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慶曲吉 朱浙輝



摘 要:檢驗檢測機構實際工作中,為保障檢測數據的精準性與可靠性,通過檢驗檢測各個環節進行控制,選擇適當的方式判斷,可更好的滿足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需求,以此實現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關鍵詞: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質控方法
1 質量控制過程中考慮的影響因素
①人員:從事檢測工作的人員,不僅僅要具備一定的學歷,還要專業的技術知識、豐富的工作經驗,并獲得承擔項目資格,項目負責證明等;②設備:檢驗檢測機構設備應當滿足標準,符合要求,不僅僅要求設備正常服務檢測工作,還要可追本溯源,證書齊全;③樣品:樣品在流轉過程中標識必須是唯一的,要具備顯著的可追溯性。在進行樣品抽取檢定、校準與檢測過程中,應當注重驗收、保管、標識、轉移等環節的控制;④方法:必須保證所用方法為現行有效的版本,減少老舊版本的使用。應優先采用國際、國家標準發布的方法,其次在使用行業標準、地方標準;⑤環境條件:確保儀器設備質量合格,滿足國家規定要求,儀器設備攜帶的文件完善且合法。
2 質量檢驗機構質量控制分類
2.1 按要素分類
內部質量控制依據要素可劃分為:檢測人員質控、儀器設備質控、材料質控、檢測方法質控、標準物質質控、條件環境質控、樣品抽查質控、檢測過程質控,結果數據質。外部質控包括:檢測機構認證、檢測能力驗證、檢測機構競爭。
2.2 按方法分類
按照方法對質量檢驗機構質量控制項目進行分類,詳見下表1。
3 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措施及方案選擇
3.1 質控措施
①再檢測保留樣品;②選用不同或相同的方式,重復檢定樣品、校準樣品、檢測樣品,進行對比分析;③借助不同的儀器設備,不同人員對樣品進行重復檢定,并對比分析檢定結果;④分析某一個樣品不同特性檢測結果數值,探索其中蘊含的相關性;⑤對比參加實驗室、制定CNAS承認的能力驗證計劃;⑥定期使用證書齊全的標準物質,或滿足內控標準的制度,全面開展內部質控。
3.2 方案選擇
①人員對比,對比考核人員檢測水平,確保其檢測水平的一致性;②核査檢測設備的校準,通過對比檢驗設備的狀態,開展設備對比、留樣再測檢定與標準物質測定;③若希望通過對比,考核不同檢驗方式的檢測結果,應當分析一致性,若想法與方法偏離,要結合實際確認,選擇最佳方式進行對比。值得一提的是,在方案選擇時,應當綜合考慮監控時效性,確保設備的可操作性,滿足實驗室檢驗經濟性。
4 檢驗檢測機構質量控制方法
4.1 靈敏度
意義:衡量檢測的樣品含量,分析含量幾乎與0在同一數量級上,可精準的反映檢驗檢測機構本底,檢測測試系統基礎,探索實驗室水平、分析人員水平。
方法:每次測2份全程序空白平行樣,共測6天,計算檢測限。
上述式子中,X代表的是空白測試值,B代表的是每天第n個空白測試值之合。t0.05代表的是t值表中的單側概率數值為0.05,f代表的是自由度,[fm(n-1)]。
結果:檢測限L應等于或略小于方法規定的檢測限。
4.2 精密度
4.2.1 批間精密度
10次獨立檢測,選擇雙平行,每次為2~3個濃度,計算每個濃度10次共20個結果的均值、標準差和變異系數。
4.2.2 批內精密度
每次樣品檢測2~3個濃度,每個濃度做15個平行樣,計算兩個濃度的均值、標準差和變異系數。
4.3 Z比分數法
適用于5個以上人員或檢驗檢測機構間的比對。
統計量:
上述式子中,x-實驗室測定值;X-指定(賦)值;s-標準偏差的目標值;
結果評價:Z≤2滿意結果;2 4.4 En值法 一般應用在標準物質檢測中,多應用在已知不確定度的兩個實驗室對比,在留樣再測情形內適用性比較強。 就檢測結果按照GB/T15483-1999統計處理,按照CNAS-GLO2:2014評價結果。 數據處理依據的準則為En值法: 式中,X代表的是檢驗檢測機構內的測量結果;xXREF代表的是被測物品的參考價值,U代表的是檢驗檢測機構獲得認可能力的擴展不確定度。代表的是置信水平,數值為95.0%。若,代表檢測檢驗機構對檢測結果比較滿意,若未在此范圍內,則代表不滿意。 4.5 利用重復性限或復現性限 若檢驗檢測機構未能正確測量評定檢測結果,應用在這一測量內的標準方法,可靠的重復標準差σr,σR表示復雜性標準偏差,使用這一方法,可判定測量審核結果。 判定規定,應當按照ISO5725-6標準,檢驗檢測機構在重復條件下,進行n次測量,算術平均值、參考值為μ0,兩者差為小于臨界值,表明該檢測檢驗機構的測量結果在規定范圍內,可被接受。 5.2 對有證標準物質進行檢測 對比測定結果x與標準值x,評定檢測結果,不確定度為Ubb,標準物質不確定度為Umf。 ,則表明實驗室檢測結果有效,此次檢測未出現異常情況。>1,則表示檢測結果不滿意,應當深究原因,及時將異常因素排除,確保檢測體系迅速恢復正常。 5.3 判斷儀器校準狀態 通過借助標準物質檢測,完成儀器設備運行期間的核查,判斷儀器設備是否正常,檢驗儀器設備的狀態。通過核查原子吸收的火焰檢測器,選定3μg/mL-1銅標準溶液,持續開展7次測定,標準偏差(RSD)則為測銅的精密度。火焰法檢出銅的檢出限和精密度符合原子吸收期間核查方法規定時,認為儀器檢驗合格,狀況良好,可以繼續使用。 5.4 Z比分數法的應用 針對無標準物質檢測參數,若為易于保存的物質樣品,先留樣再測定,開展多次檢測,將留樣作為質控樣,和待測樣品一起進行實驗,兩次測量結果之差的絕對值小于等于其測量不確定度,一般留樣不超過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