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妮薩·如則麥麥提 約爾耶提·麥麥提敏

【摘 要】目的:觀察與研究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納入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間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以“隨機雙盲法”對納入主體分組,分為對比組(46例,給予尿激酶治療)與研究組(46例,應用阿替普酶治療),對比研究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血管再通率高于對比組(91.30%與76.09%),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比組(8.70%與21.74%),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療,患者血管再通率較高,且出血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整體療效和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2.22【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084-02
引 言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屬于常見心肌梗死類型,心電圖ST段抬高為典型特征,缺血性胸痛為典型癥狀,持續時間超過20min,同時,血清心肌壞死標識物濃度升高,呈現動態演變,如若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伴隨疾病進展會引起諸多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本次研究納入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不同藥物進行溶栓治療,研究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間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以“隨機雙盲法”對納入主體分組,對比組(46例,給予尿激酶治療):男24例、女22例,年齡33-74歲,均齡(53.3±6.6)歲;研究組(46例,應用阿替普酶治療):男25例、女21例,年齡32-74歲,均齡(54.5±7.1)歲;納入主體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指南與標準,發病時間在12小時內,納入主體及其家屬為自愿參加研究,主動簽訂協議書,排除溶栓治療禁忌癥、以及對所選藥物過敏患者,對兩組患者資料信息用統計學軟件計算未發現明顯差異,P>0.05,研究可行。
1.2方法
兩組在入院確診后均給予派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接受不同藥物溶栓治療。
對比組(46例,給予尿激酶治療)治療過程:尿激酶,取150萬U單位本品與100ml氯化鈉注射液配制,進行靜脈滴注,持續30min,每12h給藥1次。
研究組(46例,應用阿替普酶治療)治療過程:阿替普酶,取15mg本品進行快速靜脈推注,取35mg本品進行靜脈泵入,持續90min。
1.3觀察指標
觀察與分析對比組、研究組血管再通情況和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其中,血管再通判定標準:①胸痛癥狀改善明顯;②抬高的ST段回落超過50%;③心肌肌鈣蛋白峰值、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提前顯著,前者為發病前12h內;后者為發病前14h內;具備上述條件中兩項提示血管再通[1]。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4.0軟件計算處理研究中所涉及的一切數據信息,其中,計量資料(-x±s),t檢驗,計數資料(n,%),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血管再通情況對比
研究組血管再通率高于對比組(91.30%與76.09%),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比組(8.70%與21.74%),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冠狀動脈出現血栓性閉塞是造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礎,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前幾日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乏力、心悸煩躁、以及胸部不適等癥狀,發病后,血小板迅速聚集,進而形成血栓,造成心肌壞死。臨床治療本病以恢復心肌血液灌流、挽救瀕死心肌、以及改善心功能等為原則,藥物溶栓是現階段一項有效治療方式,藥物選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救治效果,常用藥物有尿激酶、阿替普酶等,其中,尿激酶屬于非特異性纖溶酶原激活劑,是從人尿中或者腎組織中分離培養所得,其能夠對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起到直接作用,充分降解凝血因子、纖維蛋白質,進而發揮溶栓效果,但是,該藥物缺乏選擇性、特異性。阿替普酶屬于血管溶解藥,糖尿白為主要成分,其能夠與纖維蛋白結合,形成纖溶酶,進而發揮溶解血栓效果,因為其具有選擇性、特異性,因而不會造成出血并發癥,另外,其在維持和改善心功能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2]。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血管再通率高于對比組(91.30%與76.09%),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比組(8.70%與21.74%),差異顯著,P<0.05;說明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更加理想,分析原因在于阿替普酶與尿激酶相比,能夠選擇性對纖溶酶原起作用,因此,血管再通率更高,另外,其基本不會影響全身性纖溶活性,造成出血事件的概率較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溶栓治療效果不理想,應盡快實施補救性PCI,當完成溶栓治療也需要盡快將患者轉送至上級醫院。
綜上,針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療,患者血管再通率較高,且出血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整體療效和安全性良好。
參考文獻
丁華鋼.瑞替普酶與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2):31-32.
廖振海,周文忠,陳東來,鐘新友,陳浩.阿替普酶與瑞替普酶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對比[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8,24(01):27-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