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艷
【摘 要】目的:探討兒科住院患兒常見護理安全問題及安全護理的具體方法。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兒科住院的1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取安全護理措施,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案。對比安全發生率、家屬滿意度等。結果:100例患兒中出現11例護理安全事件,導致患兒安全問題的因素主要包括患兒年齡、宣教不足、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差、護理人員護理水平以及家屬認知程度不足等。結論:通過加強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加強對患兒家長的教育、制定安全護理制度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不良事件的發展,提高了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提高了護理質量。
【關鍵詞】患兒;護理安全;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164-02
臨床護理是兒科管理的重要內容,由于兒科住院患兒受生理、疾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其自身的約束性比較差,極容易出現不安全事件。如何有效地降低兒科患兒不良事件發生是每一個臨床護理工作者所必須要思考的問題。為了深入探討兒科住院患兒護理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本文以我院兒科住院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兒科住院的1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1)觀察組采取安全護理措施,其中男孩34例,女孩26例,平均年齡(4±3)歲;(2)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案,其中男孩34例,女孩27例,平均年齡(5±2.5)歲。兩組在年齡、性別資料上比較,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兒在住院前,臨床護理人員均告知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尤其是對患兒家長就有關安全問題進行詳細的說明:一是安全告知,告知家屬要嚴格遵守醫院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出現跌倒、墜床等安全事件發生;二是家屬要增強安全防護意識,主動做好患兒的安全保護工作;三是要遵守陪護制度;四是加強宣教工作,通過發放宣教材料的方式讓患兒及家屬了解安全護理的相關知識。
觀察組在常規的安全護理基礎上實施安全護理方案:一是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安全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醫院每個月開展一次安全護理集中培訓活動,通過安全護理演練等活動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二是在病床張貼安全護理宣教圖案。針對患兒年齡小的特點,護理人員將安全護理知識與卡通人物的形式展現出來,以此提高患兒的注意力;三是在對患兒家屬開展安全護理培訓,在患兒入院前,臨床護理人員針對住院期間容易出現的安全事件進行詳細的講解,并且讓家屬簽署安全護理責任書,以此提高患兒家屬的安全護理意識;四是在醒目位置設置護理安全警示標識。
1.3觀察指標 比較患兒安全護理不良發生率和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評價。評價質量主要采取百分制,90分表示優,60~80分表示良,≤59分表示差,評分越高表示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采集數據采用 SPSS18.0 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行x 2 檢驗,采用n ,% 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 提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兒安全事件發生率。通過對兩組患兒安全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數據統計,采取安全護理方案的觀察組只有1例患兒出現了墜床安全事故,其原因是由于家屬與患兒在病床上睡覺,導致患兒睡覺空間減少造成。不良發生率為2%;對照組出現6例安全事件,其中1例墜床、3例跌倒、2例燙傷、1例脫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2%。可見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遠遠低于對照組,而且傷害的程度要低于對照組。
2.2兩組患兒對護理滿意度的情況。通過兩組患兒家屬的住院期間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0.3%,觀察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達到99.5%.
2.3影響患兒安全的危險因素。通過對兩組患兒的調查,影響患兒威脅的因素主要包括護理操作不規范、患兒違醫行為、家屬陪護不當以及文書記錄問題等。
3 討論
近年來患兒的安全問題成為兒科護理工作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例如由于護理人員的粗心而導致輸錯藥導致出現后遺癥甚至死亡的案例暴露出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由于患兒自控能力差,對危險認知能力不足,再加上他們天生好動的性格,導致在住院期間容易出現跌倒、燙傷以及墜床等安全事故。因此作為護理工作人員必須要高度重視臨床護理安全問題。
本研究中觀察組只有1例患兒出現墜床事件,對照組有6例患兒出現安全問題,導致患兒跌倒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患兒在病房走廊內奔跑跌倒,燙傷則是由于家屬沒有看管好孩子,讓孩子自己去熱水桶處接熱水造成的,脫管不良事件則是由于患兒年齡小,其不配合治療,再加上護理人員沒有做好相關的護理宣教工作,導致脫管。由此可見對照組不良發生率(12%)明顯高于觀察組(2%),通過實施安全護理管理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安全事件的發展,因此加強對患兒及家屬的安全護理教育對降低護理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舉措。
兒科護理質量對患兒臨床治療的依從性具有嚴重影響,因此,文章根據影響兒科護理安全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干預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臨床護理管理制度。制度是保障兒科護理工作的重要條件,針對兒科患兒的特殊性,醫院必須要建立嚴格的臨床護理制度,明確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二是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隨著臨床醫療設備的不斷完善,尤其是各種新型醫療設備的應用要求臨床護理人員要掌握其應用技能,尤其是要掌握如何防范對患兒人身安全威脅的技能;三是加強護患溝通。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開展有效的護患溝通交流,采取親切和藹的態度與年齡小的患兒進行交流,可以采取講故事、準備玩具等方法,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有助于護患溝通的開展。
總之,通過加強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加強對患兒家長的教育、制定安全護理制度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不良事件的發展,提高了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提高了護理質量。因此在構建優質服務體系的環境下,醫院兒科要積極開展安全護理管理體系,以此為患兒提供安全、舒適的住院環境。
參考文獻
張韻,趙智華,王紫娟,兒科住院患兒常見護理安全問題分析與管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2):145-146
林佳,兒科住院患兒常見護理安全問題與護理管理分析[J]. 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0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