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克孜·阿布來提 阿比旦·吐爾孫


【摘 要】目的:呼吸科危重癥患者的疾病較為嚴重,因此為了更好護理這類患者,現在護理風險管理融入呼吸科危重癥患者的護理中,并探究其運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10至2019-10至我院治療的呼吸科危重癥患者,共100例,分成各50例的對照組(常規式護理)、觀察組(護理風險管理),對比兩組的護理結果及風險事件發生率。結果:對照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91.21±3.3)分、觀察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97.14±4.7)分,觀察組護理服務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率分別為74%、9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意外事件、護理糾紛分別為3例、3例、4例,觀察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意外事件、護理糾紛分別為2例、1例、0例。風險發生率對照組為20%,觀察組為6%,兩組相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護理風險管理,對于呼吸科危重癥患者可以提升護理效果,有效降低風險發生率,可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理風險;呼吸科危重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238-01
護理風險是在護理中,對有關風險因素開展識別、評估后采用對應手段。對于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而言,起病情的變化比較快、病情較為復雜、體征較為不穩定,所以護理工作大,再加上患者心理焦慮,為護理工作帶來一定影響。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10至2019-10至我院治療的呼吸科危重癥患者,共100例,分成各50例的對照組(常規式護理)、觀察組(護理風險管理),對比兩組的護理結果及風險事件發生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等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兩兩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式護理。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基礎心理護理等。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融入護理風險管理,主要如下:①擬定風險管理工作計劃、預案。由于呼吸科危重癥患者發展比較快,根據之前的經驗并咨詢有關專家,擬定詳細的護理工作計劃,明確護理工作可以更好開展。結合之前的風險處置案例,分析其中的不足,結合患者以及醫院的實際情況,擬定完整風險管理預案。包括突發事件處理、設備故障處理、公共安全事件處理等等。當風險預案擬定后還要組織專家審核、討論,優化其中的不足之處。讓每一個護理人員及醫生可熟悉并了解風險預案。在執行時如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修改。②護理護理人員風險意識,開展有關培訓。通常學習風險計劃及管理預案,提升護理人員對于風險知識了解,通過專題講座、風險案例分析等增加護理知識。開展專項的風險培訓,如呼吸疾病有關知識、危重護理患者的搶救流程、患者溝通技巧等等。如開展墜床的風險管理,患者年齡>80歲的,設置專人陪護,在休息期間在床邊對防護欄放置。同時加大藥物風險管理,加強治療藥物管理,我問他高危的藥物要單獨放置。注意藥物的保存期。
1.3觀察指標
采用院內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開展評分。統計風險事件,對風險發生率進行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n(%),采用t/x2檢驗。以P值作為判定,其值不足0.05時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分析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價
對照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91.21±3.3)分、觀察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97.14±4.7)分,觀察組護理服務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率分別為74%、9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非計劃性拔管、意外事件、護理糾紛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意外事件、護理糾紛分別為3例、3例、4例,觀察患者發生非計劃性拔管、意外事件、護理糾紛分別為2例、1例、0例。風險發生率對照組為20%,觀察組為6%,兩組相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 討論
護理風險指的是對患者在進行護理時,可能出現種種對患者治療效果、生命構成威脅的情況。如患者可能出現了脫管、院內感染、墜床、用藥錯誤等等。這類護理風險如果發生,會降低患者治療的效果,甚至導致患者的病情出現惡化,對其生命造成危及,因此對患者開展臨床護理服務時,需要采用積極、有效的護理管理對策,減少各護理環節的風險。
有研究發現,在臨床各科室護理中,特別是呼吸科護理風險發生率是最高的,通過原因形式分析,認為可能和呼吸科接診患者普遍存在年齡大、治療時間長、病情復雜等有關,因此為了提升呼吸科臨床服務的質量,確保其接診危重癥的患者診療案例性,在呼吸科開展護理 風險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次實驗中,成立了有關護理風險的防范小組,對護理風險因素進行調查,擬定有關防范措施。
綜上,對于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采用護理風險管理,可明顯提升護理質量,減少各類風險事件的發生,為患者的臨床診療案例性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在臨床中可以推廣并運用。
參考文獻
孫方玲. 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臨床價值[J]. 2017, 14(5):736-738.
金曉靜, 衛慶. 高呼氣末正壓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的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17, 32(9):827-829.
張金萍, 徐青.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的應用價值[J]. 醫藥前沿, 2017, 7(2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