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梯是人們生產生活中常用的垂直提升設備,現結合多年工作經驗,總結了電梯檢驗中底坑檢驗的常見問題,根據電梯相關設計規范和檢驗規則,提出了可行的整改建議,有效保障了電梯的安全運行。
關鍵詞:電梯檢驗;底坑檢驗;對重側;緩沖器
1 概述
近年來,電梯在我國的應用呈逐年遞增趨勢,電梯事故時有發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在平時電梯檢驗中,檢修人員對制動器和門等部位的關注較多,而對底坑的檢驗重視程度不足。底坑是電梯定期檢驗和監督檢驗的重要檢驗部位,底坑中包含較多的電氣和機械保護開關,如限位開關、極限開關、限速器張緊開關、底坑急停裝置、緩沖器開關等。在電梯常規定期檢測、監督抽查檢驗中,常常發現底坑中存在潛在風險和故障,而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在定期檢驗后疏于對底坑的管理,容易誘發電梯事故,威脅乘客的乘梯安全。
2 底坑檢驗常見問題分析
2.1? ? 限速器張緊輪裝置問題
限速器是監測電梯速度的重要部件,在電梯出現超速或失控危險時,電氣開關被觸發,切斷控制回路,接著觸發安全鉗動作,將電梯制停在導軌上。限速器張緊輪是為了拉緊鋼絲繩,當限速器繩斷裂或過分伸長時,在配重的作用下,懸臂觸發電氣開關動作,使得電梯停止。然而在現場常常發現限速器張緊輪裝置失效的情況,電氣開關失效,懸臂式張緊裝置的配重已經向下垂落,由于限速器張緊輪裝置開關傾斜,無法被觸發,導致無法判斷鋼絲繩狀態,以至于無法得知限速器繩是否有足夠張力,倘若電梯失速,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又如電氣安全裝置安裝的位置為動作擺臂的相反方向,導致安全裝置無法動作。
因此,檢驗人員在電梯現場檢驗時需要下到底坑部位仔細檢查懸臂是否能觸發電氣開關,電氣開關的安裝位置是否合理,限速器張緊輪有沒有產生影響限速器輪運行的銹蝕情況。
2.2? ? 對重側常見問題
(1)注意檢查是否設置對重越程距離標識,越程標識經常會出現超標現象,《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 7588—2003)規定,對重或平衡重的運行區域應采用剛性隔障防護,該隔障從電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 m處向上延伸到至少2.50 m的高度。但是在監督檢驗中經常發現隔障防護從地面延伸經常超過0.3 m,不符合《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TSG T7001—2009)檢驗規則要求,應對此加強檢查。
(2)注意檢查維保單位是否為了強行滿足隔障2.50 m的要求,將隔障從地面直接延伸至2.50 m,導致隔障區域被完全封閉,無法對對重緩沖器進行檢驗。另外,要注意底坑下部是否存在人可以到達的空間。《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TSG T 7001—2009)規定,如果井道下方有人能夠到達的空間,應當將對重緩沖器安裝于一直延伸到堅固地面上的實心樁墩,或者在對重(平衡重)上裝設安全鉗。此項目容易被忽略,因此在檢驗中應關注底坑下方與建筑物地下室是否相通,底坑下方有沒有人員可以到達的區間。
(3)關注是否標注最大越程距離,當轎廂在頂層平層時,對重裝置撞板低于標示線過低時,比如即將接觸對重緩沖器,可能會導致上極限開關這一檢驗項目的檢驗不合格。當轎廂位于上端站平層位置時,對重即將接觸到緩沖器時,可能導致上極限開關功能失效。
2.3? ? 底坑積水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 7588—2003)和《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TSG T7001—2009)規定,底坑不得漏水或滲水。雷雨天氣會導致有些電梯底坑出現積水,但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對底坑出現積水的危害認識不到位。甚至有使用單位認為積水不影響電梯正常運行就沒有危害,定期檢驗和監督檢驗中,也屬于一般項目,并沒有引起檢驗員的足夠重視。
在電氣方面,底坑中所用的插座、開關、電氣安全裝置及相關線路存在短路、漏電的潛在風險。比如底坑積水后,井道內濕度較大,容易誘發電梯門鎖安全觸點被銹蝕,底坑安全回路老化,存在開門走梯的風險。在機械方面,緩沖器及其底座、限速器張緊輪、導軌等金屬部件銹蝕嚴重,使得上述機械安全保護裝置失去應有功能,電梯部件及整梯使用壽命縮短。如電梯底坑積水后會導致位于電梯底坑的限速器張緊輪銹蝕或打滑,而位于電梯轎廂底部的補償鏈在高速運動中會將積水帶到電梯軌道、廳門、轎頂及鋼絲繩上,鋼絲繩一旦打滑,限速器就是最后一道安全措施,由于限速器張緊輪不能正常工作,限速器也就無法啟動,會直接造成墜梯。
因此,建議使用單位做好底坑的防水設計和施工,維保單位尤其在雨季加強巡視,一旦下雨,作為電梯管理人要第一時間檢查電梯底坑積水情況,當存在積水時,要立即會同電梯維保單位清理;檢驗機構也要嚴格把關,審查其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檢驗積水對電梯的影響程度。
2.4? ? 緊急停止開關類問題
急停開關是底坑重要的安全保護裝置,維保人員和檢修人員在底坑檢修或檢驗時,一旦出現電梯由于誤操作而啟動的緊急情況下,底坑內人員可以按下此開關保護自己。《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 7588—2003)規定,底坑應當設置在進入底坑時和底坑地面上均能方便操作的停止裝置——急停開關,如果滿足該條件可以只設置一個,否則應各設置一個。檢驗中曾發現有些底坑較深,在進入底坑時設置了急停開關,但是在底坑地面未設置緊急停止開關。檢驗中甚至發現有部分貨梯并未在底坑設置緊急停止開關。
因此,在底坑檢驗時應注意檢查緊急停止開關設置是否合理,是否設置在檢修人員可接觸范圍內,是否是雙穩態開關。對于按照《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 7588—2003)或之前制造的電梯,如果只安裝一個停止裝置,不能滿足在進入底坑和在底坑地面上均能方便操作的要求,應盡量要求維保單位加裝一個。由于該項目是C類檢驗項目,如果確實無法安裝,也允許監護使用。
2.5? ? 緩沖器類常見問題
緩沖器是電梯的最后一道安全保護裝置,當上極限開關觸發后,電梯如果繼續失控,緩沖器才會起到作用。底坑中緩沖器常見問題有:緩沖器型式和電梯速度不匹配,聚氨酯緩沖器年久老化,液壓緩沖器油量不足,緩沖器電氣開關失效等。
因此,要注意檢查上極限開關安裝位置是否合理,緩沖器選型是否正確;緩沖器固定是否牢靠,尤其看固定緩沖器的混凝土體積大小和質量,緩沖器的基座較高時,注意檢查緩沖器的穩定性;緩沖器的液壓油是否充足等。此外,還要注意檢查緩沖器復位是否順利;電氣安全裝置、柱塞是否銹蝕。若緩沖器已經年久老化,出現裂紋,用手輕擊,該緩沖器即完全被破壞,失去了緩沖器應有的功能,檢驗中應注意聚氨酯緩沖器表面是否完好。
3 結語
本文總結了電梯檢驗中底坑的常見問題,包括張緊輪裝置失效、急停開關缺失或設置不合理、底坑積水、緩沖器老化等,分析了導致電梯檢驗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了電梯底坑檢驗的注意事項,為電梯的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金源.關于09版檢規井道內防護項目在檢驗中遇到的問題[J].現代物業,2012,11(8):98-99.
[2] 吳紅偉.底坑項目檢驗之我見[J].中國電梯,2008,19(9):49-50.
[3] 劉海洋.淺談電梯檢驗中底坑空間的尺寸問題及原因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35):32.
[4] 魏曦光.電梯底坑下人能到達空間的處置方法及支撐柱設計計算[J].四川建材,2010,36(1):68.
[5] 彭成淡,盧建鈞.電梯井道底坑“懸空”的處理[J].中國特種設備安全,2008(5):15-17.
收稿日期:2020-01-16
作者簡介:張大偉(1980—),男,內蒙古包頭人,工程師,研究方向:機電類特種設備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