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霞
【摘 要】目的:研究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質量控制的應用價值。方法:2018年7月-12月本院接診的血液凈化病患30例為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管理;2019年1月-6月本院接診的血液凈化病患30例為試驗組,予以質量控制。分析2組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對比護理質量評分等指標。結果:試驗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比對照組的23.33%低,P<0.05。試驗組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6.62±9.18)分,比對照組的(82.49±6.73)分高,P<0.05。結論:于血液凈化的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采用質量控制措施,能夠有效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并有助于提升護理質量。
【關鍵詞】護理質量管理;不良事件;血液凈化;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1
在血液凈化期間,需要使用到比較多的設備,且該治療方法還具有風險性大以及技術性強等特點,稍不注意,便會引起諸多的不良事件,不僅影響了血液凈化的效果,還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脅[1]。此研究,筆者旨在分析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質量控制的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8年7月-12月本院接診的血液凈化病患30例,設置為對照組,包含男性17例與女性13例,年齡在42-74歲之間,平均(55.73±6.15)歲。2019年1月-6月本院接診的血液凈化病患30例,設置為試驗組,包含男性18例與女性12例,年齡在41-74歲之間,平均(55.98±6.24)歲。患者病歷信息完整,無血液凈化禁忌,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對2組的病情與性別等資料作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19年1月前本院予以血液凈化病患常規護理管理,內容有日常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睡眠管理和運動護理等,從2019年1月開始,本院加用了質量控制措施,詳細如下:(1)參考《血液凈化標準操作》,制定完善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從護士崗位職責、感染管理、標準操作流程、消毒隔離、病歷管理、應急預案、透析液質量檢測和一次性物品管理等方面入手進行質量控制。組建質量控制小組,成員有感染控制人員、護士長、責任組長以及質控人員等,需根據各成員的工作能力和經驗等,對其職責進行劃分。每月開展1次質控會議,按照雙向反饋制度,綜合分析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2)對護士進行科學的排班,實現新老護士優勢互補的效果,并對護士的休息以及工作時間作出合理的調整。以6個月為單位,對護士進行1次輪轉。每周開展1次病情交流會議,使護士能夠以一種最佳的態度完成質控重點環節的工作。(3)加強對護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的李丟,能力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定期安排質控人員和護士長外出進修。護士在出入透析室之前,需要穿戴好防護手套、工作服和口罩等,嚴禁手套交替食用,避免引發外源性感染的情況。對于穿刺物品,要選擇一次性的,防止交叉感染。內瘺穿刺期間,確保消毒直徑超過8cm,并利用碘伏充分消毒中心靜脈導管的接口出口等部位。對于深靜脈置管部位存在滲液或者滲血現象的病患,需每日換藥1次,確保導管清潔與干燥。置換液要現配現用,以免因置換液暴露于空氣中而出現細菌滋生的情況。護士應重視相關危險因素的防范共祖國,若皮膚接觸到了患者的血液或者體液,需立即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若有必要,可予以消毒處理。對于無肝素透析、急診、導管流量不足、老年以及危重病患,要加強對其各體征進行監測的力度,若患者存在凝血征兆,比如:靜脈壓異常升高等,需立即告知相關醫師,并予以對癥處理。
1.3評價指標
利用自擬調查表對2組的護理質量作出評價,內容有患者的身體舒適度、護士服務態度和專業水平等,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護理質量越好。
統計2組不良事件(感染,寒戰等)的發生情況,經計算后作出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經SPSS 20.0軟件分析,t檢驗計量資料(x±s),且x2檢驗計數資料[n(%)],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質量分析
試驗組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6.62±9.18)分,對照組為(82.49±6.73)分。對比發現,試驗組的護理質量比對照組好,t=8.0741,P<0.05。
2.2不良事件分析
試驗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比對照組的23.33%低,P<0.05。如表1。
3 討論
臨床上,血液凈化,即透析,能夠通過將血液引出體外,同時利用凈化裝置,對血液中的一些致病物質進行有效的清除,以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2],該治療方式主要包含免疫吸附、血液濾過、血漿置換、血孕酮透析和血液灌流等[3]。而質量控制則是一種新興的護理管理方法,能夠通過制定管理體系,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組織護士培訓,及成立質控小組等方式,有效提升血液凈化病患的整體護理管理效果,從而有助于減少感染與寒戰等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確保患者生命健康[4]。此研究中,試驗組的護理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實行質量控制,不僅能夠顯著提升血液凈化的護理質量,還能有效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利群,高飛,王素霞等.分析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63):187-187.
[2] 宋利,全梓林,陳新紅等.質量控制圖在血液凈化中心護理質量改進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4,29(11):12-13.
[3] 王倩,楊娜,張秦香等.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9):186-188.
[4] 李敏,樊梅榮.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16,17(11):90-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