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張春蓮
摘要:互聯網調查中心的最新報道顯示,中國現階段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了7.31億,手機上網用戶的增長速度更是迅速,新媒體已經觸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為縣級地方電視臺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新媒體時代,縣級地方電視臺要突破傳統傳媒方式的局限性,從而為縣級地方電視臺的發展帶來生機。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發展
一、縣級電視廣播電臺的發展現狀
1.縣級電視廣播電臺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新聞和信息的傳播和宣傳,但是,目前來看也正是其這個基本的職能,使得其在發展的過程中相對來說缺少了互動性,進而使得其發展的平臺不斷減小,相應的發展動力也慢慢減弱,導致了現階段我國縣級新聞電視廣播的發展困境。同時,也由于縣級的廣播電視臺在人才儲備上比較薄弱,導致了目前的人才斷層比較嚴重,多數的縣級廣播電視臺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工作人員,其在接受新鮮事物的時候明顯比較差。
2.當今新媒體的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力,由于新媒體的便捷性、有效性和互動性,使得傳統媒體的發展不能夠很好的得到資金和人才的關注,就導致了現階段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影響比較嚴重。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傳統媒體不能夠很好當今與現代技術相互結合,其就會面臨這較為嚴重的經營危機。
3.與新媒體來看,傳統的縣級電視新聞媒體有著極為明顯的弊端和缺陷。例如,由于受眾群體本身就是當地的一些居民,這就使得其在整個影響力上不如我國新媒體的受眾范圍廣,這是新媒體對于縣級媒體最為明顯的一種沖擊影響。另外,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明顯要比傳統媒體要快,這對于傳統媒體的時效性來說是極大的沖擊,可以說其使得傳統媒體的優勢變成了劣勢,最后,新媒體采用的一種一個終端,也就是新聞觀眾可以通過及時性來,快速進行信息的獲取,甚至能夠及時進行評論,這都使得傳統媒體不能夠很好地滿足這些要求,進而使得整個傳統媒體在發展中明顯落后于新媒體,可以說我國縣級電視廣播媒體的發展不僅僅與其自身的發展特征有關,還與其發展路徑有關,因此,需要積極探索縣級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路徑,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其生命力和競爭力。
二、新媒體時代縣級地方電視臺的發展對策
1.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
縣級臺轉型發展的主要目的是彌補自己的缺陷與不足,才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實現更好的發展,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帶來的優勢,做好自身與新媒體的融合,將新媒體的優點“嫁接”至傳統媒體中,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從而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先對新媒體進行全面的了解,并結合自身需求,制定一個可行性較高的新媒體融合發展計劃,從而更好的指導自身實現順利轉型。與此同時,通過在縣級臺中,引入一些最為先進的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實現自身數字化、網絡化改造升級,并在業務方面向新媒體業務逐漸擴展,比如可以新增添在新聞移動客戶端網絡客戶端業務,豐富自身新聞傳播形式,不斷擴大自身影響力。例如,針對一條新聞,可以根據廣播、電視、門戶網站、微博官方賬號、微信公眾號等不同媒體形態,制作成不同的新聞播報形式,從而有效擴展新聞宣傳范圍,滿足不同受眾信息需求。在進行新媒體融合時,還應從細節處著手,比如做好字體、排版的調整,引入信息搜索模塊,便于受眾定向查找新聞信息,其設計應能夠與不同媒介形式向適應,比如移動端媒介與PC端媒介應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從而有效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不斷提升縣級臺的影響力,成功獲得更多受眾的認可。
2.積極擴展新的廣告盈利模式
縣級臺的轉型發展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支持,當下縣級臺主要依靠廣告來進行盈利,但在具體盈利方式上,仍然比較單一,難以實現盈利水平提升。基于此,縣級臺通過結合互聯網+廣電發展形式,建立融媒體中心,通過融媒體中心進行廣告發布。相對于傳統廣告發布,融媒體廣告發布更具備精準性,廣告推廣范圍也會更廣,并且能夠為廣告客戶量身定做廣告形式,廣告客戶也能夠通過融媒體中心,及時對廣告投放的效果加以了解,也更加便于縣級臺為廣告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并且在廣告宣傳渠道方面,通過融媒體中心兩微一端(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廣播電視臺的形式,廣告宣傳渠道更廣,宣傳效果更好,從而能夠吸引更多的廣告客戶,有效提升縣級臺廣告盈利水平,為自身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3.加強廣播電視臺節目內容創新
相較于省級、市級廣播電視臺而言,縣級臺雖然在資金、規模、技術等方面處于劣勢地位,但自身也有著上級廣播電視臺沒有的優勢。比如由于縣級臺位于基層,因此更加熟諳當地的風俗文化,從而使得自身電視臺節目制作更加接地氣。又如一般小地方的經濟的發展與本地民眾的生活、起居均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縣級臺更能夠提前獲知本地經濟發展最新的消息,并及時制作出各種電視節目的創新、研發,及時將社會發展情況傳達給當地民眾,從而獲得當地群眾更多的關注與認可。上述這些優勢為縣級臺提供了新的轉型發展視角,既在廣播電視新媒體節目制作方面,應摒棄以往程式化的內容方式,注重內容為王,勇于突破傳聲筒局限性,將電視節目內容服務與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有效提升節目欄目的品牌影響力與公信力。在節目具體制作方面,由于縣級臺制作能力有限,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需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突出自身優勢特色,深入挖掘縣域文化,彰顯節目特色內容,做好不同節目包裝,滿足不同受眾需求。對于傳統媒體節目而言,仍以權威發布為核心,有效提升時政新聞深度,發揮自身反映民聲,引導社會輿論的作用。對于新媒體來說,則以地方文化為核心,以市民生活為視角,賦予節目內容更多的“人氣與地氣”,并通過開展真人秀等方式,注重節目社交化互動,全面提升縣級臺節目品質,推動縣級臺實現更好的發展。
三、結語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良好結合將是現階段縣級媒體發展必然路徑,只有在發揮傳統媒體的本地特色,然后利用新媒體的傳播性,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幫助傳統媒體的發展,進而能夠極大地提升傳統媒體的發展速度,實現其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天明.新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電視臺轉型發展路徑探析[J].電視指南,2018(10).
[2]楊基斌.淺析新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面臨的挑戰與發展[J].東南傳播,2018.
(作者單位:濟寧市曲阜市陵城鎮政府
阜市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