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梅
【摘 要】慢性盆腔炎一般病程較長,病情纏綿難愈,患者思想負擔重,易產生焦慮、煩躁情緒;如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不僅思想負擔重且易導致不孕或宮外孕,良好的護理對減輕患者焦慮,促進患者康復有相當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良好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1.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167-01
1 護理措施
1.1心理護理
慢性盆腔炎一般病程較長,病情纏綿難愈,患者思想負擔重,易產生焦慮、煩躁情緒,因此,做好心理護理,耐心向患者介紹盆腔炎性疾病的相關知識及中藥灌腸療法及微波治療的優勢,從而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療,操作時注意保護好患者的隱私,通過醫護人員詳盡的解釋及心理護理后,患者大多能配合完成治療。
1.2操作護理
灌腸前排空二便,灌腸中藥湯劑溫度控制在38-41 ℃,藥液溫度異常會刺激腸蠕動,從而增加保留灌腸難度,還要選用粗細合適的肛管,囑患者取左側臥位,肛管前端涂潤滑劑后,緩慢推入肛門,深度約18-22 cm,灌腸時要控制藥液進入速度,灌腸液面距肛門高度不宜過高。如患者出現便意感,囑其做深呼吸,同時降低灌腸液壓力,必要時停止灌腸,抬高臀部可減輕便意感。操作時保持室內溫度適宜,邊操作邊與患者溝通,分散其注意力,從而促使肛門括約肌松馳,以便灌腸的操作。操作中要注意灌腸患者的一般狀態,注意觀察有無腹痛、惡心等異常,如發現異常,及時停止操作及處理。灌腸后囑患者盡量保留1 h以上,盡量延長腸道對藥物的吸收作用,每晚睡前1次。灌腸前后禁止食用刺激腸蠕動的食物,月經期暫停灌腸。
1.3飲食護理
飲食宜以清淡為主,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扁豆、馬齒莧等;有活血理氣功效的食品,如山楂、桃仁等;適當補充蛋白質,多食營養豐富的食物如:魚肉、豆腐、西紅柿、菠菜等。忌煙、酒、生冷、刺激性、油膩和辛辣食物。
1.4生活護理
慎起居,避寒濕,防勞累,節房事;減少人工流產,避免多產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于勞累,宜選擇強度較小的活動。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患者一定要臥床休息或取半臥位,以利炎癥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節制性生活并積極避孕,以避免癥狀加重。發熱患者在退熱時一般汗出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體的干燥,汗出給予更換衣褲,避免吹空調或直吹對流風;要注意觀察白帶的量、質、色、味。白帶量多、色黃質稠、有臭穢味者說明病情較重,如白帶由黃轉白(或淺黃),量由多變少,味趨于正常(微酸味)說病情有所好轉。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并觀察大便的性狀。慢性盆腔炎,長期服用抗生素可出現陰道內菌群紊亂,而引起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樣白帶,應排除真菌性陰道炎。
1.5衛生護理
杜絕各種感染途徑,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專人專盆,切不可用手清洗陰道內。盆腔炎時白帶多,質黏稠,所以要勤換內褲,不穿緊身、化纖質地內褲。
2 護理體會
中醫學認為慢性盆腔炎屬“帶下”“少腹痛”等范疇,認為本病病因病機是由于經期、流產、分娩、房事后,濕熱乘虛客于子宮、胞絡或急性盆腔炎后邪氣未盡,濕熱之邪與氣血相搏,使氣機不利,經絡氣血受阻,瘀積胞宮,阻滯氣血,不通則痛,故瘀血是盆腔炎性疾病的病理基礎。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急性盆腔炎癥未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斷或治療,從而造成組織破壞、廣泛粘連、增生及瘢痕組織形成,因此藥物不易吸收,故單純抗生素治療效果不理想,而通過實踐,認識到對本病采用全身與局部、中西醫結合等綜合治療措施,往往可取得較好的療效。中醫學認為盆腔炎性疾病以濕熱型居多,故常臨證多用清熱利濕、化瘀止痛之法。我院采用自行配制的中藥湯劑濃煎100 mL,每日1次,通常保留灌腸時間40 -70min,具有較強的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止痛功效,并能明顯提高抗生素的治療效果。盆腔內有很豐富相互交通的靜脈叢,通過直腸給藥,擴大藥物的吸收面積,有利于藥效直達病灶,同時溫熱的藥液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并且能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循環,從而加強局部組織營養,提高了免疫力,利于炎癥局限吸收,促進組織修復。
綜上所述,在操作前,要做好解釋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和不安;在操作過程中盡量動作輕柔,及時語言溝通,給予護理干預,盡量降低操作中的不良反應,取得患者積極配合;操作后告知患者飲食、生活、衛生注意事項,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防治能力。雙方在交流中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得到了患者的信任配合,使患者建立了戰勝疾病的信心,知曉遵從醫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助于取得較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勵如波.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結腸炎的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18):2601
莫嵐.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5:1088-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