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瓊
摘 要:學生自主學習背景下,小學生在家庭中學習,由于不同學生的家庭背景存在差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學生缺乏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導致小學數學教學面臨很多難題,不能確保教學工作效果。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自主學習背景下,結合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特點,分層設計相關的數學習題,針對性開展教學指導工作,增強各方面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學生自主學習;小學數學習題;分層設計策略
學生自主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習題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分層設計的基本原則,增強習題的趣味性,使得小學生在趣味性的習題中形成學習興趣,積極解決習題中的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自主學習能力,達到預期的數學教學工作目標。
1 自主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習題分層設計的重要意義
1.1 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背景之下,小學數學習題的常規題海教學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學工作需求,主要因為學生在家庭中的學習,缺乏自主約束能力,對常規題海的數學習題教學模式也有很大的反感,如果教師采用常規的題海教學方式進行數學習題的設計,將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需求,分層次開展相關的習題設計工作,設計不同的習題內容,并用網絡在線教學技術在其中設置不同的趣味性習題,不僅可以通過分層次習題挖掘學生潛能,還能夠利用趣味性習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從根本上促使習題教學工作的有效落實。
1.2 有助于改善教學評價方式
自主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采用分層次的習題設計方式,可按照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特點,合理設計相關的習題內容,促使學生個體發展,還能轉變教學評價方式,通過鼓勵性評價、激勵性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自我認知,提升學習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內在發展動力,并促使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實現其個體的價值[1]。
如:“100以內數的認識”課程中,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在網絡中為其布置基礎性習題,“5個十是(),()個十是100”、“60比()大1,比()小1”、“比45大,比60小的兩位數中,個位是9的數有()、()”刪除一些難題,可在學生解決習題的過程中,降低難度,從而提升自信心。在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可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在網絡中為其布置難度稍高的習題,刪除一些低難度的習題,可以節省學生的時間,使得學生在做習題的過程中接觸到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1.3 有助于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自主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采用分層次的習題設計手段,可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在分層次習題設計的工作中,可改變傳統的“一刀切”習題設計手段,而是按照不同學習能力、層次的學生,為其針對性設計習題內容,可以夯實基礎能力較差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教師采用分層次的習題設計方式,還可以在不同學習層次學生做習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氛圍[2]。
2 自主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習題分層設計措施
具體措施為:
2.1 遵循趣味性的原則
自主學習背景下,小學生在家庭中學習數學知識,參與在線課堂教學活動,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難以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師在分層設計習題的過程中,應該遵循趣味性的原則,提升習題的趣味性,吸引小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通常情況下,小學生之間的差異屬于客觀存在的現象,因此,教師就應該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習題,使得習題的設計可以從簡單到繁瑣、從容易到困難,不僅需要注重特困生與中等生的指導,還需重視優秀學生的學習,使得特困生積極學習基礎知識,中等生的學習能力全面提升,優秀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增強,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分層設計習題之前,教師應該做好學生的分類,按照學生的日常學習基礎能力、學習態度等,將其分成三個小組,也就是基礎小組、中等小組、優秀小組,然后設計相關的習題,遵循趣味性的原則[3]。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表內乘法》課程知識,可以設計四星習題,一星習題主要就是2-6乘法口訣的習題,屬于基礎性的習題,要求學生全面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二星的習題就是難度比一星高的習題,就是2-9的乘法口訣相關習題,要求學生在認真思考之后,做出相應的解答。三星的習題屬于綜合運用的題目,“同學們站隊做操,左側站了9行,每行8人,右側站了7行,每行8人,左側人數比右側人數多多少?”,要求學生在全面掌握知識之后,融會貫通掌握,正確解答問題。四星習題就是思考類型的內容,主要就是乘法在生活中應用的習題,“媽媽買了10個蘋果,8個香蕉,蘋果每個1元,香蕉每個2元,媽媽一共花了多少錢?”,小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像是游戲闖關一樣,可以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在線平臺為學生布置作業,基礎小組的學生,必須要做一星的習題,中等小組必須要做二星的習題,優秀小組學生必須要做三星的習題,四星的習題,則是學生自由選擇,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進行層次性的習題設計,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整體的教學指導效果[4]。
2.2 遵循課堂全過程的分層設計原則
自主學習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遵循課堂全過程的習題分層設計工作原則,貫穿到課程開始、課程教學中、課程結尾,從而將分層習題設計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
2.2.1 在課程開始階段分層設計習題
自主學習背景下教師在線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應該在導入環節中分層設計習題內容,直接指導學生進入到新課程的學習中。在此期間,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提升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可以采用談話導入的方式,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進入到學習狀態。另外也可以采用故事類型的導入措施,利用故事情節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在課程開始的導入環節中,教師應該全面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將新知識與舊知識整合在一起,設計層次性的習題,引導學生全面參與到學習活動中[5]。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小數除法”課程知識,可為學生先設計基礎性的習題,口算習題為:2.5÷5=、3.3÷3=,這兩道基礎性的習題,可引導小學生復習小數知識,在學生計算之后,導入新的課程知識,然后為小學生設計難度稍高的習題,100÷2.5=、150÷5.5=,這樣在難度稍高習題作用下,學生可以全面分析其中的內容,全面學習小數除法的相關知識。
2.2.2 課程教學中的分層習題設計措施
自主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好分層習題的設計工作,保證習題的層次性與坡度性,時刻反饋學生對于不同知識的學習情況。在反饋方面,不僅需要分析學生回答問題與參與活動的效果,還需針對學生完成習題的狀況進行觀察,通過層次性的數學習題,使得學生更好學習相關數學知識,全面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便于教師在教學中做好調整教學措施的準備[6]。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面積”課程知識過程中,就可以為其分層次設計習題,先設計基礎性習題“長方形的長是7cm,寬是3cm,面積是多少?”、“正方形邊長是4cm,面積是多少?”,在提出基礎性習題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在線做題,然后分析每位學生習題的解決情況,如果學生在解決習題的過程中存在錯誤,教師就應該再次講解面積計算的公式基礎知識,使得學生全面記憶基礎知識內容。在之后,教師為學生提出難度稍高的習題,“如果我們家里面有一個圖片,是由正方形和長方形組合在一起,正方形邊長是3cm,長方形的長是8cm,正方形在長方形的正上方位置,疊加的高度是5cm,計算長方形的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在提出這個習題之后,教師帶領小學生將這個圖形繪畫出來,然后標出正方形的邊長和長方形的長,疊加高度5cm減去正方形邊長3cm來計算長方形的寬,之后按照面積計算公式,分別進行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這樣不僅可以夯實小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能使得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想象思維與抽象思維[7]。
2.2.3 課堂結尾的習題分層次設計
自主學習背景之下的在線數學教學,課堂結尾應該做好習題的分層設計工作,巧妙設計結尾的習題,不僅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使得教師全面了解在線課程教學的效果,明確教學的不足,便于彌補教學缺陷。因此,課堂結尾的階段教師應該重視分層次習題的設計,保證習題具有鞏固性特點、延伸性特點、拓展性特點,幫助所有學生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并引導學習能力中等、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可以全面理解數學課堂的難點內容,幫助優等學生訓練拓展思維,從而確保各方面的教學效果[8]。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在線學習《分數的加法和減法》課程知識,課堂結尾的時候可以為學生設計分層次的習題。先按照課程內容設計基礎性的習題,鞏固學生“同分母分數加減”、“異分母分數加減”的基礎知識。之后為學生提出拓展性的習題“小明有12個蘋果,送給小麗3個,送給小丁4個,那么,小麗的蘋果是小明蘋果的幾分之幾?小丁的蘋果是小明蘋果的幾分之幾?”,在提出問題之后,可使得學習能力較低、學習能力適中的學生,基礎能力有所提升,思維拓展。教師還可以為優等學生提出問題“一根繩子長m,用掉一些以后還剩下,那么,還剩下多少呢?”,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優等生可以延伸性的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其拓展思維與能力。在自主學習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還需按照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況,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布置作業,例如:低年級拼七巧板,中年級出一份和自主學習有關的手抄報,高年級設計數學logo等。
3 結語
自主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的在線教學面臨諸多問題,難以有效開展教學組織與管理活動。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自主學習背景下,按照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需求,分層次設計相關的習題內容,在分層次設計習題的情況下培養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滿足其學習需求,提升習題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楊海生.小學數學應用題高效教學研究[J].江西教育,2019,45(24):78-198.
[2] 羅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9,11(5):27-28.
[3] 朱燈平.芻議小學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策略[J].中外交流,2019,34(11):356-398.
[4] 楊元萍.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2018,15(17):125-199.
[5] 苗紅娟.小學數學練習課設計策略[J].讀與寫(教師),2018,55(3):45--238.
[6] 王淑珍.信息技術環境下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11(1):113-145.
[7] 賴慧娟.精心設計練習,把數學課上"活"[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8,15(6):162-298.
[8] 彭愛云.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方案[J].明日,2018,44(28):29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