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奇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延續性護理干預對頭面部整形手術患者術后焦慮抑郁的影響。方法:從2016年2月~2019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頭面部整形手術患者病例中,選取90例作為研究對象,結合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行常規護理方式、常規護理聯合延續性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MA和HAMD、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在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評分對比差異并不顯著(P>0.05);在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均出現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頭面部整形手術患者,加強延續性護理干預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可以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予以改善和緩解,而且還可以將術后滿意度提升上來。
【關鍵詞】頭面部整形;延續性護理;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1
對于頭面部整形手術而言,其社會、心理以及情緒需求等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患者出現心理問題難以避免,國內外對群體的心理狀況也予以了高度重視。其中,對于延續性護理而言,作為護理服務手段,具有較高的高效性和優質性,在慢性疾病患者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護理效果顯著。但是在頭面部整形手術中的應用有待進一步研討[1]。為此選取90例頭面部整形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患者的術后焦慮抑郁進行探討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主要選取90例頭面部整形手術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為45例,觀察組男女分別為25例、20例,最低年齡為20歲,最高年齡為68歲,平均年齡為(45.54±5.84)歲。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4例、21例,最低年齡為20歲,最高年齡為66歲,平均年齡為(45.16±5.1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其差異并不顯著(P>0.05)。
1.2方法
行常規護理方式為對照組,在術后要加強藥物鎮痛、并發癥防治等,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采取延續性護理模式為觀察組,具體來說:
首先,成立延續護理小組。其中,整形外科手術醫生和中級職稱的護理人員應積極參與其中,以此來確保延續性護理小組的順利構建,對于其組員來說,要加強系統延續性護理干預知識的學習,并提高對操作培訓的參與熱情。
其次,制定延續護理目標。第一,將自我護理方法和自我觀察等告知于患者和家屬,將患者自護能力提升上來。第二,在患者術后,應加強居家康復安全感的構建,形成醫護患良好的配合機制,防止術后并發癥的出現,避免過多地損害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確保手術效果的穩步提升,并給予護理效果一定的保障。
最后,延續性護理的實施。第一,加強心理干預,與患者保持密切的溝通,對患者術后康復情況進行系統化評估,及時為患者進行答疑解惑,確保患者依從性的穩步提升。第二,生活護理。在患者術后,經防止服用刺激性食物,并且避免進行劇烈運動。第三,康復指導。針對患者按時換藥,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提示,將自我護理要點告知于患者,而且如果患者出現不適反應[2],比如術后疼痛等,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加強局部冰敷的采用,并及時服用止痛藥物,將疼痛感降至最低。
1.3觀察指標
對護理前后效果進行評估,首先,結合HAMA,以此來對焦慮癥狀進行評價,最低分數為0分,最高分數為56分,分數在7分以下,則屬于正常,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焦慮程度愈發嚴重。其次,結合HAMD,對患者的抑郁癥狀進行評價,最低分數為0分,最高分數為54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抑郁程度愈發嚴重。
1.4統計學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x2檢驗,當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前后HAMA、HAMD評分比較:在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評分對比差異并不顯著(P>0.05);在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均出現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頭面部整形術后,所需要經歷的術后康復過程比較漫長,所以難以避免會出現負面情緒。因此,必須要提高對心理干預的高度重視,其中延續性護理模式的應用不容忽視,主要是指在醫療服務服務從醫院延續到家庭[3],將人性關懷理念充分體現出來,將良好的護理服務提供給術后患者,從而確保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通過本文研究證實,通過延續性護理干預的實施,對于護理頭面部整形手術患者具有極大的幫助,可以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進行改善,確保患者術后滿意度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邢玉虹,任紅,王娜.協同護理模式對面部整形術后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09):138-142.
[2] 曲翠平,張曉峰,李丹,史景玉,曹雪,趙志博.延續性護理干預對頭面部整形手術患者術后不良情緒的改善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1):242-243.
[3] 陳曉明,戴強,施文娟,徐琦量,余道江.面部急診外傷一期整形美容精細修復[J].中國美容醫學,2017,26(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