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宇
摘 要:隨著信息和智能技術在財務工作中的廣泛應用,會計職能逐步實現由“會計”向“管理”的轉型升級。2019年新一屆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加強管理會計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闡述了新會計制度與舊會計制度之間的不同之處,并提出了對策和建議,以期為促進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策分析
1新會計制度與舊會計制度之間的不同之處
1.1 適用范圍有所差異
眾所周知,不同機構的財務狀況必然不同。在以往會計準則的要求下,許多事業單位會忽視財務管理工作本身,導致會計工作的作用喪失,給事業單位的整體工作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事業單位就不能進步。在這種情況下,本文提出的新會計準則對財務管理的適用范圍提出了新準則。在拓寬應用范圍的前提下,更多的管理工作趨于科學化、規范化。
1.2 將基建賬簿進行合并
過去,會計準則要求事業單位建立基礎設施會計賬簿,這使得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使用難以清晰反映。在新的會計準則中,基本建設會計書要求進行合并,會計項目越來越明確和詳細,基建費用的資金應用去向方面也有了新的核算手段。
1.3 注重經濟實質
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十分復雜,在保證其合法性的基礎上考慮其經濟本質。換句話說,會計基本上是一項檢查和確定經濟狀況的工作,我們應該抓住它的本質并加以處理。這在以往的會計準則要求下很難達到這種平衡,而在新的會計準則中又增加了相關的內容,使財務管理工作得以穩步進行。
1.4 會計報表做出相應變動
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對會計報表的調整較多,需要單獨列報。資產負債表的相關內容有了較大的調整,分類更加詳細,資產的流動性和負債都考慮在內;新會計準則強調財政補貼,提高了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
2新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措施
2.1樹立正確的財務理念,加強內部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關鍵。完善事業單位預算制度,必須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國家要不斷完善金融工作法律制度,規范金融工作。另一方面,完善事業單位內部的約束機制,可以通過建立預算監督部門或完善獎懲制度來實現,鼓勵財務人員積極開展財務工作。事業單位管理者應結合新會計制度不斷更新認識。領導者的思想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影響。財務管理者應該不斷學習新的會計制度,更新財務管理的方法和模式。預算管理需要做好事業單位支出預算工作,需要將預算與新的會計制度標準相結合,對于財務工作的預算方法要不斷創新。可以采用零基預算,這是新會計制度的規定。零基預算是一種不考慮其他因素的預算過程,以零基作為預算的基點,該預算不受其前期因素的影響,其預算需要遵循實際情況,所以這種預算編制方法相對比較科學。
2.2加強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
事業單位要加強財務管理,必須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在固定資產管理中,事業單位應與新會計制度相結合,不斷完善財務管理方式。及時調整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不足,做好固定資產的管理。固定資產的管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資產購買過程的管理、使用過程中的管理和使用后的維護。管理工作需要不斷細化,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還需要注意資產的流入和流出,需要對機構的固定資產流動情況做一個記錄,確保每個環節都能查到。對于固定資產,除了運用資產管理外,還要做好其監督工作,監督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即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監管主要是對固定資產使用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如果在固定資產使用中發現安全問題,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做好機構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工作,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固定資產應基于新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會計的新會計制度明確規定,如果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的管理時間超過一年,單位需要實現指定范圍的值,結合實際情況做相應的會計處理。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有必要考慮它們的折舊問題。這時,應采用權責發生制來處理資產的折舊問題,權責發生制有更明顯的優勢。
2.3進一步強化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不斷引入新的改革需要單位同步,促進信息化建設與實現互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調查,及時了解行政機構改革和信息化建設與實現的需求的問題,并給予一些指導和資金支持,幫助順利推進信息化建設,為環境管理會計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從管理會計應用的角度來完善系統的功能開發。管理會計人員要從專業的角度與開發人員充分溝通,依靠信息技術優化工作流程,完善數據采集與整合等配套功能的開發,提高會計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實現管理會計的有效應用。最后,促進信息集成,實現數據共享。從預算執行、會計決算和評價,整個過程關系應該反映在系統完成預算系統、支付系統、會計系統、固定資產、采購系統、決算,應該形成一個完整的績效管理系統,數據信息應相互連接、綜合傳遞,實現共通共享,促進管理會計的深入應用。
2.4建立財務管理中的評價機制
為了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事業單位需要完善內部評價機制,完善和更新原有的評價機制,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和新的會計制度,完善評價機制。財務工作的評價需要根據工作的具體內容進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做好會計工作,另外,要根據單位的實際工作性質,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為單位的評價工作提供依據,在財務管理績效評價中,主要是對事業單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價。通過評估,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避免財務管理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加強評估機制的建立可以促進其內部財務管理向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
2.5完善財務監控體系,培養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
為了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需要建立規范的監督制度,通過內部監督在一定程度上規范管理人員的財務工作行為。規范的財務管理環境對工作的開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事業單位要重視監督機制的建立,主要監督財政工作。監督部門應是事業單位的獨立部門,發揮監督的公平作用,監督財務管理的全過程,包括預算過程、財務報表編制過程和固定資產管理過程。此外,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對其財務管理工作也有很大的影響,事業單位應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學習相關的財務管理知識。同時,要及時掌握國家頒布的新會計制度,提高其財務管理能力。新會計制度出臺后,事業單位要在新舊制度之間做好過渡,積極應對新會計制度,以保證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水平。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入,新會計制度下管理會計應用建設的必要性更加突出。現行行政機構管理會計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應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加強管理會計的基礎設施,通過加強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實現使用,同時引進和培養專業的管理會計等措施綜合實踐,營造良好的管理會計環境,以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峰. 論新會計準則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影響[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6):187-188.
[2]張興,趙丫妮. 淺談政府會計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06):69+68.
[3]王晶晶. 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發展方向[J]. 經濟師,2017(12):89.
[4]張秀華. 新會計準則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變化、影響及對策[J]. 財會學習,2018(10):68.
[5]張紅. 試析行政事業單位在政府會計準則下的財務核算模式[J]. 管理觀察,2018(18):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