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蕾娟
摘 要:傳統的采購管理理論是庫存理論,即為了庫存而采購。其時,工程采購理論幾乎是一片盲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工程采購理論不斷完善和發展,出現了許多創新管理模式?;诠湽芾淼牟少徆芾砝碚摰囊耄瑸楣こ添椖坎少徆芾韯撔碌於肆己玫幕A,現代石油企業的工程采購管理為應對挑戰,正在不斷創新,構建合作和競爭的新型管理模式,并為企業培育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工程項目;采購管理;創新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經濟政策及消費市場的變化,加大了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與原材料供應商之間還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影響了企業的采購能力。在信息化時代,企業采購環節要迅速適應信息化社會,進一步實現采購電子化,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采購質量,降低采購成本。
一、供應鏈管理下項目采購的重要性
對現代企業來說,其要想控制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就要增強盈利能力,充分發揮采購管理的作用。采購是供應鏈管理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不僅連接了企業內部客戶,還連接了原材料供應商。由此可見,采購環節在供應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總結了供應鏈管理下項目采購的重要性。
(一)滿足了企業的生產需求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也要不斷購買原材料。在供應鏈體系中,企業既是供應者,也是需求者,提高企業的采購能力,有利于縮短產品的交貨周期,也能很好地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縮小企業的庫存。由此可見,企業采購尤為重要,其可以有效加強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減輕企業的資金負擔,也能夠協助企業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且能夠優化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供應關系,從而有效提高制造企業的資金周轉率,實現采購實際成本的降低。
(二)有利于供應鏈的管理
對制造企業來說,原材料成本在產品生產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供應鏈在企業與供應商原材料和半產品的生產合作交流等方面架起了一座橋梁,溝通生產需求與物料供應。為使供應鏈系統能夠實現無縫連接,提高供應鏈企業的同步化運作效率,企業就必須加強采購管理。通過實施供應鏈管理,促使整個供應鏈環節中不同伙伴能夠形成共識,使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得到有效加強,從而有效加強企業整體采購管理水平。
二、我國企業采購管理的現狀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重視銷售環節,但沒有認識到采購管理的重要性,企業采購管理人員還存在落后的觀念。在此,筆者對采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忽視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利益
我國大部分企業在采購過程中仍然保持傳統的觀念,只看眼前利益,壓縮采購成本、節約采購開支。主要體現在為供應壓低價格,這對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極為不利,導致企業和供應商之間難以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此外,一未追求低價格,也會導致企業難以與信譽度較高的供應商合作,產品的質量不能保證,會影響企業的長遠利益。
(二)更重視銷售環節,忽略采購環節
對現代企業來說,采購和銷售環節是企業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更重視產品的銷售環節,而忽視了采購環節的管理;企業更看重的是產品的銷售率,忽視了對采購環節的管理;企業更看重的是產品銷售率,忽視了采購環節對企業銷售活動的貢獻。
(三)面臨信息化時代的挑戰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技術在企業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效加強了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企業與供應商之間信息共享的程度,從而能夠有效降低企業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然而,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在采購過程中仍然存在采購方與供應商之間溝通不及時的問題,雙方之間缺乏信息反饋,導致雙方之間的供需不協調。
(四)難以把握采購質量
當前,人們在消費過程中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質量,這對產品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在采供過程中很難把握原材料的質量,由于原料采購的不透明性,所以企業在采購過程中只能通過事后驗貨把握原材料的質量。有些企業還存在采購透明度不足的問題,比如,采購人員為自身利益購買一些假冒偽劣商品,不僅導致企業采購成本流失,也會影響企業的聲譽。
三、供應鏈管理下企業采購管理的優化措施
(一)優化采購成本
要想從本質上提高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效率,就要優化企業的管理成本。這就要求企業在采購環節進行充分的分析,要確保采購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在選擇供應商時,要充分考慮原材料和成本,也不能忽視原材料的供應時間、存儲成本,這些因素都是原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制造商也要從長遠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多個因素,這樣才能幫助企業在充分保證經濟利益的情況下選擇更合適的合作伙伴。
(二)建立采購評估體系
為充分保證原材料的供應,企業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建立相應的供應商評估體系,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原材料的質量,也能更好地實現供應商的簡化,從而有助于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因此,制造企業在今后采購的過程中,要對供應商的產品質量、經營業績、信譽程度以及產品的交貨速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查,這樣才能幫助企業制造商更好地掌握供應商的條件,從而幫助制造企業淘汰劣質供應商,有效優化原材料的采購環境。
(三)實現采購信息化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帶來,采購電子化將成為企業項目采購的主要發展方向。實現采購電子化,能夠充分發揮企業采購信息化的作用,優化制造企業的采購環境,為制造業企業采購提供更多的信息。在互聯網時代,網絡具有開放性、透明性、信息公開的特點,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制造企業之間的信息競爭將直接影響到企業采購的效率。因此,企業要重視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要通過電子商務渠道將企業生產原材料的數量、質量以及交貨期限傳遞給供貨商,從而幫助供應商對原材料的供應計劃作出及時的調整,以有效解決供應商和制造商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能更好地優化企業供應商供應鏈管理的效率,實現供應鏈成本的降低。
在采購信息子系統建設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通過對采購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處理,保證采購部門能夠積極地對相關的信息進行全面的統籌規劃,確保企業的長期經營目標。企業可結合內外部環境變動進行分析,確保自身能夠快速地獲得外部的信息從而克服自身的弱點,規避外部風險,促進企業的采購活動更加積極主動。
(四)優化企業內部的采購績效評估體系
為更好地保證采購單位采購商品的質量,提高采購人員的職業道德,企業制造商要優化企業內部績效評估體系,通過相應的獎罰措施,強化采購人員的責任感。同時,制造商企業要實行內部績效考核制度,根據采購人員工作的完成情況及其相應的績效指標,對采購人員進行相應的激勵,充分提高采購人員的積極性。另外,企業在績效評估過程中,要及時發現采購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這樣會更好地提高企業采購工作的效率。
四、結語
我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制造企業的供應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企業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重視制造企業的采購工作,建立完善的采購評估體系,實現采購網絡化,優化企業內部績效評估制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企業的采購效率,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通過供應鏈開展采購模式,能夠降低采購成本和庫存,提高采購的整體質量,減少采購環節,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通過搭建以信息化手段為基礎的采購管理平臺,也能夠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促進資源的共享,保證整個供應鏈有效銜接,促進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苗廣印.供應鏈管理在工程建設項目采購中的應用[J].現代營銷,2019(3):167-168.
[2]卓曉蕓,張議.智慧供應鏈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以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采購與供應管理專業為例[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5):38-39.
[3]賈麗穎.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校企共建采購與供應鏈管理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以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2):129-130.
[4]楊迪生.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工程項目采購管理創新[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20):14-16.
[5]劉剛,楊少鋒.基于建筑供應鏈下的施工材料采購管理改進研究:以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0):205-206.
[6]趙麗娜,楊傳勇,李鋒輝,等.國際石油公司采購供應鏈管理模式解析[J].國際石油經濟,2018(11):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