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偉
摘 ?要:對學校的有效管理是促進學校良好運行、提升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校長掌握學校工作的全局,是管理學校的主體,所以校長的管理經驗和方法直接影響最終的學校管理水平的高低。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小學教育和管理面臨著新的任務和要求,需要小學校長做出適應性的改革與創新。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將結合現實管理經驗,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從堅持先進的管理理念、組建和諧的管理團隊和建立務實的管理體系三個維度出發,分析小學校長管理學校的有效經驗和科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校長;有效;學校管理;經驗;方法
從教育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學校管理具體指的是管理者在社會環境條件下,李穎校內外的資源和條件,并采用的一定的手段、方法和措施來完成學校工作目標和任務的一種組織活動。因此,抓好學校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的核心。然而在當前的小學教育階段,校長的管理工作面臨著種種困境和難題,直接抑制了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作為小學校長,我們必須要抓住、抓好、抓牢學校管理工作,用智慧突破困境,創新管理方式、方法,真正促進學校管理實效性的發展、進步和提高。
一、堅持先進的管理理念,引導學校的有效管理
管理理念是管理活動、行為的指引,是實現有效管理的基礎。所以,小學校長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轉變落后的管理思路,堅持先進的管理理念。具體來說,校長應當強化制定治學的管理理念,建立的規范的管理制度。其次,校長需樹立以教育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應當結合學校所處的內外在環境和師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務實的育人目標和方向,確立“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以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為服務宗旨,將學生的需求作為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真正引導學校的有效管理。
例如,本校教師大多數為中老年教師,雖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與理念相對落后,教學模式沒有革新,這在新課程背景下顯然缺乏創新之處。所以,筆者多次召開教師座談會,向教師們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座談會中,筆者多次提到教學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們的學習體驗,設置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環節。另外,筆者鼓勵教師集體備課,將優秀的教學經驗在教師組進行分享,進而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這樣一來,筆者通過堅持先進的管理理念,確立了新的教學理念。
二、組建和諧的管理團隊,促進學校的有效管理
校長是學校管理團隊的核心,建立起以校長為核心的和諧創新的管理團隊,可以有效實現學校各項事務以及活動的順利、高效進行,創建和諧校園。因此,小學校長應嚴格教師的引進和準入機制,提高學校教師隊伍的質量,組建職責分明的管理團隊,配合校長進行學校教學、行政、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校長要實施人性化的團隊管理,在制定范圍內給予教師足夠的寬容、理解和尊重,為教師搭建自我發展的舞臺和空間,從而用心引導學校管理團隊創造性地發揮自身的潛力,促進學校的有效管理。
例如,校園是一個大“家庭”,組成這個家庭的成員有學生、教師、校長等,作為校園成員,每一位成員都有義務完善校園中出現的問題。所以,在學校各項事物中,筆者都會積極了解。作為校長要對教師團隊有一清晰的認知,了解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資質,因此,筆者在每個月制定聽課活動,深入了解一線教師的教學模式,同時,在月底組織教學研討會,針對教師出現的問題進行培訓,以此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這樣,筆者通過組建和諧的管理團隊,促進了學校的有效管理。
三、建立務實的管理體系,實現學校的有效管理
管理體系的建立可以讓學校管理更加平穩、高效的進行,保證學校活動的有條不紊、忙中有序。對此,小學校長應當面探究并建立符合校情的有效管理體系和程序體系。具體而言,校長需制定全方面、嚴格的制度體系,發揮制度的管理效能,有效規范教師、學生的具體日常行為。其次,校長要明確學校每一個教學部門的職責,做到權責明確,層層落實,責任到人,從而確立程序化的運作方式,形成程序化的工作格局。最后,校長應建立民主科學的監督、決策和考核體系,努力實現學校管理的精細化,從而全面提升管理的效率。
例如,教師一直是高素質人才,但人無完人,很多時候教師也會出現問題。所以,在校園管理中,作為校長應該擔負起校園管理的重任。對此,筆者針對本校特點,制定了一些校園制度,將學校出現的問題集中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會給予教師指出問題的空間,讓教師參與到制定管理制度的過程。這樣,筆者通過建立務實的管理體系,實現了學校的有效管理。
綜上所述,學校管理關乎著整體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因此,小學校長必須從容應對當前學校管理工作中的困境,基于學校的現實情況,通過堅持先進的管理理念、組建和諧的管理團隊和建立務實的管理體系等途徑,來促進學校管理過程的優化,讓整個學校管理變得更加高質量、高效度,創建和諧奮進的校園氛圍。
參考文獻:
[1]岳曉波.小學校長學校管理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18):159.
[2]周小芬.個性化的小學校長管理工作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2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