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習近平關于人民主體重要論述的理論意蘊

2020-10-22 06:11:53楊哲李志軍
理論探索 2020年4期

楊哲 李志軍

〔摘要〕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價值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人民主體地位作出了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具有豐富的理論意蘊:在主體形態上,強調人民是共同體與個體主體相統一;在主體實踐中,明確人民作為創造主體和需要主體相統一;在主體利益上,注重人民利益的全面性與協調性相統一;在主體發展中,促進人的自由自主與堅持黨的領導相統一。習近平關于人民主體地位的重要論述,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思想的新境界,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價值指引。

〔關鍵詞〕 習近平,人民主體思想,理論意蘊,主體利益,主體形態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175(2020)04-0058-08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價值遵循。人民主體地位是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思想的具體化,具有鮮明的歷史性特征。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中始終注重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并不斷拓展人民主體地位的內涵。這既是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取得勝利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人民主體地位作出了重要論述并將其貫穿于新時代黨的治國理政的全過程。這些重要論述具有深刻的理論意蘊,對其進行認識可以從主體形態、主體實踐、主體利益以及主體發展四個方面來研究。

一、在主體形態上,強調人民是共同體與個體主體相統一

人民主體地位實現的重要標志是人在主體形態上完成共同體與個體主體的統一。馬克思將“現實的個人”作為新唯物主義的出發點,他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 〔1 〕519同時,馬克思明確了“現實的個人”的理論主體地位,即,“現實的個人”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感性活動”中的個體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個人能動地創造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的歷史,滿足自己的需要,追求自由自主性。每個人的主體地位的實現就是人的主體地位的實現。但是,人的活動絕非是單個個體的孤立活動,而是“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 〔1 〕532。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1 〕501。個人的主體地位的實現程度必須置于現實的社會關系中才能得到說明,這種社會關系的組織形式就是共同體。共同體是“現實的個人”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方式,共同體的性質反映的是人的社會關系。因此,也可以說,“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共同體” 〔2 〕394。人類社會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選擇結成共同體,以群體主體的身份面對客體,從而使共同體超越了個體的有限性,形成一種整合的力量,更能與客體相抗衡,使個體最大程度地獲取了生存和發展所需的資源和條件。共同體使人逐步擺脫了自然束縛和動物屬性并形成了穩定的社會關系,實現了人之為人的蛻變。因此,“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1 〕571。在這個意義上,共同體的本質是真正共同體。共同體是實現個體主體性的必要條件;反過來說,共同體的存在也需要個體主體性的發揮,人與人在形成互為主體的關系的基礎上,共同體成員越具有充分的主體性,共同體就越鞏固和發展。因此,人們的主體地位從主體形態上看必然表現為共同體和個體主體的統一。

然而,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無論是自然共同體還是虛幻的共同體都沒有真正實現個體與共同體的統一。在人類早期以氏族、公社為代表的自然共同體中,個人不具有獨立性和主體性,而是從屬于共同體。以國家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虛幻的共同體則是割裂了個體主體與共同體的統一,使共同體成為“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聯合” 〔1 〕571。統治階級以共同體名義將自己標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人的主體地位只是對于統治階級范圍內的個人來說才是存在的。而被統治階級的個人則受制于共同體,個體主體性受到抑制。誠如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國家時所說的:人們過著雙重的生活,在政治共同體中“人把自己看做社會存在物”,而在市民社會中,“人作為私人進行活動,把他人看做工具,把自己也降為工具,并成為異己力量的玩物” 〔1 〕30。

馬克思認為,只有建立“真正的共同體”,即“自由人聯合體”,才能完成個體主體與共同體的統一并從根本上實現人的主體地位。“自由人聯合體”恢復了共同體的本質特征并合乎邏輯地解決了主體間的矛盾:在個體和共同體的關系上,社會化的自由個人進行了自由的聯合,“這種聯合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于他們的控制之下” 〔1 〕573,個體是共同體的目的、共同體是全體成員整體利益的代表和個體發揮主體性的條件。在共同體成員之間的關系上,“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 〔1 〕571,人與人實現了交互主體性,既形成相互需要、互為主體的關系,又使個體主體性充分彰顯,從而使共同體更加穩固。

習近平關于人民主體地位的重要論述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個體主體與共同體相統一的理念。“人民”作為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的主詞和高頻詞,在其范疇上既蘊含著鮮明的共同體意蘊,指所有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廣大群眾;也體現了對個體主體的關照,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 〔3 〕317。在主體形態上,通過強調每個人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統一彰顯了人民的主體地位。

首先,以鑄牢命運共同體意識彰顯個體主體性。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黨和國家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結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互為主體的關系,以“真正實現社會共享、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3 〕214為目標。因此,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在社會主義中國形成了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共同團結奮斗取得了今天的輝煌成就。黨的十九大強調,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深刻體現著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在實現這一偉大目標的歷史征程中,我們更要鑄牢命運共同體意識。全國各族人民作為共同體的成員,要凝心聚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4億多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充分發揮共同主體性。同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也深刻體現了每個人的主體性。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身處在這個共同體之中的每個中國人,將自己的期盼與國家、民族的目標融為一體,所有人共同努力,“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4 〕40,在共同的奮斗中實現每個人的主體性。

美好生活作為人民對生活條件更高層次的新需要對人民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人民要不斷突破現有條件的限制,改變傳統的勞動方式,通過提高創造性進一步增強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正如習近平所說:“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開創我們的美好未來……必須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4 〕44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依靠理論、制度、科技等領域的創新。其中,科技創新更是牽動我國發展全局和實現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關鍵因素。進入21世紀,全球的科技創新進入空前活躍的密集期,新一代信息技術、孕育著新變革的生命科學技術、新興能源技術等前沿科技的創新發展對國家、對個人都有著重大影響,“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11 〕。而我國目前的基本情況是:創新能力較弱,尤其是科技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距,科技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夠。不僅如此,文化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等方面的創新供給也不能充分滿足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的創造性的主體性有待于進一步釋放。因此,習近平高度注重提高人民的創造性并將創新置于我國發展全局的核心。在創新內容上,堅持“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 〔12 〕792,讓創新理念和創新精神滲透至人民的各個層面的生產活動,形成全面創新的社會氛圍,促進人的實踐所涉及的各個領域的創新;在創新主體上,注重“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 〔12 〕793,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創新能力,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充足的動力和智力支撐。

三、在主體利益上,注重人民利益的全面性與協調性相統一

人的利益的獲得是人的需要得以滿足的社會形式,而人的利益的全面性和協調性的統一則是人的自為性的真正實現,是人民主體地位的外在表現。利益的本質乃是人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利益的形成源于人的需要,是由人的生產勞動以及社會生產力發展所引出的好的結果,人作為面向世界的、總體性的存在物,人的需要也是多維度、多層次的。需要的內容越豐富、層次越復雜、結構越協調,也就意味著人越趨向全面。而人的需要的特點以及個人能力的有限性決定了要想滿足人的需要,人必須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并形成一定形式的分工和分配。這種獲得了社會形式的需要就是利益,即是說,利益“只有在社會所創造的條件下并使用社會所提供的手段,才能達到” 〔8 〕102。既然利益的本質是人的社會關系,那么利益的范疇必然涉及人的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即“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13 〕591。馬克思對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的表述不僅深刻揭示了人的利益的全面性,更指明了人的利益體系內在的協調性。

具體而言,人的利益的全面性和協調性的統一體現為:在既定的社會關系中,人的利益訴求來自于整個社會生產的各個層面、各個領域,是一個全面協調的利益體系。從人的利益體系的全面性來看,首先,人作為有生命的存在物,物質生活對于人的存在和發展來說具有決定性作用,人“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 〔1 〕531。所以,基于生存和發展需要,人必須要占有一定的物質產品。在這個意義上,物質利益是人的第一位的利益。其次,人的活動和交往也要靠意識的認知和引領,人作為精神的存在物,需要享有一定的精神產品,學習科學知識、思想道德,欣賞文化藝術等,以滿足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人的精神文化利益是物質利益的升華,也是人的存在意義的重要延展。再次,在階級社會,人總是隸屬于一定的階級,處在一定的政治環境中,“政治權力不過是用來實現經濟利益的手段” 〔14 〕305,因此,人們對于爭取政治地位、政治權利的政治利益也有強烈需要。最后,人作為社會存在物,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利益就是與人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利益,反映的是人的全面豐富的生命存在以及人之為人的權利和尊嚴的實現。從人的利益體系的內在關系來看又是協調的,物質利益是人的其他利益的基礎和前提,而人在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中的利益既是人的物質利益的反映,也反作用于人的物質利益。因此,人的利益的全面性反映了人的各方面利益的協調性,人的各方面利益的協調性則保障了人的利益的全面性。

馬克思將人的利益的全面性和協調性的統一視為共產主義社會的重要標志。在共產主義社會,“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就是說,作為一個總體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質” 〔1 〕189。這意味著人實現了人對人的實踐所涉及的對象世界的全面占有。人徹底解決了人和自然、人和社會的矛盾。人的物質利益以及在社會中的各方面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滿足,使人成為了“具有豐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覺的人” 〔1 〕192。人的利益全面性的實現也使得人的各方面利益形成為一個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

維護和實現人民利益,確保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和協調性的統一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的利益訴求呈現出越來越豐富的重大變化,與此同時,人民的各方面利益的協調性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習近平將促進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和協調性相統一的理念作為推動我國發展的重要的思想基礎和政策導向。

首先,以促進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和協調性相統一作為發展的戰略目標。黨的十九大強調:“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 〔15 〕12可見,在新時代,人民的利益訴求相比以前變得更豐富和更全面。在這個利益體系中,人民的“物質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飯是最主要的” 〔3 〕315,但是,在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人民還要追求更高質量的物質生活,人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沒有終點,滿足人民不斷提高的物質利益仍是發展的首要任務。文化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面,“人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時時刻刻都存在” 〔3 〕315,尤其是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躍升到了新的層次,開始追求更高質量、更有品位的文化生活,因此,要充分把握人民需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文化事業,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政治利益是人民利益中的關鍵環節,人民的其他各方面利益都要靠政治利益來保障和促進,因此,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民主、法治等方面的需要。民生是人民的幸福和尊嚴的主要標志,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的利益就是教育、就業、分配、社會保障等跟人民生活最直接相關的利益,要不斷改善民生,使人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生態環境利益也是人民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人作為自然存在物,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生命健康和人的生活環境,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15 〕50。總之,只有推動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全面協調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得到滿足,人民的自為性才能得到真正實現。

其次,以推動各項事業的平衡協調發展促進人民利益的協調性。人民利益不僅是全面的,其內部更應是協調的,否則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就會受到影響。早在2001年,習近平就曾撰文指出:“正確處理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各自內部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協調一致地實現、維護和發展好人民群眾的‘三大利益。” 〔16 〕在新時代,人民利益更是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的綜合發展,是極其龐大的系統工程。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并非是各個利益的簡單相加,而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由于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導致人民各方面利益的不協調問題,進而制約了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實現。比如,近些年來,我國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生態環境問題,損害了群眾的健康安全,生態環境利益也成了人民利益的一部分。因此,“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4 〕209,實現人民的物質利益與滿足人民對優美的自然環境的需求相協調。此外,我國在物質文明快速增長的同時,一些領域的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等比較嚴重,一些群眾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觀念影響,消解了人的主體地位。必須要“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 〔3 〕324,才能引導人們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同時,實現對物的超越,培養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目前,我國在民生領域存在很多薄弱環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是人民利益協調性的重要表現。人民的物質利益的實現程度最終會通過民生改善表現出來,反過來,只有民生不斷改善,經濟才能快速發展,人民的物質利益也才能更好地實現。因此,必須“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17 〕。可見,只有推動我國各方面的平衡發展、協調發展,促進人民利益的協調性,才能實現人民利益的全面性,才能在更高水平上滿足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在主體發展中,促進人的自由自主與堅持黨的領導相統一

實現人的自由自主性是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本質,自由自主性的實現離不開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二者是目標與路徑的統一。馬克思把人的類本性歸結為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并從人的生存性實踐出發,按照人的自由自主性的實現程度將人的發展分為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三個階段。在前兩個階段,人的活動“始終是外在的強制勞動” 〔7 〕113,人既喪失了獲得自由自主性的權利,也不具有實現自由自主性的條件。只有到了第三階段,人將人和社會、人和自然的關系置于人的自覺控制之下,人在共產主義社會、在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條件下實現個性的自由發展。“自由自覺的活動”意味著人擺脫了自然、社會的支配和外在之物的束縛,人在實踐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潛能充分釋放,人的利益得到全面協調實現,人可以自己主宰自己。

實現人的自由自主性必須要由共產黨來領導完成。馬克思認為,人們喪失了自由自主性的根源在于人們“始終屈從于分工和自己的生產工具”,就是說,由于失去了對生產資料的支配權以及自然形成的分工,勞動者成了受局限的存在物。為了實現自主活動,“各個人必須占有現有的生產力總和” 〔1 〕580-581,由勞動者自主支配生產工具、自身勞動力以及勞動成果,進而占有生產關系,以“無產階級占有制”代替“過去的一切占有制”,使作為奴役手段的生產資料“完全變成自由的和聯合的勞動的工具” 〔18 〕158。要達到這一目的,只有依靠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才能實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造成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資產階級通過建立國家政權、強化意識形態維護其統治,無產階級只有聯合起來,通過集體反抗,才能實現自身解放。無產階級革命作為群體性革命,必須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群體的中心是其凝聚的核心,沒有強有力的核心,就沒有強有力的群體” 〔19 〕83。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的一部分,它沒有任何不同于整個無產階級利益的特殊利益。在實踐上,共產黨“是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 〔13 〕44;在理論上,共產黨是無產階級中更先進、更有覺悟的黨,它能在理論和政治的水平上保持著整個運動的階級性質,知曉整個運動的條件、進程和結果。進一步說,共產黨的使命也在于實現人的自由自主性。共產黨人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在政治上,領導“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 〔13 〕44,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利用政權力量將生產資料集中在無產階級手里并發展生產力,從而使具有階級壓迫性質的國家就此消亡。在經濟上,共產黨人將自己的理論概括為“消滅私有制”。資本主義私有制使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人卻喪失了獨立性和個性,消滅私有制就是要“消滅資產者的個性、獨立性和自由” 〔13 〕47,恢復人的獨立性和自由。可見,共產黨所有的目的就是致力于將人從各種關系的羈絆中解放出來。“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終的目的和利益而斗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 〔13 〕65,這個未來就是人民的自由自主性的實現。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就是不斷促進和實現人民的自由自主性的歷史。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使人民在政治上實現當家作主,在經濟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人民開始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同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政治體制改革以及文化、社會等方面建設的全面展開,人民所獲得的自由自主性愈加廣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促進人民的自由自主與堅持黨的領導相統一的思想,推動了人民的自由自主性的新發展。

首先,新時代人民的自由自主性在黨的領導下得到了更充分體現。馬克思所設想的人的自由個性,是人的發展的終極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雖然尚未達到這一要求,但是,中國共產黨仍將促進人民的自由自主性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價值導向。習近平科學地把握當今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人民群眾對自由自主性的要求,并將馬克思主義這一最高價值追求融入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中,明確了新時代人民的自由自主性的基本要求和實踐向度。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要手段,破解我國當前還存在的制約人民自由自主性的體制機制。全面深化改革既強調“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 〔20 〕8,增強人民自主選擇的能力,筑牢人民實現自由自主性的根基;又強調通過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達到“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20 〕3的目的。這就是說,用改革的方式減少一些體制機制對人民在實踐活動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制約及對人民利益的影響,進一步實現人民對自然、對社會、對自身的自由自主性。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加快發展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 〔20 〕11,使人民獲得高度的社會主義經濟自由;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進一步鞏固人民的社會主義政治自由;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確保人民享有更多的社會主義文化自由;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人民擁有更豐富的生活自由;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障人民的生態自由等,以此促進人民各方面的自由自主性,使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 〔21 〕89。

其次,進一步促進人民的自由自主性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重要歷史使命。黨的十九大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15 〕1人民幸福的外在表現為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生命活動、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滿足,而其內在本質則在于使人民不斷擺脫各種異在之物的束縛,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就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的意愿作為黨制定政策的依據,既通過貫徹正確的理論和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的實踐和發展要求中獲得新的動力。在新時代,我們黨更應該“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 〔22 〕。因此,黨在新時代的重要歷史使命就是要進一步順應人民群眾對自由自主性的需要,為人民的自主發展、自由選擇創造相應條件,還要發揮黨的先鋒作用,深刻認識和研判人民的自由自主性的發展規律,當好人民的“領路人”。

概言之,習近平對人民主體地位的重要論述是基于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思想,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所作出的,具有重要的價值。這一價值不僅體現在從理論上對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思想發展新境界的開拓,而且體現在具體的實踐中,即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的利益結構也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人民內部的矛盾日益復雜和多樣,面對不可避免的挑戰,這一重要論述將為我們黨帶領人民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發展提供價值保證。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

〔6〕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9.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習近平.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一八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8-01-01(01).

〔11〕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29(02).

〔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6〕習近平.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J〕.求是,2001(19):31-37.

〔17〕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 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N〕.人民日報,2018-06-15(01).

〔1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郭 湛.主體性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0〕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22〕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2-19(02).

責任編輯 呂曉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色精品视频| 日韩高清一区 |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高清|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欧美日本中文|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亚洲人成网18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成人亚洲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 色亚洲成人| 五月婷婷综合色|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免费无码网站|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久久国产乱子|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久久中文电影| 中文字幕啪啪|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毛片久久久|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欧美h在线观看| 午夜啪啪福利|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91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久久香蕉国产线|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91九色国产porny|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护士|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欧美高清| 9啪在线视频| 99re经典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a网站在线观看|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图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熟女视频91|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欧美一级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