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平歡
摘 要:當前,幼兒教育中,語言訓練目標不明、內容不完善、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高等,影響了幼兒語言訓練的效果。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教師要緊密結合《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的相關要求,積極開展語言訓練,提高幼兒的語言綜合素養。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能力;訓練對策
《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描述了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其中,“語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誠然,語言作為重要的交流工具,對每個人而言,語言表達能力都是極其關鍵的一個能力。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3-6歲是語言發展尤其是口語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緊抓幼兒語言習得的啟蒙期和關鍵期,強化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促使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就當前的幼兒教育而言,教師忽視對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教學現狀普遍存在。本文以幼兒教育為例,探索幼兒教育中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現狀極其對策。
1 幼兒教育之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現狀
1.1 教學目標不明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發展的方向。在幼兒教育中,明確的語言能力訓練目標,有利于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地強化對幼兒的語言能力訓練,促使幼兒語言綜合素養的提升。而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很多幼兒教師并沒有認識到語言能力訓練于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或者是沒有明確自己在幼兒語言能力訓練中的職責和使命,導致教師的教育并沒有充分體現“語言”教育的元素,從而使得語言訓練在幼兒教育中處于缺位的狀態,影響了幼兒教師語言綜合素養的提升。
1.2 教學內容不完善
立足《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的觀點:在幼兒教育中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需要教師明確教學內容,為幼兒營造寬松、自由的語言交際和表達環境,讓幼兒在與同伴、教師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敢說、想說、喜歡說”。幼兒教師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繪本閱讀、講故事、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豐富幼兒語言能力的訓練方式,不斷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在實際的幼兒教育中,很多幼兒教師并沒有按照《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的相關要求開展語言訓練,導致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不敢說、不能說的現象,一些幼兒容易害羞、膽怯等,這都直接或間接的與教師缺乏訓練有關。
1.3 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自身也具有較強的語言能力,同時了解幼兒語言訓練的方法和技巧,方能實現好的語言教育效果。而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很多幼兒教師,尤其是邊遠的農村地區,教師自身的語言能力有待提高,直接影響了對幼兒語言能力訓練的效果。例如,部分教師普通話水平不高,在指導幼兒說話的過程中,語言示范容易產生偏差;又如,部分教師在對幼兒語言能力訓練方面,方法單一、機械,不能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開展語言訓練,影響了幼兒語言訓練的效果。由此可見,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強化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需要自身具備較強的語言能力,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 幼兒教育之幼兒語言能力培養對策
2.1 明確教學目標,強化語言訓練
針對當前幼兒教育中幼兒語言訓練目標不明的現狀,筆者認為: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緊密結合《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的相關要求,明確幼兒語言訓練的目標,強化對幼兒語言能力的訓練。首先,幼兒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充分認識到幼兒語言能力訓練于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建立系統化的語言訓練目標,積極開展語言訓練;其次,幼兒教師在開展語言訓練的過程中,要具有階段性、層次性,如結合小、中、大班幼兒不同的語言表達需求,本著“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采取多元化的語言訓練方式,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2.2 營造語言環境,培養語言思維
語言的學習,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下進行。對幼兒而言,幼兒園是其主要的活動場所。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幼兒在園的時間,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語言表達氛圍,提高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積極性。例如,幼兒在日常活動的過程中,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幼兒教師要耐心地引導幼兒將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如想玩什么玩具,這個玩具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等,通過耐心的引導,有助于幼兒成句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對其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懂得語言表達的邏輯性,為全面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奠定基礎。
2.3 豐富語言訓練形式,提高幼兒語言能力
針對當前幼兒語言訓練過程中形式單一、內容單一的現狀,筆者認為:幼兒教師要不斷豐富語言訓練的方式,不斷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在豐富語言訓練方面,幼兒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是結合兒歌、童謠、繞口令等開展語言訓練。針對幼兒的語言訓練,并沒有什么“高深”的內容,而是要從基礎做起,如帶領幼兒唱兒歌、童謠、繞口令等,在此過程中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繞口令的教學為例,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繞口令,帶領幼兒一起念,如“扁擔和板凳”、“阿牛放牛”、“妞妞和牛牛”等,都是比較適合幼兒園孩子念的繞口令。幼兒教師可以巧妙地通過繞口令的方式,對幼兒進行語言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是借助繪本閱讀開展語言訓練。繪本閱讀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種閱讀方式,富有趣味性的插圖、簡單的故事內容等,都容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巧妙地借助繪本閱讀的開展,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在此過程中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例如,幼兒教師在給幼兒講了繪本故事以后,針對幼兒比較熟悉的故事內容,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小小老師”的角色,給其他幼兒講繪本故事,這是訓練幼兒語言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有助于促使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緊密結合教學需要,積極開展幼兒語言能力訓練,豐富語言訓練的形式,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月.幼兒園語言教學如何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J].新課程(綜合版),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