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梅
【摘 要】目的:研究延續性認知行為干預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復情況的臨床效果。方法:從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間在我院進行就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選取60例,按照住院治療的時間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比組,每個組人數平均各為30人。對比組:采取常規的藥物治療以及護理;研究組:在對比組治療的基礎上采取出院后延續認知干預治療的方式。分別對兩組患者4個月治療后的血糖指標、對醫護人員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結果:采用延續認知行為干預的研究組患者其治療后血糖指標含量、生活質量評分以及對醫護人員滿意度等指標均優于對比組患者(P<0.05)。結論:對于社區內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延續認知行為干預,對于控制患者血糖指標能起到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延續認知行為;干預;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081-02
隨著我國社會老年化的加劇,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患者,開始患有糖尿病。并且每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數呈上升趨勢。糖尿病的治療是需要長時間的治療與護理。特別是患者出院以后,在家庭里的治療與護理,對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以及病情醫治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在回到家庭后,病情不穩定,反復發作,通過點差發現,多數患者是由于在家庭的護理治療中,缺乏對于糖尿病治療與護理的延續性認知,因此,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延續性認知干預治療糖尿病勢在必行。因此,我院對本社區來我院進行糖尿病治療的老年患者中的30例進行延續性認知行為干預治療,以干預治療后患者的血糖情況、對醫護人員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等相關指標與傳統治療方式治療下的相關指標對比,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間在本院進行就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已經過60例患者或其家屬同意且簽字確認。按患者的就診時間順序隨機平均分成研究組和對比組,每組人數相等各30人。在研究組中,男性患者18人,女性患兒12人,年齡55~68歲,平均年齡(45.25±22.17),患病時間2~6年。對比組中,男性患者19人,女性患者11人,年齡56~69歲,平均年齡患者(46.41±23.27),患病時間2~7年。兩組患者的病癥、血糖指標、體質等差異沒有統計學價值(P>0.05)。
1.2方法
對比組患者在入院后采取常規的藥物治療以及一般護理措施。研究組患者在對比組患者治療基礎上進行延續性認知行為干預具體的方法措施為:①建立評估檔案:對于本組30例患者在來院就診時,建立詳細的病情檔案,除了基礎信息外,還要包括患者的用藥情況,用藥時間,病情特征、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以便于后期延續性護理認知干預。②人員選擇:選擇4-6名熟悉糖尿病相關病理學的護理人員,且從業時間不少于3年作為本次研究組實施延續性認知行為護理干預的工作人員,上述人員要經過統一培訓,經合格后方可進行延續性認知行為干預培訓工作。③糖尿病認識行為干預:首先與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與聯系,建立便捷的聯系機制,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生活習慣以及病情癥狀,對患者的用藥情況提出合理的安排與計劃,同時定期到患者家庭中進行糖尿病醫學知識普及,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講解糖尿病的治療以及控制等相關醫學知識。講解糖尿病的危害預防,讓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④藥物的認知行為干預: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講解糖尿病治療藥物的相關知識,合理的為患者制定用藥計劃。⑤飲食以及生活習慣的認知干預: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普及日常飲食以及生活習慣與糖尿病的關系,培養患者合理的膳食習慣以及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日常鍛煉計劃。⑥定期拜訪監測血糖:對老年患者以及家屬進行認知行為干預后定期對患者進行家訪并定期叮囑患者家屬檢測患者血糖情況,對血糖監測情況進行及時備案。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在出院后家庭護理治療期間的血糖情況、對生活質量評分、對醫護人員滿意度調查評分進行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后血糖指標、對生活質量評分、對醫護人員滿意度等指標計量資料以(-x±s)表示,t做檢驗,(%)作為計數資料,以x2檢驗,數據分析用SPSS 20.0統計完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經過家庭治療護理后血糖情況對比
從對比結果來看,研究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要優于對比組患者。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在通過不同的治療方式后生活質量評分以及對醫護人員滿意度評分對比
從兩組患者對生活質量以及對醫護人員滿意度評分來看,研究組患者明顯優于對比組患者,詳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世界上治療時間長容易反復發作的慢性病之一[1]。在我國,每年患有糖尿病的人數在12%左右,多以中老年人居多。
糖尿病的治療是漫長的,糖尿病也是最容易反復發作的[2-3]。糖尿病的治療方式目前主要依靠的是藥物治療,而且治療的側重點是在于家庭護理治療。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后續的家庭護理治療中,往往治療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在回歸家庭治療后缺少對于糖尿病延續性認知行為的了解,主要包括藥物、飲食、生活習慣、情緒等方面[4-5]。我院通過對本社區30例老年患者進行糖尿病延續性認知行為的干預護理。極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并較穩定的讓患者控制好血糖。
綜上所述,延續性認知行為干預護理模式對于糖尿病老年患者已經不再局限于在醫院的治療中,已經逐步的開始走向患者的家庭,這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正在逐步進入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法中。因此,值得臨床上廣泛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張瑜.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06):654-655.
王玉萍.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響[J/OL].中國民間療法,2019(22):96-97.
白雪.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療效影響的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9):307-308.
范海麗.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8):3429-3431.
祖熱古麗·伊明.延續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