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篪

【摘 要】目的:通過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治療進行分析,采用低劑量沙利度胺聯合常規化療進行患者價值的探究。方法: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其就診時間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共計患者60例,其中符合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診斷標準。對于對照組患者來說采用常規化療,對于試驗組患者來說在此基礎上進行低劑量沙利度胺的應用。結果:通過對對照組和試驗組患者臨床效果比對,試驗組患者中的總體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中的總體有效率為83.33%。通過進行對比,兩組患者相關效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果:低劑量沙利度胺聯合常規化療能夠有效進行多發型骨髓瘤的治療,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低劑量沙利度胺;多發性骨髓瘤;預后價值;臨床探究
【中圖分類號】R738.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033-02
多發性骨髓瘤以溶骨性[1]破壞為主要特點,早期帶有腎衰竭、嚴重貧血等并發癥[1-2],對于患者來說治療難度較大。在一般情況下老年人發病率高于年輕人,同時對于患者來說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將會影響患者的安全。本文通過對60例骨髓瘤患者進行低劑量沙利度胺的應用,其具有效果及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其就診時間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共計患者60例,其中符合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診斷標準,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時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準入標準:第一年齡在18歲以上。第二,患者經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第三,精神狀況正常患者。排除標準:第一,之前接受過放化療患者。第二,含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病毒性感染者。第三,腎功能存在異常患者。第四,哺乳期婦女。第五,肝肺組織存在功能異常。
1.2方法
對于對照組患者來說采用常規化療,在患者治療第一天進行長春新堿的應用,劑量為0.4mg;地塞米松劑量為40mg,多柔比星為10mg/m2,整體方式為靜脈注射。;在患者治療一周后進行地塞米松的每天應用(劑量為40mg)。
對于觀察組患者來說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低劑量沙利度胺的應用,第一次劑量為50mg,1天2次,進行為期兩周的治療,隨后進行增加劑量為100-200mg,連續進行6個月的治療。
1.3觀察指標
(1)患者療效:完全有效:經骨髓涂片檢查結果顯示患者正常漿細胞比例一般在5%以下[3]。顯著緩解:經患者進行蛋白水平的檢查,其漿細胞比例減少在50%以下。部分改善:血中M蛋白減少在25%左右。無效:患者情況未得到明顯改善。(2)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疼痛、燒心、惡心、嘔吐等情況分析,隨后進行相關效果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都統一輸入SPSS20.0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并用%進行表示,P<0.05,表示本次研究可滿足統計學價值要求。
2 結果
通過對對照組和試驗組患者臨床效果比對,試驗組患者中的總體有效率為93.33%。其中完全有效人數為18例,顯著緩解人數為6例,部分改善人數為4例,無效人數為2例。對照組患者中的總體有效率為83.33%。其中完全有效人數為14例,顯著緩解人數為6例,部分改善人數為5例,無效人數為5例。通過進行對比,兩組患者相關效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通過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其中試驗組發生并發癥的人數為8例,其中疼痛人數為3例,燒心人數為2例,惡心、嘔吐人數為3例,所占比例為26.67%。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的人數為2例,其中疼痛人數為1例,惡心、嘔吐人數為1例,所占比例為6.67%。
3 討論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因腎功能受損,臨床表現為感染、出血、血液病等[4],大部分患者伴有發熱及腰酸痛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會出現誤診等。在多發骨髓瘤患者中其作用較大, 同時預后效果關系較為密切。目前為止,常規化療作為多發性骨髓瘤的常用方式,使用單一常規化療整體能夠治療骨髓瘤[5]。沙利度胺作為當前一種有效方式,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以及成纖維細胞因子等在受體和特異性結合的情況下能夠促進血管生成。沙利度胺能夠有效抑制血管的生成,并改善腫瘤細胞的耐藥性。
通過對對照組和試驗組患者臨床效果比對,試驗組患者中的總體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中的總體有效率為83.33%。通過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其中試驗組發生并發癥的人數為8例,其中疼痛人數為3例,燒心人數為2例,惡心、嘔吐人數為3例,所占比例為26.67%。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的人數為2例,其中疼痛人數為1例,惡心、嘔吐人數為1例,所占比例為6.67%。通過進行對比,兩組患者相關效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綜上所述,低劑量沙利度胺聯合常規化療能夠有效進行多發型骨髓瘤的治療,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唐雪娟,任莉. 低劑量沙利度胺聯合常規化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分析[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34(04):113-115.
劉福慶. 低劑量沙利度胺聯合常規化學治療用于多發性骨髓瘤32例安全性研究[J]. 中國藥業,2017,26(19):50-52.
王曉玲,廖露鳴,劉鳳蘭. 低劑量沙利度胺聯合常規化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11):1370-1372.
任杰,龐艷斌,牛川. 低劑量沙利度胺聯合常規化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評價[J]. 基層醫學論壇,2018,22(01):69-70.
姜祖光. 低劑量沙利度胺聯合常規化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2,7(2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