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大眾對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不斷追求美好的藝術,享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并且開始注重對孩子的藝術熏陶。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使得教師越來越注重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是國外知名的教育理念。本文將通過對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分析,來淺析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應的措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達爾克羅茲教學法。
關鍵詞:達爾克羅茲;教育理念
達爾克羅茲教學法,與匈牙利柯達伊教學法、德國奧爾夫教學法,均是歐洲最知名的音樂教育理念。創始人埃米爾·雅克·達爾克羅茲將人類的身體看作為形成音樂的物質來源,以體態律動作為獨特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習與表演,它提供了一個具體的身體運動方法,以視覺的方式表達抽象的聽覺藝術。簡單來說,它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以節奏為音樂的主要元素,二是以人身體節奏來尋找所有音樂來源。下面本文將要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展開分析研究。
一、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理解不夠
作為國外先進的音樂教學方法,自身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但從這個教學法的名字來說,學生還是會覺得比較陌生,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在音樂課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接受的就是老師教,學生學。在傳統的音樂教學過程中,特別是中小學,音樂教師領唱,一句一句教,學生一句句學。沒有過多的去理解節拍和音樂節奏,只是一味地把樂曲模仿到盡可能相似,就算達到了教學效果。而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細胞,使學生對音樂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
(二)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提高
適應新事物都有一個時間過程,作為老師也不例外。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音樂教學法方法,需要音樂教師從多方面考慮來優化這個教學方法。目前,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教學環節過于程序化、缺乏深刻性,為模式而模式。舊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應有的生機和活力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教學過程中一些細節問題仍然處理不當,這些都在不同層次上制約著教學方法的健康發展,課堂教學改革一直在低層次上徘徊,等等。
(三)師生間溝通不充分
達爾克羅茲教學法,需要師生間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只有充分溝通,才能更好的教學互長。在現階段,溝通不充分最普遍的就是師生考慮事情的角度不一樣,老師認為是對的,而學生經常認識不到,學生覺得對的老師也不贊成。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出現溝通不充分情況時,就會影響教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不好理解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精髓,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二、提高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教學效果的措施
(一)增加和引導學生對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理解
達爾克羅茲教學法雖然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名詞,但是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解釋,就可以使學生去理解這個教學法的概念和方法。比如,可以給學生解釋為:聽到音樂時,我們會隨著節奏起舞。通過統一調動其視覺、聽覺、感覺,并隨音樂而動,我們會得到完整的音樂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能鍛煉自己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這樣就能夠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究竟什么是達爾克羅茲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特點有哪些,以及它具有什么樣的作用。
(二)提高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方法
提高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并不是單一的問題,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我們應該對影響音樂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因素進行多方面分析,作系統化研究。通過研究,將這些原因進行歸納分類,并逐一解決。首先,需要加強理論學習,來達到提高音樂教師自身修養的目的;其次,要認真備課,做好教案,對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另行系統的、深入的研究學習;然后,一定要注重情感的投入。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充分的情感投入能夠更加營造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充分感染到音樂的魅力。最后,就需要費心思來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考慮如何來調動課堂氛圍,使學生思維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以最好的精神面貌來參與課堂學習。
(三)增進師生間的溝通,共同促進對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認知
良好的溝通是建立師生講好關系的必備方法。作為一名教師,溝通是一項必備的能力。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溝通能力,才會產生優異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名音樂老師也應該如此。與學生溝通,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課堂溝通,另一種是課下溝通。在課堂上,需要用專業的學科語言,來解答學生的不懂之處,使學生充分肯定老師的教學能力,充滿信任感。對待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悉心講解,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教學方法的魅力。課下,也應該盡力解決學生所出現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只有慢慢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師生友誼,才能增進師生感情,融洽師生關系。
結 ?語
達爾克羅茲教學法,作為一種優秀的音樂教育法,在提升兒童審美方面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并且這一理念具有很強的延伸性。通過對這種方法的學習,并且掌握這種學習方法,可以與繪畫結合,把個體感受到的音符用不同的筆墨、色彩進行呈現,完全發自內心,變成想象與創造的過程,聽覺、視覺到肢體的配合,實現全身心的統一發展。
參考文獻
[1] 蔡覺民.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J].科技與企業,2015.
[2] 高建進.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入門[J].音樂世界,2014.
作者簡介:張洋(1991-),男,河南省鄭州市人,烏克蘭哈爾科夫斯卡沃羅德國立師范大學博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