教職工的負稅壓力,教職工通過對工資薪金所得進行納稅籌劃,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增加了教職工的收入,幫助教職工樹立理財的理念。
其二,有利于增強教職工的納稅意識,教職工存在納稅的義務,因此當個人工資超過個稅繳納的金額后,需要按照超出金額的比例繳納稅款。
二、高校教職工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現狀及問題
現階段,高校教職工的工資薪金發放形式除了以績效工資形式發放外,以各種資金福利發放的酬金也全部納為工資薪金所得中,教職工在工資資金納稅籌劃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高校教職工對納稅籌劃的意識淡薄
2019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與修改前的個人稅法相比存在以下不同:其一,計稅方法發生了改變,由以往的按月扣稅轉變為按年累計預扣預繳的方法;其二,增加了一些附加專項扣除稅內容,比如,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內容;其三,上調征稅起點,免征扣除額,由原來每月3500元的征稅起點上調為每月5000元進行征稅。
2019年新的個稅法采用綜合所得按年納稅,并在預扣預繳環節采用累計預扣法后,即使每個月工資一樣,每個月繳交的個稅也有可能不一樣,就會使得大部分教職工產生疑惑。還有,大部分教職工對于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填報意識不強,填報不規范導致作為扣繳義務人的學校沒有及時取得專扣數據,為其抵扣應納稅所得額。二是缺乏納稅籌劃的意識,部分教職工認為納稅籌劃工作僅僅一個少繳納稅款的行為,因此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納稅籌劃工作是一個合法的避稅行為。
(二)高校教職工性質復雜
由于高校自身的特點,高校教職工的性質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高校教職工除了在編大學教師外,還存在科研編制教師、外教人員、離退休人員、臨時聘用人員等,由于高校教職工的性質不同,因此其工作薪金發放方法和納稅申報途徑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出現了納稅申報混亂的現象。除此之外,高校教職工的各種福利津貼種類較多,因為教職工的性質不同,所以福利津貼的發放方式也存在差異,進而增加了納稅籌劃的難度。
(三)財務管理(人員、系統、軟件)方面的綜合有待加強
新個稅的變化不僅改變了個稅征收的內容,同時對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財務部門中傳統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和征稅軟件已經不能適應新個稅的改革,因此需要對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和軟件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新個稅的變化為準;此外,高校教職工工資薪金所得稅繳納方式也需要進行改革,以稅局個稅征收方式為依據;除了以上兩方面外,新個稅的應用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熟練掌握新個稅政策中的主要內容,了解高校教職工工資薪金個稅繳納中進行納稅籌劃的重要性,切實維護高校教職工的基本利益。但是因為財務部門中工作人員人數配置不足,從而增加其工作負擔。
(四)高校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不到位
大部分教職工會認為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屬于個人的事情,一般不會在其他教職工或者相關部門進行了解溝通,導致大部分教職工并不了解稅收政策中最新的內容,進而導致其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會繳納大額的稅款。高校財務部門在進行教職工工資薪金發放時,會根據不同部門的工資發放標準進行分類發放,由于高校教職工的人數較多且性質復雜,所以財務部門中的財務人員無法對所有教職工的個人工資薪金進行納稅籌劃工作,而各部門之間溝通不到位,則會影響納稅籌劃工作實施的效果。
三、高校教職工工資薪金納稅建議
(一)培養教職工納稅籌劃意識
首先需要加強校領導對納稅籌劃工作的重視程度,積極鼓勵教職工學習稅法政策內容,采用多種方式宣傳實施納稅籌劃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教職工納稅人的意識,很多高校教職工認為納稅籌劃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與自己無關。隨著個稅制度的日益完善,每一位納稅人都應該明晰自己的義務和權利,也應該更加關注稅收政策內容的變動,了解當前稅法政策中的相關條例,使其認識到納稅籌劃對個人帶來的有利影響。
(二)明確教職工性質
國家稅務管理部門對個人所得稅進行了全方面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之前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基于此,需要高校對教職工的性質進行明確的劃分,并嚴格按照教職工的不同性質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比如,高校雇傭教職工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需要按照工資薪金的具體情況進行稅款的申報,而非雇傭教職工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需要按照勞務報酬進行稅款的申報。
(三)加強財務管理內容建設
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到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得到廣泛的傳播及應用,就當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現狀來講,傳統的財務管理系統給已經不能滿足個稅政策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并積極采用稅局目前應用的個稅計征方式,從而對高校教職工工資薪金所得稅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此外,加強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教育非常重要。首先,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關于納稅籌劃的相關知識講座,使其了解納稅籌劃工作實施的重要性,要求財務人員時刻關注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動,提高財務人員對納稅籌劃的認知;其次,財務人員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發放教職工工資薪酬時,向教職工講解納稅籌劃的知識。
(四)加強各部門的溝通配合
高校教職工都擁有自己的教學范疇,并掌握熟練的教學技巧,雖然擁有納稅意識,但是卻缺乏納稅籌劃意識,因此校領導可以組織各部門進行關于納稅籌劃的專題講座,讓更多的教職工認識納稅籌劃的意義。其中財務部門與稅務部門接觸幾率最為頻繁,所以其他部門的教職工在進行個人所得納稅籌劃時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與財務部門進行積極的溝通,使其給出合理的意見。
四、結束語
高校教職工工資薪金所得屬于個人的勞動回報,關系到各位教職工的切身利益。納稅籌劃不是單純的一個算術題,而是一個綜合題。在新個稅法的大背景下,高校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為教職工服務的理念,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強財務管理,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浩.高校教職工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現狀分析與籌劃[J].現代經濟信息,2019.
[2]劉彬文.高校教師工資薪金所得納稅風險與籌劃探析[J].納稅,2017.
[3]李麗麗.淺析高校教師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以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為核心[J].財會學習,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