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峰
摘要: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于人民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以及實現自我完善的關鍵性手段,而且在社會終身教育過程中的審美領域具有相對較強的塑人功能。本文簡要闡述了當下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指出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希望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發展;農村
1我國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設施條件落后
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基層文化設施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大部分設施過于陳舊,已經無法投入使用,有的甚至會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嚴重影響了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部分農村基層經濟水平比較落后,農村基層文化機構缺乏較多有用的設施,大部分農村基層文化機構并未設立單獨的圖書館,人民群眾沒有看書的機會,至于其他的業余活動設施,規模也不符合相關要求,無法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造成以上種種問題的原因只有一個: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投入資金嚴重不足。
1.2開展農村基層文化活動的相關工作人員數量不足
調查發現,目前在我國的農村基層文化建設過程中,不但存在農村基層文化機構設施條件過于落后的問題,而且開展農村基層文化活動的相關工作人員數量不足問題也比較嚴重,這就為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制造了困難。由于缺乏相關工作人員,使得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無法順利開展。
1.3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單一
一方面是對農村基層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滿足,另一方面也可以體現出國家和政府機構的職責。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宣傳黨的思想文化、政策方針、社會主義先進思想,更好的引導農村基層民眾走向積極正確的社會主義道路。從而提升農村基層居民的凝聚力、生活和諧水平以及民眾的綜合素質。可以這樣說,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是社會發展進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但由于農村基層與城市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與城市相比缺少很多優勢。如:農村基層經濟與過去相比有一定的提高但對人們群眾文化設施的建設需求無法完全滿足;農村基層的文化基礎存在一定缺陷,在文化經費投入不夠的情況下,對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與組織造成困難。
2.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措施
2.1發揮政府職能,保障農村文化工作的經費充足
政府在對農村公共文化進行建設的時候,能夠對農民文化需求內容有效滿足,并且對農村群眾文化的建設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幫助,使得政府的主導作用得到比較充分的發揮,對文化建設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在這一過程中也需要進行文化發展戰略規劃制定和有效實施,促使文化建設與經濟同步建設的目標得以實現,使得兩者之間能夠得以協調發展。另外也需要對政府對群眾文化建設的投資力度提升,并且進行一定的資金撥付,將這些資金進行農村多樣性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對農村特色的文化進行必要的保護和有效傳承發展,促使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能夠得以有效落實。在經過具體調查之后,能夠發現,農村文化站工作實施的設備相對不夠完善,這就需要進行對文化站的辦公設備配齊,同時也要求農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四室兩廳”的設備不僅要配齊,而且能夠做到及時更新,對農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進行管理員配備管理。上級政府和主管單位都需要對農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經費保障,并且促使各級文化工作人員能夠進行必要的資金籌集,為多種形式文化活動開展進行相關經費提供。促使農家書屋的藏書量不斷增加,并且使得其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所減少,提升其管理效率。
2.2為群眾文化提供發展空間
在群眾文化陣地建設加強的時候,在對其中具有專業化技術人才加以擁有的時候,也需要加強對其中相關的文化場所建設。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專業化技術人才進行招聘和培養,并且對文化場所建設力度加強。而當前,由于經濟投入是相對比較有限的,就會造成其中一些文化場所的設施相對比較差,農村文化中心的建設工作也主要是依靠于國家的投資進行完善,并且在進行相關文化設施興辦的時候,需要在同一領導下進行,促使黨委能夠對其中相關工作內容統一領導和安排,這一過程中得到的經濟收入就需要適當用于發展農村基層文化事業過程中,對一些影劇院和展覽室以及文娛活動室等進行必要建設,并且對其中本身具有的群眾文化娛樂場所設施的管理力度加強,促使其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促使計算機和互聯網等能夠在鄉村得以普及,并且對群眾文化的新空間有效擴張,使得群眾文化得以繁榮發展。
2.3促使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完善
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時候,就是對大眾文化的發展,需要進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有效構建,并且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需要有效滿足,使得農村文化工作能夠得到必要的完善。首先是需要對農村基層文化站進行必要建設,對農村基層文化站集聚和輻射的中心作用有效加強,同時也需要對行政村農家書屋進行更好的建設和有效管理,為農民群眾進行學習知識的場所提供,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對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并且能夠在對農村基層文化中心和圖書室等文化場所的功能作用發揮的時候,不斷對農民群眾的求知和娛樂的愿望加以滿足。
2.4對農村文藝人才培養,建設農村文藝隊伍
文藝人才是農村文化建設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對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以傳承的主體,在進行農村文藝人才培養的時候,需要進行一支熱愛群眾文化事業和具有文藝特長的文藝骨干隊伍建設,這也是對農村群眾文化工作完善和進行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保障,熱心進行文化活動開展,并且對熱衷于文化技藝學習與實踐的農民積極培養,促使其能夠不斷發展成為農村文藝骨干,對民間藝人培養接班人扶持發展,不斷為其進行展示和交流的機會提供。對文化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創造性等方面的特點充分地調動,不斷對民間文藝團隊發展壯大,并且對傳統民間藝術有效傳承。
結語
總之,以上就是我個人見解。本文進一步對開展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可以為閱讀者帶去一定的曹侃與幫助,使閱讀者可以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對相關問題有更為深入的了解與認識。
參考文獻
[1]張致嘉.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2.
[2]梁玢.市場經濟下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幾點思考[J].卷宗,2015.
[3]張煥新.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方式[J].大眾文藝,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