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婷
摘 要:伴隨我國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文化和影視劇文化引起了我國文化IP產業格局的變化,文化IP產業隨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而出版業逐步開始重視IP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出于商業價值開發層面,開始對IP出版投入較大的人力和物力,使得IP開發逐漸成為出版業的經濟增長點。出版企業要實現轉型發展,通過優化IP開發管理不失為良策,對出版企業而言,如何優化自身IP開發與管理成為其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出版行業;IP開發;財務管理策略
一、出版行業IP概述
本文所論述的IP即知識產權,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在我國的通俗解釋為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知識成果應該享受的權利。在我國出版業較為重視的IP開發范疇中,主要集中在擁有較大客戶群體,且有一定市場基礎的網絡文學作品,其中,市場基礎主要指的是改編為影視作品、游戲等,通過對既有客戶群體的再次開發,從中獲取收益。伴隨網絡文學的不斷發展,具備一定受眾基礎的內容版權、能夠跨越媒介基礎的或是能夠被二次價值開發的內容版權,均屬于IP開發的范疇。本文研究的IP,是廣義知識產權中的一個分支,該項知識產權需要擁有一定的受眾群體或市場基礎,可以通過改編實現跨媒介價值的二次開發。
二、出版行業IP開發模式概述
IP運營最早興起于動漫產業,圍繞版權內容開發動漫作品,逐步衍生到游戲領域,圍繞著動漫和游戲作品謀求利益,成為版權價值開發的新型商業模式,出版企業在其經營活動中能夠控制大量的內容版權,通過對內容版權的價值開發,能夠將IP運營所創造的價值最大化,而IP開發也由此逐步成為出版業認可的經濟發展新動力。在我國專家學者的界定范疇中,IP運營被界定為圍繞知識產權進行的,以多種新型模式與資本市場對接,并謀求商業發展,進行最大化價值開發的商業模式。
IP運營的根本在于價值的開發,主要是以知識產權為基礎,基于基數較大且質量較高的IP儲備進行孵化,圍繞IP市場發展完善自身版權,并通過投資等方式對外進行拓展。在做好IP的集成工作后,通過商業手段對IP進行開發和價值放大,利用信息化環境擴大衍生品的影響力,在市場中形成品牌效應,拓展IP影響范圍,逐步形成IP產品的產業鏈條。IP開發的價值在于其變現能力,這也是出版企業重視IP開發的根本原因,在IP轉化過程中,出版企業需要緊緊控制住IP資源,并逐步利用IP資源開展影視、游戲、話劇等運營,在運營過程中針對形成的市場影響拓展衍生品開發,推進IP產業鏈模式發展,通過多維度的推動因素拓展市場,實現IP價值向現金流的轉變,并以此推動出版企業新經濟動力的發展。
三、出版行業IP開發的財務管理的主要特點
(一)重視IP價值鏈開發
IP開發對價值鏈的依賴是比較大的,一個良好的IP價值鏈條能夠給出版企業帶來長期的利益,但在價值鏈的開發過程中,一旦價值鏈的某一個環節受市場影響或受到新技術的沖擊,就會對出版企業既有的價值鏈產生較大的影響,甚至改變整體的價值鏈發展部署。特別是在當前互聯網技術趨于完善的環境下,出版業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核心業務由傳統的紙媒市場向信息服務市場轉變,IP運營作為當前環境下出版企業在信息服務和互聯網服務中的盈利環節,有著較多的市場發展方向,互聯網文學、影視劇、游戲、動漫等渠道均可以由同一IP延伸發展,進而在價值鏈拉長的過程中獲取利益。
(二)IP開發的多元化帶來多元化經營財務風險
在當前環境中,傳統的市場已經難以滿足出版企業的發展需求,所以出版業多元化經營已經逐漸成為行業發展趨勢,而小說、漫畫等文學載體的關聯發展方向指向性較為明確,因此影視劇和游戲等產業成為出版業多元化發展方向的首要市場,伴隨影視劇和游戲相應IP市場的開發趨于成熟,會逐漸出現衍生市場。多元化經營會帶來新業務風險,擴大財務管控的邊界,企業適應新業務體系也需要時間,從而增大財務風險。
(三)媒介融合下財務管理轉型風險
近年來,伴隨出版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媒介融合逐漸成為出版業運營過程中接觸較多的業務模式,IP開發與運營活動涉及傳統的紙媒出版和網絡出版以及網絡劇、動漫、電影、游戲等活動,而上述活動多相互交融,在媒介融合模式調整的過程中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運營模式和戰略部署工作,其中,不同的融合方式涉及不同的資本投入和技術支持,其財務管理對象相對于紙媒有較大區別,其財務管理策略也有不同,一旦策略選擇不當,便會加劇財務轉型風險。
四、出版行業IP開發的財務管理策略
(一)拓展融資渠道,緩解IP開發的資本壓力
對出版企業而言,進行IP開發前期需要投入較大的資本,但能否獲得有效回報不能完全控制,所以在IP開發初期,出版企業需要較高額的資金作為支持。在我國市場環境中,出版業傳統的融資渠道較少,一般較為依賴國家撥款和財政支持,但是,伴隨出版業市場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為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實力,出版企業開始逐步拓展符合自身需求的融資渠道,在當前環境下,出版企業主要的融資方式有版權融資、PPP融資、供應鏈融資等。伴隨市場中出版企業的資本規模擴大,股權和債權融資影響力提升,資本市場中的資本能夠有序流入到出版企業,加之金融機構逐步開始完善出版企業的信用擔保機制,通過對企業擁有或控制的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進行評估,確立質押或抵押權,再予以授信融資。
出版企業作為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體現形式,是我國政府提升社會文化服務效率的重要手段,PPP模式推動出版企業發展成為我國政府在當前環境中的積極性舉措,就融資現狀來看,PPP模式確實能夠有效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到出版業的發展中,這對于出版業擴大資本規模、進行IP開發具有推動作用,從根本上看,PPP模式作為新的融資模式,對我國文化事業的推動作用較為積極,出版企業在當前環境下可以利用其金融屬性推動自身發展。
(二)完善價值鏈開發,控制IP開發運營風險
IP開發和運營是一項無法在時間范疇上規劃的業務,但可以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不同的區間進行管理,首先,IP開發立項需要進行精細化的可行性研究,從調研階段就需有財務部門介入,且要經過財務部門出具經濟可行性報告后才能予以立項,以防范IP開發過程中存在的資金風險。其次,在可行性報告通過后,財務部門需要強化預算執行與管理工作,在預算計劃內提供財務服務,超預算事項需要預算管理委員會批準才能夠予以支持,以保障企業IP開發成本費用在可控范圍內。再次,在項目運作過程中,需要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合作建立本量利分析模型,控制投產比,維持企業IP開發的穩定,特別是控制成本費用支出,開源節流;結項后,分析總結項目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方案。評估項目質量,積累經驗教訓,以供后續參考。最后,在收益分配環節,應重視IP開發建設過程中各部門的績效考核,以實際收益回饋IP開發過程中部門和工作人員的支持,調動員工積極性。
(三)重視管理會計的價值,促進財務管理職能實現
管理會計系統的發展脫離了傳統核算會計的記錄計量職能,將工作重心轉移至內部管理上,側重點圍繞著為內部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的財務數據和財務支持信息,以全局管理理念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作出事前規劃、事中控制和事后評價。在出版企業IP開發的日常經營過程中,管理會計能夠基于管理會計分析方法,對財務數據進行快捷有效的分析,整合內外部信息,出具財務可行性報告,對數據進行量化,為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據,強化對IP產業價值鏈的管控。管理會計雖然隸屬于財務管理系統,但管理會計信息的來源并不局限于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其能夠對外部關聯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對互聯網環境下的企業外部信息進行整合,通過云平臺獲取全面且客觀的數據,并以管理會計分析方法予以量化處理,最終為企業管理者提供IP開發的決策依據。
五、結語
IP產業的發展是當前環境下文化發展的趨勢,出版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應抓住IP開發作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動力,雖然我國IP開發起步較晚,但其呈現出遍地開花的趨勢,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產業規模,出版企業通過強化財務管理,能夠提升IP開發過程中的風險抵御能力,對企業增強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石蕊.泛IP時代出版企業資源重組與產業鏈重構研究[J].現代出版,2016(2):12-14.
[2]王紅梅.以現實主義題材打造網絡文學優質文化IP探析:以地質出版社《大運河會館傳奇》為例[J].出版發行研究,2018(5):53-55.
[3]吳赟,陳思.基于價值鏈理論的網絡文學IP版權價值開發困境與對策研究:以閱文集團為例[J].出版廣角,2018(2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