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璋
摘要:在我國,法治體系的建設,以及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等,都為我國實現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國家治理體系中,我們要堅持以法治為基礎,并且要以法治為重要支持,其在實現我國治理現代化中扮演了比較重要的角色。以憲法和法律法規等作為主要載體的法治體系可以作為我國國家制度的重要成分,是保持國家其他制度協調的關鍵。法治中所展現的國家治理體系中的現代化的價值導向,是我國推進法治體系建設的基本規則。法治本身具有其組織管理、規范校正等多項不同的功能,能夠讓各個治理主體的思想觀念、利益取向等所帶來的沖突進行緩和,同時依靠其合法性與權威性等,油畫,治理國家的水平。
關鍵詞:法治建設;國家治理;重要意義;探析
1.法治規范和激勵了國家治理能力
必須肯定的是,法治在國家建設中有明顯的規范功能。在各個國家的治理期間,法治為治理主體提出了比較清晰的行為和規范,設置了治理活動在法律層面的運行軌道,讓我國的治理能力和空間明顯都得到提升。通常而言,治理主體只要按照法治軌道,正常的把這一組織的功能得到全面的發揮,就可以達到其治理的目標。但是,在治理主體參與整個國家治理期間,不管是應用還是追求權利,都可能會走向絕對化,而絕對化的權力或絕對化的權利都可能會導致治理能力受到一定的影響,會對國家治理工作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關于此狀況,法治應充分體現出其校正功能還有懲罰作用。法治的規范功能可以讓所有主體對權力與權利及其相互關系有比較清晰的認識,讓權力與權利自覺都能夠在法治的作用下變得更加的規范,進而更好的確保治理行為按照預期的目標和軌道持續的前進。
不過,校正與懲罰也并非是法治的全部價值所在,事實上,法律“原本就具有激勵作用。激勵屬于法律的文明基因,社會如果變得越加文明,則說明了法治取得了越大的進步,就越有必要關注法治的激勵功能。”法治的激勵作用可以提高治理主體在國家治理方面的參與度,而提高參與度也是提高治理水平的基礎。參與治理缺積極性或是不具備參與治理的能力一定都會造成國家治理活動長時間原地踏步。從某種視角來看,國家治理必然是有權的治理,而法治的激勵功能往往是要借助賦權的方式才有辦法達到。賦權往往就是要借助憲法和法律法規等相關文件的要求,各類國家治理主體要獲得一定的權利或者是相關的職權,進而讓治理主體知道如何理解和使用法,甚至還可以從學習中受益,法治實際運行期間給使用者帶來的收益,必然會導致參與人員變得更加的積極,這也為提供國家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法治確保了國家治理能力的合法性
國家治理水平要始終建立在合法的重要基礎之上,憲法與法律條例內的有關條款是治理國家的重要參考依據。憲法對權力進行賦予與限制的特殊功能給國家治理活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就國內而言,目前的憲法清楚地指出了人民具有參與國家治理的基本權利,與此同時,人民也必須遵守憲法等國家各項法律條例的規定?,F行憲法中,已經明確了依法治國、國家尊重等是其基本的原則,建立了涵蓋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等多項權利在內的基本權利的自由體系。公民參與國家治理的重要前提即其擁有平等、廣泛、真實的權利自由。憲法還規定了公民需要承擔的義務,即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及他人的利益。這在憲法層面大體上界定了公民國家治理能力范圍?,F行憲法清楚規定了在國家制度推行過程中各級各類單位必須履行的職責以及享有的權力。像全國人大有權修訂憲法等,而地方人大則有權編制與修改地方法律條例;國務院則有權進行行政立法及管理國家范圍內的行政性事務,而各級地方政府則有權管理地方范圍內的行政事務;各級司法機關也按照憲法的要求獲得一定的職權。
3.法治的發展動態地讓國家的治理能力明顯有所提高
法治原本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步,也能夠真正地優化國家治理水平,立法、執法、守法、司法等各個方面的完善都對國家治理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饵h中央針對全方面落實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在明確國家法治的具體目標及原則等后,提出了未來國家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主要道路,清楚地指出目前國內法治建設的基本任務,為以法治方式提高國家的治理能力,并迎合我國的國情提供了科學的路徑”。
“依法行政,盡快地推動政府的法治建設”是依靠增強政府的法治建設,包括依法行政和依憲行政等以強調科學執法,從而推動法治建設的發展;“保障司法公正,增強司法公信力”即從司法救濟的底線出發以突出對法治建設的關鍵意義;“提高國家公民的法治意識,促進社會的法治發展”是從法治的群眾性特征出發通過群體的法治意識的強化來防止一切阻礙法治建設的行為,體現出守法是法治發展的前提;“大力建設法治隊伍”圍繞法治和人之間的關系,突出法治發展過程中,法律工作者為國家法治建設做出的貢獻。“強化黨對全方位落實依法治國工作的領導地位”突出了黨必須堅持依法執政。法治建設具體任務完全的揭示了依法執政的整個經過,并從法律職業人因素的重要影響和黨的絕對領導上予以展現,這也是促進我國法治建設的關鍵舉措,也為提高我國的治理能力提供了有用的渠道。
4.結語
綜合而言,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標志,以及內在要求所在。國家治理不斷向現代化方向發展的過程,法治化是歷史上必經的一個過程。法治即代表著過去的人治慢慢被代替,將法治的精神、原則、觀念以及方法等貫徹到國家治理的各個領域之中。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價值是否能夠充分體現,國家法治化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石松.法治建設在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分析[J].法制博覽,2020 (06):206-207.
[2]卓澤淵.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法治解讀[J].現代法學,2020,42 (01):3-14.
[3]張明敏.法治中國建設是強國之治[J].山東人大工作,2019 (1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