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梅
摘?要:幼兒園是幼兒接受教育的最初階段,對于幼兒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組織者,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靈活應用教學手段,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找到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目前,《幼兒園教學指導綱要》中對語言領域的教學價值、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作了具體詳細的規劃,在教學中教師應了解語言領域的教育價值,并能夠在此基礎上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領域;教學方法
語言領域的核心價值是表達和交流,這是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在幼兒園,幼兒語言發展程度不是很高,在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學習的階段,教師能否利用最佳的教學方法影響幼兒的語言水平,決定了幼兒在幼兒園內接受語言教育的有效性。教師應明確語言是用來與他人交流的工具,在幼兒教學中分為聽、說、閱讀三個部分,在組織具體教學活動時,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靈活組織聽、說、閱讀的訓練,培養和發展幼兒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
一、重視生活化元素,利用好幼兒的已有認知
在進入幼兒園學習之前,幼兒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度過的,幼兒雖然不一定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流利地交流,但幼兒的交際經驗和與表達經驗需要教師合理利用。借助生活化元素,能夠讓幼兒更好地理解語言文字知識,也能夠將習得的語言表達技能應用于生活中去。
具體來講,教師在組織語言教育活動時,需要考慮到幼兒的日常生活,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來影響幼兒的學習能力。例如,每天早上在幼兒入園時,教師要積極地與幼兒打招呼,說“你好”“早上好”,鍛煉幼兒開口表達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幼兒講文明、講禮貌的良好習慣。在吃午餐的時候,鼓勵幼兒挑選自己喜歡吃的飯菜,注重幼兒開口表達的過程,根據幼兒的表達為幼兒選取相應的飯菜。在午餐后,利用短暫的時間與幼兒交談,讓幼兒談談在家中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拉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讓教師更加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也能夠緩和幼兒興奮緊張的情緒,讓他們更好地進入午睡狀態。結合與幼兒本身高度相關的話題與他們互動進行語言交際,能夠達到鍛煉幼兒表達能力的作用。
二、在區域內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材料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最常組織的教育類活動,語言領域的區域活動主要是指教師在區域內為幼兒提供繪本、卡片等材料,設計閱讀區和表演區。幼兒可以根據圖畫來理解文字內容,并能夠以表演的形式將文字演繹出來,在表演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區域內的材料投放需要考慮到幼兒的認知能力,避免與語言領域無關的材料,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針對幼兒都比較愛玩的特點,筆者在組織教育活動時積極設計游戲,讓幼兒在參與表演游戲的過程中,闡述剛剛學過的繪本內容。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表演相同的繪本內容,但由于幼兒對繪本內容理解的程度不同,所表演的形式也不大相同。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大聲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其余幼兒也能夠聽到幼兒的發言。在聆聽的過程中,能夠增加幼兒對語言表達的興趣、對表演的興趣。可以說,在組織表演活動的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進來,且隨著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不斷提高,幼兒對于繪本的理解和演繹能力也就更強。
三、創設真實應用語言的情境
語言需要在不斷應用的過程中被掌握,針對幼兒來說,教師在設計或組織活動時應考慮到幼兒的認知能力,創設出符合他們認知能力的真實語言表達情境,讓幼兒能夠自主地表達,啟發幼兒的表達技能,并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例如,為了重現幼兒在生活中的真實狀態,筆者在設計活動時設置了不同的職業,如,超市售貨員、交警、醫生等。每三個幼兒為一組,其中一人扮演爸爸,一人扮演媽媽,另一人扮演孩子,他們需要在家庭中制定外出計劃,并明確要去的目的地,如,商場、醫院等。設置好具體的區域,并準備好相應的頭飾,讓幼兒戴上頭飾扮演相關角色。利用幼兒與周圍人的交流來模擬真實的生活環境,讓幼兒在扮演角色時融入感情,促進幼兒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他人進行溝通,在交流與對話的過程中完成外出計劃。這不僅能夠起到激發幼兒參與興趣的作用,還能夠鍛煉幼兒利用已有學習經驗來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不少幼兒的表現都非常亮眼,筆者在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及時給予了表揚,并針對不敢開口說話或羞于開口說話的幼兒給予了鼓勵,讓幼兒能夠以更加真實的生活狀態對待學習。
總之,幼兒園階段的語言領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除了認識到語言領域的教育價值外,還需要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認準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并根據幼兒的認知能力創設真實的、有趣的、生動的情景,吸引幼兒不斷進行表達。在與幼兒交流與表達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表達自信,肯定幼兒的表達技能,并促進全體幼兒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韓虹. 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教學價值觀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S1):73-75.
[2]胡水凈. 淺談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活動的實施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