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琴 吳紅麗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四川 成都,610017)
心肺驟停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突發性疾病,最佳的治愈期十分短暫。因此普及心肺復蘇具有重大的意義[1]。心肺復蘇主要是對患者的心臟進行敲擊配合人工呼吸的方式,促使患者回復自主呼吸和自主體內循環[2]。現階段對于心肺復蘇的教學還沒有做到完全普及。如何更好的普及心肺復蘇,讓普通人也能迅速掌握心肺復蘇術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點。本文旨在通過談論將情景模擬教學的方法添加到心臟復蘇的教學中去的方案,探究情景模擬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的作用和應用前景。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附近醫科學院的三年制大專護理專業學生共214 名參與本次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106 例,其中男學生28 例,女學生78 例,年齡18-22 歲,平均(20.21±0.98)歲。觀察組108 例,男學生26 例,女學生82 例,年齡18-22歲,平均(20.15±0.56)歲。一般數據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按照課本大綱進行了心肺復蘇的理論學習。所有學員均對課堂知識點進行了了解和學習。而對照組學生采取傳統學習方案,老師首先在課堂上對心肺復蘇進行講解,然后在教室內使用假人進行模擬訓練。而觀察組學生使用情景模擬法進行心肺復蘇的學習。首先需要對場景進行布置,模擬場景為急救科搶救室,模擬情形:120 救護車送來一名心跳驟停,呼吸驟停的成年男子,采用模擬人進行演練。所需工具:模擬人,堅毅呼吸囊,口咽通氣管,中心吸引裝置和中心供氧裝置,電擊除顫儀和靜脈輸液治療車等。模擬人采用國際通用型號,有標準的氣道。可以對其使用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并伴有語音提示。學生情景模擬教學內容:①需要對患者的意識狀態進行判斷,確定患者情況,開放患者氣道,采用仰頭抬頸法或仰頭舉頜法使患者的呼吸道進行暢通,判斷緩患者呼吸情況,同時對患者進行人工呼吸。②在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判斷患者大動脈的是否搏動,對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③常規心臟按壓結束后,需要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監測,后進行下一步,對患者使用電擊除顫儀進行電擊除顫,此時可以檢查患者的心電圖情況。④最后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探究患者生還幾率。
1.3 觀測指標在教學結束后對學生進行教學水平調研,按照理論考試加老師實操打分的規則進行分數統計。兩個環節總共滿分200 分,每個環節100 分。分數越高代表對心肺復蘇能力的掌握程度越高,代表教學方式更好。
1.4 統計學標準所有數據均輸人并采用SPSSl8.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統計學顯著性差異標準a=0.05,P<0.05 表示差異明顯,在統計學上有意義。
通過對兩組學生的考試進行分析,可以明顯看出,采用情景模擬法學習的觀察組學生,在實操上得分遠遠高于采用常規學習方法的對照組學生。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學生理論考試分數和實操分數對比(± s)

表1 學生理論考試分數和實操分數對比(± s)
組別 例數 理論得分 實操得分觀察組 108 89.96±7.62 96.34±4.12對照組 106 88.74±6.98 78.63±9.81 t-1.221 17.274 P-0.224 0.001
心臟驟停和呼吸驟停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有些是由于器官病變造成,有些則是因為外力打擊而造成的。心臟驟停的于曉治愈時間十分短,一旦治療時間過長,十分容易對患者造成腦死亡現象。因此,掌握好心肺復蘇是每個醫護人員必須要達成的條件。相較于傳統的學習方式,開創式的引入情景模擬教學方案,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的對知識進行掌握。縮短了學生對于心肺復蘇的掌握時間。
情景模擬學習可以讓學生拉近和手術臺之間的距離,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去了解整體的知識脈絡和知識結構。以達到度目標知識的掌握的過程。同時情景模擬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面臨超出書本的病例知識,發揮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3]。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觀察組學生采用情景模擬法教授心肺復蘇急救法和對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方案來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看出采用情景模擬法的學生能夠對知識點迅速掌握,并應用到實操中去。由此可見,在心肺復蘇教學中,采用情景模擬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知識掌握程度。這一觀點也在劉燕平, 梁瀟,王長遠[4]的研究中被提出。
綜上所訴,情景模擬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更快的掌握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值得在教學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