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梅
【摘 要】目的:研討對老年白內障術后并發急性眼內炎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 方法:選擇80例老年白內障術后急性眼內炎患者,均來源于我院2018年2月到2019年11月期間納入,按護理措施不同分成兩組,常規組和干預組,組內均有40例。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給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視力情況和護理滿意程度。結果: 干預組視力恢復良好率為92.50%,顯著高于常規組的70.00%(P<0.05);干預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50%,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5.00%(P<0.05)。結論:老年白內障術后并發急性眼內炎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改善視力情況,護理滿意程度高。
【關鍵詞】急性眼內炎;老年白內障;護理干預;常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192-01
老年白內障是與年齡有關的疾病,指中老年開始晶狀體發生渾濁,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越來越高[1]。手術治療是白內障最基本和有效的方法,但術后可能會發生一種嚴重并發癥為急性眼內炎,雖發病率不高,但發病迅速,對視力造成嚴重影響,嚴重者可能造成眼球保留不住[2]。因此在白內障手術后要配合有效的護理來防止急性眼內炎的發生幾起重要。有研究表明,對老年白內障術后并發急性眼內炎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視力情況,使治愈率得到提高,將并發癥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3]。基于此,本研究選用我院40例老年白內障術后急性眼內炎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取得不錯的成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80例老年白內障術后急性眼內炎患者,均來源于我院2018年2月到2019年11月期間納入,分成常規組和干預組,組內均有40例。常規組中,女18例,男22例,年齡65-79歲,均數為(72.25±4.82)歲。干預組中,女19例,男21例,年齡64-79歲,均數為(72.86±5.02)歲。兩組年齡、性別等資料基本保持相似(P>0.05)。
1.2 方法
常規組:常規病情觀察,遵醫囑控制炎癥,健康宣教等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給予護理干預:(1)當發生急性眼內炎后,發生劇烈疼痛,視力下降,患者通常會出現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給予心理安慰,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讓其發泄不良情緒,告知良好情緒的重要性,并向其分享以往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信心;(2)為了控制炎癥,需要多次結膜下注射和藥物點眼,患者眼部對刺激的敏感度高使患者對各項操作充滿恐懼,因此護理人員操作要輕柔,要穩和準,經常變換注射位置,注射前充分滴用表面麻醉劑,盡量減少對患者眼睛的干擾;(3)手術開始前一段時間避免沖洗淚囊,前1-3天用抗生素點眼,手術開始前,用抗生素沖洗結膜囊,手術結束時用抗生素注射球結膜下,并用抗生素點眼;(4)術后老年患者出現嚴重視力障礙的,給予生活上的照顧,并制定有針對性的飲食護理計劃,給予流質飲食,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增加營養。并告知出院注意用眼衛生,不要用手和臟毛巾接觸眼睛,按時復查,若出現視力下降、眼紅等異常反應及時來醫院。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護理后視力情況,護理后對患者做視力檢查,視力≥0.25認為視力恢復良好。(2)通過向患者發放自制問卷的形式對其進行護理滿意程度調查。滿分100分,不滿意<70分;一般滿意70-89分;滿意≥90分。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x±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后視力情況相比
其中干預組視力>0.6有18例,視力在0.25-0.6之間有19例,視力在0.1-0.24之間有3例,視力恢復良好一共37例(92.50%);常規組視力>0.6有11例,視力在0.25-0.6之間有17例,視力在0.1-0.24之間有12例,視力恢復良好一共28例(70.00%)。差異顯著(χ2=16.615,P =0.001),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程度相比
其中干預組護理總滿意度39例(97.50%),常規組護理總滿意度30例(75.00%),差異顯著(χ2=21.344,P =0.001),P<0.05。
3 討論
急性眼內炎可在白內障手術后幾天或幾周后發生,對視力造成嚴重損害,應積極預防眼內炎的發生,降低對患者的身心傷害[4]。
有研究表明,老年白內障術后并發急性眼內炎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改良患者視力情況,加快康復,將傷害降到最低[5]。本研究得出干預組視力恢復良好率為92.50%,顯著高于常規組的70.00%(P<0.05);由于干預組手術前1-3天抗生素滴眼,避免沖洗淚囊,防止淚囊中的微生物污染手術,手術開始前用抗生素沖洗結膜囊,手術結束時抗生素注射球結膜下,并給予抗生素滴眼等措施都能有效控制炎癥。并且給予專門的飲食護理,加強營養,促進患者康復。有效的心理護理讓患者加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情緒來配合治療也有利于疾病恢復。干預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50%,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5.00%(P<0.05)。干預組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交流,給予心理護理,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接受疾病,并且在結膜下注射和藥物點眼時考慮患者疼痛感,并盡最大努力使患者疼痛感降到最低,因此護理滿意程度高。
依上所述,老年白內障術后并發急性眼內炎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改善視力情況,對護理工作更加滿意,值得臨床推行采納。
參考文獻
丁倩,賴鳳鳴,劉靜等.多學科團隊協助下開展快速康復護理對老年白內障術后患者應激反應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9,36(1):80-82,85.
林妙英,郭翠蘭,羅利娜等.延續護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內障術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9):71-72.
宋小姝.人文關懷在老年白內障患者手術后護理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6):265-265,266.
溫凱,孫靖.白內障術后急性感染性眼內炎的臨床特征[J].眼科新進展,2019,39(1):79-81.
史永震.優質護理在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后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3):3223-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