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 要】目的:研究ICU中用品管圈對降低身體約束缺陷發生率的干預價值。方法:2018年1月11月本院ICU未開展品管圈活動時接診的病患100例為對照組,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本院ICU開展品管圈活動時接診的病患100例為研究組。對比身體約束缺陷發生率。結果:研究組身體約束缺陷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ICU中用品管圈,可減少身體約束缺陷發生風險。
【關鍵詞】ICU;干預價值;品管圈;身體約束缺陷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018-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ervention value of supply loop in ICU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hysical restraint defects. Methods: 100 patients received in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and November 2018 whe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was not carried out were the control group, and 100 patients received in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whe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was carried out were the study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hysical restraint defects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hysical restraint defec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supply ring in ICU can reduce the risk of physical restraint defect.
【key words】ICU; Intervention valu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Physical restraint defect
對于ICU病患來說,其比較容易出現不配合治療、譫妄亦或者是煩躁等問題,而身體約束則有助于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并有助于保護患者的人身安全。此研究,筆者旨在分析品管圈用于ICU中對減低身體約束缺陷發生率的干預作用,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月-11月本院ICU未實行品管圈時接診的病患100例,納入對照組中,女42例,男58例,年齡18-76歲,平均(41.94±9.52)歲。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本院ICU實行品管圈時接診的病患100例,納入研究組中,女44例,男56例,年齡18-75歲,平均(41.36±10.28)歲。2組性別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從2018年12月開始本院ICU在完善常規護理管理的基礎之上開展了品管圈活動,詳細如下:(1)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包括護士、主任醫師、護師和副主任護師,共10名,并從中挑選出1名臨床經驗豐富且高資歷的組員擔任圈長。每月開展4次圈會,采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明確圈名,即“彩虹圈”,同時制作出圈徽。(2)圈員采取頭腦風暴法,總結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本次活動的主題進行明確,即:降低身體約束缺陷發生率,其目的在于確保ICU病患約束期間的人身安全,降低缺陷事件發生風險。(3)制定健全的護患溝通制度,詳細告知患者和家屬身體約束的方法、目的和作用等,若他們對此存在疑問,要予以細致的解釋,以取得其積極配合,減少護患糾紛發生風險。視患者實際情況,酌情予以鎮靜藥物治療,使其處于一種較為舒適亦或者是安靜合作的狀態之中,避免發生譫妄、焦慮亦或者是躁動。(4)對于腕部約束帶,要選用外層是柔軟且具有較強韌性的棉質絨布,而內層則是海綿??刂仆蟛考s束帶寬度為6.5cm左右,以增大受力面積。利用結實的棉編織帶對固定帶進行制作,以免斷裂。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對約束松緊度進行適當的調整,若有必要可增墊棉墊。注意觀察患者被約束部位皮膚的溫度和顏色,若有異常立即處理。
1.3 評價指標
統計身體約束缺陷發生者例數,便于后期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選用SPSS 20.0軟件,t檢驗計量資料(-x±s)、χ2檢驗計數資料[n(%)]。P<0.05差異顯著。
2 結果
研究組身體約束缺陷發生率4.0%,比對照組19.0%低,P<0.05。如表1。
3 討論
目前,品管圈在我國臨床上有著一定的運用,能夠促進醫院管理質量的提升。ICU病患的病情十分危重,且留置的導管也比較多,通常沒有家屬的陪護,使得其比較容易出現治療不配合的情況,而身體約束的實施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但其同時也存在有一定的風險。多項研究表明,于ICU病患身體約束期間采取品管圈模式對其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減少身體約束缺陷的發生風險[1]。此研究中,研究組身體約束缺陷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于ICU中運用品管圈,可有效預防身體約束缺陷的發生,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石澤亞,楊丹,秦月蘭, 等.降低ICU患者約束缺陷發生率的品管圈實踐[J].護理學報,2014,(1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