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春娥
摘 ?要:提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很普遍,也是一種最常用到的教學手段。提問是具有雙向性的,學生會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以及不理解對老師提問,教師也會根據設置的問題對學生提問。一節語文課堂的時間是很短暫的,所以要讓提問變得有效是很重要的。有效提問便于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以及學習中難以把握的問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和教師的交流,進一步開闊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
引言:
有效性提問是課堂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課堂活動方式。它能給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帶來更多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能帶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增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也給學生學習語文提供了更多的理解方向和參考價值,對學生起到了引導和啟發的作用。同時有效性提問還能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而充滿互動性,讓學生高效學習。
一、有效性提問的意義
(一)促進教師和學生的溝通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最擔心的是自己的授課方法是否能讓學生接受,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是否能夠真的了解課文所要傳達的意義,要有自己的思維,而不是全靠老師進行講解。有效性提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1]。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遇到的問題隨時進行提問,以免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不利于后文的學習。也可以根據全文的掌握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當然教師也可以帶著問題讓學生對文章擁有更好的了解。在這種提問下,不僅能讓教師和學生間更好地交流,也能讓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方便自己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
(二)增加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中一般教師都會問學生一些問題,可能是針對句子的意思,課本的主要內容,如何分段落等等。有些問題并不適用于高效率的語文課堂,只能是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而有效性的提問是經過了和學生的溝通之后,針對學生常見的易錯點、難點進行高效的提問。不僅幫助學生改正了錯誤,掌握了重難點的知識,還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2]。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一)對學生提問要有建設性
在語文學習時,教師要交給學生的語文技巧有很多,例如歸納概括能力,修辭表達手法,寫作能力等等。所以在課堂提問的時候,教師可以改變一下策略,不要總說如何分段等等,要根據語文技巧提出有建設性、有價值的問題,引發學生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例如,在《圓明園的毀滅》課文的學習中,在同學們掌握了這篇課文的基礎大意之后,問同學們,這篇課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來表現昔日的屈辱歷史,激發讀者愛國主義情懷的?同學們還知道圓明園的其他歷史么?通過這種有建設的提問方式,讓學生更加了解圓明園的歷史知識,也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延伸,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尊重學生的提問權利
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是不同的,五年的小學生了解到的知識也并不是很多,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也很大。有的小學生對語文的理解性很好,閱讀理解能力也很強,并且有充分的課外閱讀做基礎,知識儲備量相對較大;而有的學生理解能力不是很好,課外也沒有多余的學習來補充,所以能力相對弱一些。這時教師要全面考慮到學生的個體情況,用同樣的眼光去對待學生,尊重學生提問的權利。
例如,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的學生可能問老師文中父母對巴迪寫詩的不同評價有什么作用呢?巴迪考試分數很高,父親為什么不夸獎巴迪呢?可能相對比較之下這兩個問題的層次就有區別了。但是教師要考慮到學生提問就說明他是認真思考過的,問題無論是復雜還是簡單都是學生的有利的求索過程,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求知欲,按照原文的內容引導學生一步步找出答案,獲得心靈以及求知的滿足。
(三)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有效提問
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通過設置一個輕松而生動的教學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遇到問題勇敢提問,提高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方式的能力,讓學生用高效率的提問方式來提升課堂效率,進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
例如,在《釣魚的啟示》一文中,首先教師讓學生熟讀課文,想一想:文中通過釣魚都帶來哪些啟示呢?文中的爸爸了解了兒子的想法后,爸爸的態度是怎么樣的呢?一個個地設置問題,讓學生去解答。同時引導學生,你們針對這篇課文能提出哪些有意義的問題呢?有意義暗含讓同學們充分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結束語:
提問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門有魅力的藝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注意提問的方式方法,及時改進自己的提問教學方式,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營造出高效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擴展思維,高效地進行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劉曉梅.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30-31.
[2]楊小冬.淺談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才智,2019(27):121.
[3]王數云.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甘肅教育,2019(1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