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發展以及各種信息技術的提升,數字文化館成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針對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必然性進行分析,并通過開展主題活動、利用網絡技術推進文化館建設、完善管理制度等手段,促使其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創新。
關鍵詞:數字文化館;文化服務;信息技術
一、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必然性
(一)信息技術發展促使數字文化館發展
文化館是一種是一種進行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機構,而在新時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并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數字文化館也成為了文化館發展的一種新趨勢。由于信息技術在人民群眾生活、工作當中的體現,傳統的紙質閱讀已經受到了電子閱讀的影響,并且電子閱讀由于其自身的便捷性、快速性以及能夠跨空間傳遞信息的特點,漸漸成為閱讀的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文化館就是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閱讀方式改變作用到文化館建設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數字文化館相較于傳統的文化館而言,利用了更多的數字信息技術,并且將計算機網絡融入到文化館職能發揮的過程當中,不僅可以進行文字的閱讀,還能夠實現圖片、視頻的傳播。
(二)促進信息資源共享
信息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成為社會的重要特征,這時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也成為數字文化館建設中,提升自身文化館內涵的重要手段和發展方向。在傳統的紙質媒體作為信息傳播主要媒介時代,不同的圖書館、文化館、資源管之間進行文化信息的傳遞交流,只能通過各種文件的搬運轉移,這樣不僅極大的消耗了時間,還浪費了人力與物力。當數字化的媒體成為傳播信息的主流手段之后,在不同的地域之間,文化館可以將信息進行沒有空間限制的傳遞。在不同的文化館之間利用網絡信息手段建立相應的群體性聯合,并且通過自身資源的優點,結合其他文化館的長處,取長補短,互相促進進步。數字化傳播還實現了用戶獲取信息的便捷,只要擁有電腦和網絡,就可以保障文化資源的吸收與應用[1]。
(三)推進國家文化產業發展
一個國家生存發展所需要的要素不僅有經濟方面與政治方面,文化產業的發展對于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而利用數字文化館進行文化的傳播和社會獲取文化信息能力的提升,正式推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數字文化館建設不單是在便捷程度上的一種提升,更是針對當今多變的世界環境,增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
二、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創新特點
(一)開展主題活動
開展主題活動是進行數字文化館創新建設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在麗水市蓮都區文化館舉辦的“鄉村春晚”文化特色舞臺工作中,就利用主題活動的形式向百姓進行了有關國家公共文化數字平臺的普及。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采取了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鄉村春晚”,可以有效地吸引到群眾的關注,并且這種方式還能夠有效的促使百姓接收到創新的信息發展技術。利用平易近人的方式,還實現了對民俗文化的有效傳播。在麗水市的蓮都區文化館,通過創新的理念,把文化傳播與主題活動相結合,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晚會的形式,促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入到百姓群體當中,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實質是各個不同的主體進行互動的過程,從文化生產者到文化館之間,是一個主要的也是最為漫長的過程,而往往很多人在進行文化館建設工作時,只注意到了文化館自身的內涵豐富,而忽視了將文化館內部的信息切實傳遞到居民手中,才是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主題活動也能夠有效進行主要內容的突出,針對不同的文化傳播要點,例如我國傳統民族節日、民族習俗等。
(二)利用網絡技術推進文化館建設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新時期,進行數字文化館建設的過程當中離不開網絡技術的推動。繼續以蓮都區文化館為例,其在數字文化館建設的過程當中,利用各種信息平臺和數字資源庫等手段,為實現數字文化館建設的信息分享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進行數字文化館建設的過程當中看,所利用各種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都是為實現線上、線下的交流活動提供技術支持的重要手段。建設數字文化館目的是促使群眾能夠實現各種高質量的文化知識吸收,提升自身文化素質進而影響到我國整體的社會文化水平,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遞到每一個公民的心中[2]。在當下最為潮流的信息分享方式無不是兼具真實性和新鮮性的,所以將這兩種特性也融入到數字文化館的建設當中,能夠有效提升其對國家文化產業做出的貢獻。
(三)完善管理制度
數字文化館在新時期的建設離不開各項管理制度的完善,數字文化館建設的過程必須具有各項結合時代背景管理制度的維持與控制。數字文化館內部管理制度使其保證生存發展的重要先決條件,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當中需要考了時代環境變化對于數字文化館產生的具體影響。例如由于各種信息技術在數字文化館當中的應用,所以維護數字文化館數據庫的安全成為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在數字文化館數據庫安全維護中,首先針對系統定期進行病毒木馬的排查與維護,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進行解決,其次是在人員權限的管控方面,針對工作需要進行權限的下放,但是同時也需要利用強有力的控制手段防止權力的濫用,并且針對一些管理人員不恰當的操作進行整改或者是處罰。最后是在制度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由于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針對這些影響也需要對制度進行不斷完善。信息時代各項事業發展迅速,文化建設也需要實時掌握行業的動態。定期對數字文化館的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新技術普及,使其能夠適應信息社會更迭發展的速度,從而推進數字文化館發展。
結論:
總的來說,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當下,人民對于文化精神層面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必須將數字文化館的建設成為提升生活水平和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重要助力。在建設的過程中從制度到技術,在到活動形式,都是對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的創新推動。
參考文獻:
[1]馬迎春.全媒體時代數字文化館的建設[J].人文天下,2017 (08):57-59.
[2]吳永強.數字文化館的基本內涵和建設實踐初探[A].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3.
作者簡介:孫志嵐(1985.7)女,漢族,內蒙古巴彥淖爾,黨校研究生,群文系列中級館員,研究方向:公共文化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