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
摘要:本文以大學新生人際關系問題為切入點,通過一個具有普遍性的案例具體分析,探討了高校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學生管理問題。本文主要通過案例背景、案例分析、輔導過程、輔導效果,輔導感悟這五個部分來具體剖析案例,重點闡述了輔導員解決當代大學生之間矛盾的一些方法,試從輔導員角度,探討如何加強大學生班級建設的新舉措。
關鍵詞:新生;人際關系;學生工作;班級建設;輔導員
一、案例背景
在2017年軍訓中,因工作需要,我需要組建臨時班級聯絡人,通過前3天左右的時間,我發現有一名女生非常熱心,耐心,負責,并且主動提出想幫助我做一些事情,繼續觀察中,我認為目前她可以勝任臨時負責人的角色,因此,我把這項工作交給了她。軍訓主要負責聯絡同學,同教官溝通,有問題及時反饋給我,統計相關的表格,整個期間,做事非常踏實,獲得了同學們和教官的一致好評。
鑒于以上情況,軍訓之后,我需要組建正式的班委,職位分別有團支部書記,班長,生活委員,學習委員。我鼓勵該生認真積極準備競選演講,因團支部書記職位在整個班級中非常重要,團員發展,團內推優等工作需要非常負責,且做事仔細的同學,我建議該生可以嘗試團支部書記一職。聽從我的建議之后,該生愿意并積極準備演講,不負眾望,在班委競選班會上,發言流利,積極準備,表現非常好,通過班級民主投票,也獲得了同學們的認可,正式擔任團支部書記一職,負責班級團內事務。
但是,在隨后的團支部書記具體工作--團員發展,團內推優,每月的團組織生活,精品團組織生活等具體事務中,我發現該生與班上同學說話的方式、語氣等出現了較大的問題,主要問題是不允許其他同學犯錯誤,基本上她負責的事項,只要有同學出現了錯誤,態度就很不好,對其他同學的要求很強,但自己又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在某些事情上,有一定的私心—如團員發展,團內推優有時會偏向跟自己玩的好的同學。因此,班級部分同學挺不服她的,主要對的問題是,她不能認識到這一點,自己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能正確評價他人,因此整體上來看,該生在隨后的時間里,與部分同學的關系很差,人際關系不和諧。
二、案例分析
從以上事實分析,可以得出:該生總體上是一個非常負責的同學,也能勝任團支部書記一職,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非常嚴重,缺乏換位思考,整體上當代95后,甚至00后大學生普遍特點是個性張揚,一旦有問題爆發,各說各理,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考慮別人的想法,認為自己安排的事情是沒有問題的,不考慮班級的實際情況,不能客觀的評價其他同學。性格差異大,缺乏深入交流。
三、輔導過程
1、私下溝通,同她深入交流,通過分享案例,告知他,每個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我的思想,既然同學們在班委競選的時候,認可你作為團支部書記,那你的工作的能力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問題主要出現在你不能認可同學們合理的一些建議或者錯誤,既然是班委,為同學們服務才是我們工作的宗旨,我們要理解并接受同學們的差異化,學會換位思考,不能在言語上起沖突,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雖然目前你擔任了團支部書記一職,但不能像老師一樣對待同學,當然,有的時候,老師的語氣也不好,也是需要改正的,如果你在工作當中,發現有同學不配合你的工作,你可以先記下來,私下找我,我們一起想辦法協商解決。
2、同家長、同學溝通了解。溝通之后,發現該生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高的同學,眼里不能揉沙子。我也告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可以適當嘗試對學生放手,對談一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謙讓,教育學生學會寬容對待他人,團結互助,多傾聽同學們的想法。告知其它同學,在班級事務中,多多理解并支持該生的工作,也可以在寢室或者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多關心一下。
四、輔導效果
通過每天的觀察,同學們的反饋,效果還是比較明顯,該生還是一個比較明事理的學生,無論是我的建議,還是家長的建議,都能明白并能按照相關的要求來做,大部分的同學也越來越認可她的做事方式,但是,依然在某些問題上,尤其是同自己玩的很好的同學,還是存在誰也不服誰的情況,這一點,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輔導,教給她更多的為人處世的方法。
五、輔導感悟
2017年開啟我的職業生涯,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我深知大學輔導員對學生的重要性,有的時候,一句話就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在畢業時候,我非常果斷的選擇做一名思想政治輔導員,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的心理品質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性甚至遠遠超過了所學專業能力本身,因此,健康的心理品質培養,是輔導員工作職責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具體的工作中,學生之間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輔導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愛心,分析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一定要避免只聽當事人的說法,要多維度,為方面的問詢相關的信息,找到癥結所在,“對癥下藥”,同時,做好相應的經驗總結,整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更多的是引導,而非說教,一般來說,矛盾的產生并不是單方面的,但作為當事人,更多的就是看到對方的錯誤,即便我們明確告知學生本人的錯誤,他也未必能夠理解。在隨后的工作中,學生的不同個性,不同特點等,會因學生來自的地方,出生的環境等因素產生不同的組合,不同組合就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各成其才,以便在今后的學生工作中做的更加完美,真正做到并做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
參考文獻
[1]曾艷. 高校輔導員工作案例 ——對一起宿舍矛盾事件的處理與思考[J]. 科技風, 2019, (23):20,26.
[2]李健文. 高校輔導員工作案例探析[J]. 現代商貿工業, 2020, (1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