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曉娟
【摘 要】目的:探討疏肝和胃湯治療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肝胃不和證的療效,為臨床實踐總結經驗。方法: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中,從中選擇了2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病例數均為100例,后者則接受西藥治療,前者在其基礎上接受疏肝和胃湯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對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評價,觀察組為82.00%,對照組為97.00%相對較低,兩組數據比較明顯不同(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主要癥狀積分相對較短,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中醫治療的安全性高,將其應用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中,疏肝和胃湯的治療結果要優于西藥治療,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路徑。
【關鍵詞】中醫治療;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肝胃;疏肝和胃湯;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9【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24-01
慢性胃炎是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內科疾病,患者多出現嘔吐惡心等情況,伴隨著上腹脹滿、上腹疼痛等[1]。臨床中主要采用消化酶制劑、抑酸劑等西藥治療,效果不理想。本次研究對象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對我院收治的200例接受不同的治療方法的患者進行研究,通過臨床治療結果的對比來證實疏肝和胃湯治療的臨床價值,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中,從中選擇了2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病例數均為100例。對照組100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例數分別為58和42,年齡在17~66歲之間,年齡均值為(34.1±5.2)歲;觀察組100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例數分別為56和44,年齡在18~65歲之間,年齡均值為(34.4±5.5)歲。兩組患者進行基本資料的比較,差異較小(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給予患者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生產批號:;生產單位:),每次用藥量為20mg,每天用藥一次,連續服藥 2 周;同時給予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生產批號:;生產單位:)治療,每次用藥量為10mg,每天用藥三次,連續服藥8周。觀察組患者同時接受疏肝和胃湯治療,中藥藥方為柴胡 15 g,炒神曲、紫蘇梗、炒麥芽、陳皮、香附各9 g,炙甘草6 g,炒白術、黃芩各12g,早晚 2 次溫服。
1.3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的相關統計數據應用SPSS22.0軟件進行計算,統計學處理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用均數±標準差表達分析結果,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相關研究數據的對比用t檢驗。P<0.05時,表明兩組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的相關研究數據對比,存在明顯的不同。
2 結果
2.1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對兩組的總有效率進行評價,觀察組為97.00%,對照組為82.00%相對較低,兩組數據比較明顯不同(P<0.05),如表1。
2.2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主要癥狀積分
兩組的治療恢復情況統計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癥狀積分較低,臨床癥狀改善較快,兩者存在明顯差異(P<0.05),如表2。
3 討論
慢性胃炎是內科常見病,臨床中多采用促動力藥、抑酸劑等西藥治療,伴隨著較多的藥物副反應。隨著中醫學的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的療效得到了臨床的高度認可。中醫學認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屬于“胃脘痛”、 “胃痞”、“痞滿”等范疇,主要的癥狀表現為胃脘部脹滿、疼痛、納差等癥狀,患者多存在憂愁思慮、精神緊張等情緒反應,導致脾失健運、肝氣郁結。本研究采用的疏肝和胃湯重,白術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陳皮能夠理氣健脾、調中,炙甘草與白芍配合能夠發揮更好的補脾和胃、益氣復脈作用,黃芩能夠苦寒沉降,諸藥合用可以保證患者的病情能夠得到長期的控制,緩急和中。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82.00%的治療總有效率相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0%明顯較高,差異較為明顯(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胃脘脹滿癥狀積分分別為(1.16±0.32)分、(2.26±0.38)分,胃脘脹痛癥狀積分分別為(1.33±0.44)分、(2.43±0.64)分,噯氣癥狀積分分別為(1.22±0.38)分、(2.43±1.31)分,兩組數據比較明顯不同(P<0.05)。說明中醫與西醫兩種治療方法的治療結果存在不同,接受疏肝和胃湯治療后的臨床療效以及主要癥狀積分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有利于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了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2]。
綜上所述,疏肝和胃湯是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案,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的癥狀在用藥期間逐漸消失,提高了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林曉,梁佳,駱超風. 疏肝和胃湯治療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肝胃不和證的療效觀察[J]. 中國中醫藥科技,2019,26(06):923-925.
段永強. 王道坤主任醫師辨治慢性萎縮性胃炎學術經驗總結及臨證醫案挖掘整理研究[D].
中國中醫科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