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正強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農村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每一位農村高中語文教師所要思考并探索的問題。而要想有效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開展中就應通過一些創新、適當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來為學生營造學習語文的環境和氛圍,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激發農村高中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充分挖掘農村高中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潛能,在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也使教師與學生的才華與才智得以充分發揮出來。
關鍵詞:提高;農村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什么叫“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 一些教師常常因為語文課堂死板、沉悶,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感到煩惱。其實,之所以出現這一現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農村高中學生對高中語文教學根本不感興趣,認為高中語文學與不學沒有多大區別,因此農村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農村高中語文老師的教學出現機械重復、按部就班,學生學習語文也是愛理不理、愛學不學,能考及格就滿足了。但是,學生要想在高考中獲得優異的語文成績是非常不易的,由此導致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嚴重不足。農村高中學生的語文知識面窄小、視野受到局限、思考問題淺薄。
因此,面對這一現實狀況,廣大的語文教師一定要積極的對自身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加以創新,從而有效的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以全面的提高農村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下面本文主要談談如何提高農村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一、提高農村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要從家長抓起
一個學生的教育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占學生一生教育的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想提高農村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就必須要求學生家長為學生準備適當的,有利于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書籍。當然并不一定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家長都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開家長會向家長傳達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可以給一些家長建議,為自己的孩子準備一些好的文學書籍;同時有相應文化水平的家長還可以給學生講講故事、分享故事、討論故事;如果家長在假期能督促學生,讓學生每天早上讀一個小時或看一個小時的文學書籍,那么只要長期堅持,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定能有所提高。
二、提高農村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要從學校抓起
作為農村高中學校更應該重視對語文的教學。語文學科是學好一切學問的基礎[2]。農村高中學生學習語文的環境和氛圍本來就差,我們更應該給農村的高中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環境。
無論是課程的安排還是老師的配備,我們都要照顧到農村高中的語文教學。領導更應該重視農村高中的語文教學。農村高中不要為了一味追求升學率,追求所謂的特色,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在形式上和城市的學校接軌而脫離了農村高中本身的根。語文是一個民族的軟實力,語文都沒有學好,民族的軟實力就會打折;農村高中都不重視語文教學,一個民族的根就會被埋沒。
三、充分利用課文朗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讀書往往是語文教學在開展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與手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合理應用朗讀這一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從而使最終的教學效果得以全面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逍遙游》一課的過程中,由于課文中涉及到了深奧的道家哲學,學生暫時不易理解透徹。因此,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下面的注釋反復誦讀,通過反復誦讀,熟讀成誦,在以后的人生中都很難忘記,學生就會慢慢理解其中的奧妙。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的活躍課堂氛圍,也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課文的學習當中,以使學生與作者更好的產生共鳴,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質量得以全面性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自身的工作性質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提高農村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在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并不僅僅依靠學校的有限資源,也可以家校結合,共同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給農村高中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環境和氛圍,從而提高農村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孫雙金.語文核心素養[J]. 考試周刊,2017.10.1
[2]曹彥芳. 學校要重視語文素質教育 .學周刊2017,(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