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楠
摘 要:舞蹈藝術借助人體的姿態、表情和造型,在有節律的連續運動中對藝術形象予以塑造,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美育功能。對舞蹈藝術教育予以系統有效的實行,受教育者既可以把審美知識、生活審美和藝術節奏審美的方法學習和掌握到,最終形成審美態度、觀念和審美經驗,同時,通過接受舞蹈藝術教育,受教育者還可以陶冶性情,使其心靈得到凈化,將學生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提高,從而充分激發他們對美的追求,將美育的目的實現。
關鍵詞:舞蹈藝術;中小學生;美育
舞蹈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在學習舞蹈時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學會欣賞、寬容和理解,同時它還可以把一個國家悠久的傳統文化和發展變更體現出來。其次,它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素質教育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格心理素質、審美能力以及多元智能開發等方面。在表演、訓練、學習中,學生通過相互合作,借助肢體動作的配合、眼神的交流,在形體動作中融入細膩的情感,將神形兼備的美的形象塑造出來。
一、美育的理論概述
著名舞蹈教育家呂藝生先生曾這樣定義美育:“美育又叫做美的教育,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美育就是對學生予以培養,讓其把正確的美學觀念樹立起來,具備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動。”所以,美育就是以審美能力的培養為基礎,從而將對美的創造力提高,并使身心得到全面發展的一種新興教育觀念。
美育有著十分廣泛的內容,從大范圍講,其包括認識和教育藝術美、社會美和自然美;從小范圍講,通常是指如戲劇、舞蹈、美術、音樂等藝術教育。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資華筠明確指出:“用身體教育將全面教育實現,用感覺的方式了解世界,把人的智能提高;用律動的心態對身體予以鍛煉,將完美的人格塑造出來。”由此可見,美育教育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現階段,我國正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在人類本體的美育內容中,舞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具有直接、生動的特點,現目前,其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
二、舞蹈課程的美育功能
(一)美育功能塑造舞者的形體氣質
作為一門美學藝術,舞蹈需要舞者全面掌握情感和舞姿等,并可以綜合表現出來。①舞者主要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出舞蹈藝術,這需要立足于人們對舞蹈欣賞的角度,中小學舞蹈課程需要充分考慮到觀眾的欣賞角度和舞者的形體氣質等多方面,對學習者的形體氣質進行科學合理地培養。在舞蹈課程中,需要舞者不斷鍛煉肢體,循序漸進得提升形象氣質,將舞蹈學員的身體素質以及動態美感、身體柔軟性和平衡能力等逐漸提高。保證舞蹈學員可以在舞蹈中,協調骨骼、肌肉和呼吸等身體組織,傳遞出舞蹈的肢體美感。借助呈現出高雅氣質的舞步與舞姿的融合,將美的感染力發揮出來,把人們自信、沉穩的特質呈現出來。
(二)提高舞蹈學習者的審美觀
審美意識是人們對事物審美標準、審美品位、美感認知的綜合呈現。從舞蹈課程的美育功能來說,學習者需要接受豐富的審美教育,進而把自身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提高。因此,在舞蹈課程中需加強培養學習者審美觀念的力度,讓其將正確的審美觀念樹立起來。對學生審美情緒的培養予以重視,就社會對美和藝術的整體方向走勢而言,在社會審美方向上構建審美情趣,確保學生對美感的認識大致相同。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對舞蹈美學的個性化理解差異進行挖掘,對每位學生理解和認識的美感程度予以尊重,把學生自身特長部分充分發揮出來。
(三)培養舞蹈學生的綜合素質
舞者既需要把舞蹈掌握到,還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對一個舞蹈學習者來講,情商和智商同樣非常重要,情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合音樂與情感、肢體以及舞步,將舞蹈藝術的感染力增強,提供給人們更廣闊的想象空間,而智商則可以給予學生幫助,讓其更好地將舞蹈藝術理解透徹。所以,中小學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習者的情商和智商予以同等重要性的綜合評價,以此來保證其能夠在舞蹈中充分發揮自身水平。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注意力,以此給予學生幫助,讓其深刻認識和理解到技巧、舞姿等。與此同時,應加強學生理論知識學習和吸收,將學生對肢體美感的理解提高升華,將學生的智商和情商在舞蹈學習以及表演中的重要作用細致挖掘出來。
三、舞蹈教育美育功能的實現途徑
(一)完善舞蹈教育相關課程體系建設
就舞蹈教育而言,西方諸多國家中大部分學校都將舞蹈教育設置為一門選修或必修課,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藝術教育的時代潮流。所以,我國應當建立一套適應于我國中小學舞蹈教育實際情況的科學課程體系,盡全力開設與之相關的舞蹈課程,進而不斷完善學科體系。在我國現階段也已經有很多中學學校開設了和舞蹈有關的課程,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情操得到更加良好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的同時,把一定的審美體會切身感受到,并且教師將更多的舞蹈相關理論知識和訓練技巧傳授于他們,從而為學生審美情操的培養和提升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二)創造更多的舞蹈藝術實踐機會
舞蹈教育不僅要讓人把美欣賞到,同時還應把更多的實踐機會提供給學生,可以開展一些關于舞蹈教育的專場文藝晚會,對各種相關的藝術資源予以整合,借助各種平臺,積極培養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因此,舞蹈教師應對美育中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予以高度重視,讓學生都可以不斷充實自己的業余生活,將當代社會主義新人的精神面貌構建起來,并提供充足的物質和精神保障,以便為審美教育的順利進行。例如,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創設一些藝術團或社會實踐團體,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形式多樣的有關舞蹈的社會實踐中,讓學生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其感受到舞蹈的美,并將舞蹈的美創造出來。
注釋:
① 李映.高職舞蹈課程的美育功能探析[J].藝術科技,2016,(02):406.
參考文獻
[1] 孫圣凱.舞蹈美育與素質教育及舞蹈本體價值研究[J].藝術教育,2017,(19):71-72.
[2] 陳麗華.舞蹈教育對青少年美育的作用分析[J].戲劇之家,2017,(19).
[3] 冉丁香.高中舞蹈教學中美育的滲透探討[J].小作家選刊,2017,(31).
[4] 林云霞.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 2016,(7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