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魁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治療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選取6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分別檢測尿微量白蛋白。結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為48.3%,未見健康體檢者尿微量白蛋白呈陽性,前者明顯高于后者。結論:尿微量白蛋白是腎臟早期損傷的重要標志,對早期診斷治療糖尿病腎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8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158-02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可出現腎臟損害,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5%的患者在被診斷為糖尿病的同時就已存在糖尿病的腎臟損害。糖尿病腎病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和體征,尿常規檢查尿蛋白也多為陰性,難以做到腎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是腎病發生的早期征兆。故選取我院6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分別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探討和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尿病早期腎病之間的關系,為該病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提供可靠的診斷和治療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分為A、B兩組,A組為研究組,選取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已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25-70歲。B組為對照組,選取已除外各種慢性病,并排除泌尿道感染、運動、情緒激動等可以引起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狀況,常規檢測尿蛋白均為陰性的健康體檢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25-70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尿液標本留取方法:收集晨尿(早起時第一次尿)中段尿10ml在2小時內檢測完畢。
1.3儀器與方法:挪威NycoCard? Reader Ⅱ全定量特種蛋白金標檢測儀。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書操作,數據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正常情況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20mg/L,20-200mg/L為微量白蛋白尿期。
2.1? A、B兩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及含量對比分析:檢查結果提示,糖尿病早期腎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為48.3%,未見健康者尿微量白蛋白呈陽性,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病程與糖尿病早期腎病尿微量白蛋白陽性關系分析:病史越長,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越高,見表2。
3 討論
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許多患者通常缺乏比較典型的癥狀體征,常規檢查尿蛋白可以為陰性,血清肌酐、尿素等均無異常,這是由于早期糖尿病患者腎損傷輕微,腎小球濾孔尚未發生明顯變化,故大、中分子的蛋白不能透過腎小球濾過膜,加之腎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從尿中排出的蛋白極微量,一般定性實驗無法測出,所以定性一般陰性。本實驗中尿蛋白陰性的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超過正常范圍,明顯增高,說明尿蛋白定性陰性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早期腎小球基底膜的損傷,這是由于早期腎小球濾過膜選擇性屏障受損,蛋白非酶糖化終末產物增多,相互交聯沉積,使腎小球基底膜表面負電荷丟失,小分子的微量白蛋白容易透過腎小球濾過膜進入尿中1。因此尿微量白蛋白是腎臟早期損傷的重要標志2。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與病史呈正相關,病史越長,陽性率越高,說明腎臟損傷越嚴重3? 。所以持續存在的微量白蛋白尿是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的最主要線索4。尿微量白蛋白位于20-200mg/L為微量白蛋白尿期,臨床可診斷為早期糖尿病腎病,一般認為此時病變經治療尚可復原,尿微量白蛋白可轉為陰性。如不予以特殊的干預治療,約80%有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尿白蛋白排出量將以每年10-20%的速率增加,在10-15年內發展至明顯糖尿病腎病或呈臨床糖尿病腎病,同時伴有血壓逐漸升高。故一旦檢測結果顯示尿微量白蛋白陽性,就應及早對糖尿病患者采取保護腎功能的措施,如限制蛋白攝入,控制血糖、血壓、禁煙等,防止進入不可逆轉期即尿微量白蛋白>300mg/24h。因此,定期測定尿微量白蛋白對糖尿病腎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極為重要的,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白垚,羅云莉,程大林.糖尿病實驗室檢測指標的應用進展[J].重慶醫學,2002,31(8):747.
吳松華.NIDDM微血管病變的早期血流動力學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內分泌雜志,1994,15(4):242-243.
杜修治.尿微量白蛋白與糖尿病腎病關系淺析[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8,6(3):11,114.
孫洪喜,陳莉明,楊菊紅,等.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動態血壓變化與微量白蛋白尿的相關性[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79-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