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思維導圖是英國學者東尼·博贊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創造出來的,他認為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它是在層級和分類的信息組織基礎上,從中心主題通過特定的關聯展開分支,由關鍵詞或圖形標識分支,并充分利用彩色和字體的變化將放射狀思維過程和結果可視化的工具。其提出的基本前提是認為“大腦進行思考的語言是圖形和聯想”。2005年東尼·博贊就在中國宣傳推廣了思維導圖,教育工作者意識到了其教育價值。他們普遍認為教學中,思維導圖是指用文字,符號,圖像呈現教學內容的核心概念與邏輯關系,幫助教師設計教學流程,優化教學結構,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和思維能力的可視化教學輔助工具。
【關鍵詞】思維導圖? ?中職數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135-01
作為一種教學工具,教師就得首先教會學生使用這個工具。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板書手繪示范如何根據思維繪制思維導圖,也可以帶領他們在實訓室機房里練習用軟件來繪制思維導圖。等學生學會了之后,還可以給他們布置一些繪制思維導圖的作業,好的作業展示出來,表揚激勵學生等等。
在中職數學的教學中,思維導圖可以有以下一些應用,下面就略舉幾點。
一、用思維導圖做筆記。根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做筆記是學習的一種重要策略,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習,而思維導圖就是一種圖文并茂的筆記方法。傳統的線性筆記有諸多弊端,比如不能有效刺激大腦,埋沒關鍵詞,不易記憶,浪費時間等。而思維導圖利用關鍵詞,數字,符號,圖片,顏色等對知識內容進行整理,從而來促進學習。利用思維導圖這種可視化的視圖建立的筆記更能促進聯想,引用這種筆記時需要自己組織語言,滲透自己的想法,啟發思考,促進學習。比如在新授數學課《函數的單調性》時,對單調性定義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以三種語言,圖形語言,文字語言,符號語言來呈現,更利于學生理解。再比如《集合的運算》,交集的定義也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以三種語言,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來呈現。
二、用思維導圖梳理解題思路。根據斯金納的理論,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因此數學教學離不開練習。教師可以在習題課中滲透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解題思維。例如,在函數的性質這一節的習題課中,判斷函數的奇偶性時,可以畫出解題思路的思維導圖,直觀清晰,既利于鞏固奇偶性的概念又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思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再比如《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中,知一求二的題目,已知正弦,求余弦和正弦等等。
三、用思維導圖進行單元復習。根據記憶的規律,學習的過程要與遺忘做斗爭,及時復習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職校的學生很多都不善于自主復習,復習起來力不從心,無從下手。利用他們的動手畫圖的興趣比較濃,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更有效果。思維導圖是非線性的,它比線性的一行行的文字信息更貼近大腦對于信息的全腦攝影,易于啟發大腦的思考。學生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構建知識網絡,啟發深度思考。讓學生把整章當中小的知識點連成線,結成網。例如在三角函數這一章,知識點細,公式多,定義抽象,按常規羅列知識點講解習題來復習的話,效果不佳。嘗試用思維導圖就清晰很多,學生對于整章知識的前后編排和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也會更清晰。
四、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考試素養。考試是對學生的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職高考的復習一般在進行了幾輪復習之后,就是套卷模擬考試。經常有這種現象,有些同學每道題平時都會做,但是在考場的時候就不夠從容,容易卡殼,想不起來。究其原因,考試素養有待提高,比如審題素養,檢查習慣,演算能力弱等等,這些都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提高。比如在審題的時候,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關鍵信息圈出來,演算的時候可以用思維導圖表示出關鍵步驟,檢查的時候順著思維導圖去追根索源。
思維導圖在中職數學的應用遠不止以上幾點,還有很多,比如在新授課的時候,用思維導圖創設情境引入教學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師生一直在不斷學習的路上,總會把思維導圖運用得越來越好。我們老師也會在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這條路上走得更堅定。
以下略舉幾幅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