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強
【摘 要】目的:探討應用微創技術治療股骨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32例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均接受帶鎖髓內釘微創固定治療,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觀察,統計治療效果。結果:32例患者均順利接受治療,治療后12個月內無1例患者出現折斷、內固定松動以及骨折不愈合等癥狀。結論:應用微創技術治療股骨粉碎性骨折,可進行早期功能鍛煉,降低骨折不愈合、內固定松動等不良反應。
【關鍵詞】股骨粉碎性骨折;微創技術;臨床療效;帶鎖髓內釘
【中圖分類號】R6 ?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67-01
隨著交通運輸業以及工業的發展,高能量損傷患者數量明顯增多,股骨粉碎性骨折是高能量損傷的一種,該疾病可引發較多并發癥,致殘率高,臨床治療難度較大,若不能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該患者日常工作、生活造成較大影響,降低患者生存質量。我院應用帶鎖髓內釘微創固定技術治療,患者預后較好,現將具體應用情況作如下報告: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32例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為單側骨折;(2)、骨折類型均為粉碎型;(3)、損傷前無膝關節異常癥狀。排除標準:(1)、病理性骨折;(2)、陳舊性骨折;(3)、合并下肢V靜脈血栓;(4)、多發開放性骨折。本次納入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1例,患者年齡在18-67歲之間,平均(35.42±6.49)歲,其中有18例為車禍傷、8例為高空墜落傷,6例為重物砸傷。
1.2方法
患者均于C型壁X線機透視下完成閉合整復、內固定,根據X線片選擇帶鎖髓內釘型號,對骨折進行整復,于大轉子上作長約5cm的切口,將梨狀肌窩顯露,擴髓并放置導針,并插入髓內釘,進行瞄準器、穩定桿放置,鉆鎖定孔,鎖釘加壓擰入,鎖定骨皮質與髓內針。所有患者均接受閉合復位,骨折端不切開,根據患者骨折情況選擇不擴髓或擴髓穿針技術,借助C型臂X銜接透視進行遠端鎖定。骨折塊應用閉合手法進行整復,患者均實施I期靜力鎖定,術后立即實施膝關節主動活動與康復鍛煉。
1.3統計學分析
數據資料應用EXCEL進行統計、整理,計數資料應用%表示。
2 結果
完成治療后,術后1個月有19例患者髖關節、下關節活動度恢復到正常水平,治療后3個月,32例患者的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踝關節均恢復到正常水平。對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術后隨訪觀察,在治療后12個月內無1例患者出現折斷、內固定松動以及骨折不愈合等癥狀。
3 討論
在骨科股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關節周圍骨折,該疾病有較高的致殘率,患病后患者要承受較大的身體痛苦,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當,可導致畸形,嚴重影響患者日常工作與生活,因此探討治療股骨粉碎性骨折科學、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非常必要。
我院對股骨粉碎性骨折應用閉合整復帶鎖髓內釘治療,應用該方法治療股骨粉碎性骨折具有以下應用優勢:(1)、帶鎖髓內釘是一種中央型的內夾板式固定,與偏心固定的鋼板相比較,能更滿足生物力學需求;(2)、能對旋轉不穩定、分離移位以及骨折縮短等有效控制;(3)、治療時遠離骨折端,因此對骨折以及周圍的軟組織造成的損傷、干擾較小,不會對骨折塊的血運形成破壞,同時還能降低骨折端骨吸收;(4)、帶鎖髓內釘并不是絕對堅強的固定,故治療后患者進行肢體活動時,骨折端可產生微動,能促進治療后患者骨痂生成;(5)、不會對骨折部位的原始血腫造成破壞。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股骨粉碎性骨折治療中,閉合整復帶鎖髓內釘治療是符合人體生物力學的,能促進患者骨折愈合、骨痂形成【1】。此外,治療后,患者能盡早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患者下床活動時間較早,有利于術后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本次研究,接受該方法治療的3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治療后3個月,32例患者的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踝關節均恢復到正常水平。且在治療后12個月內無1例患者出現折斷、內固定松動以及骨折不愈合等癥狀,該結果進一步說明閉合整復帶鎖髓內釘治療股骨粉碎性骨折的應用價值【2】。但需注意的是,應用該治療方法時還需注意以下問題:(1)、應用牽引床時,應盡量將患者髖部內收,讓軀干與股骨干縱軸間形成一定角度,有利于進針;(2)、進行髓內釘選擇時,應拍攝X線片,并根據健側髓腔直徑、股骨長度選擇適宜長度、大小的髓內針;(3)、擴髓時,在有球頭導針引導下使用空軟鉆擴髓,擴髓鉆應用需從小號開始【3】。此外,為了促進患者治療后肢體功能恢復,術后應鼓勵患者盡早進行肢體被動、主動活動,鼓勵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在患者傷口無異常癥狀的情況下,應鼓勵患者下床行走,并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確定患肢付忠良。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療后早期的穩定性主要由髓內針維持,因此,患者在治療后進行功能鍛煉時,應根據患者實際恢復狀況進行,不可操之過急,避免該患者身體造成二次傷害,影響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股骨粉碎性骨折臨床發病率較高,有較高的致殘率,若治療不當,將會給患者生活造成較大影響,故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案非常必要,通過本次研究發現,應用微創技術治療股骨粉碎性骨折,可進行早期功能鍛煉,降低骨折不愈合、內固定松動等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李永奎.探討PF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微創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臨床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4):57.
覃小川,楊興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微創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09):54-55.
Ankit Shrivastava,李建宏,戴琎,任廣凱,吳丹凱.3D打印技術結合定制鎖定加壓鋼板微創治療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J].臨床骨科志,2017,20(03):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