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黃
2020年,康佳正好步入不惑之年。
40歲的康佳在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可謂出盡了風頭,其聯手新華社打造了一場“5G+8K”的開幕式直播盛宴,旗下售價高達888萬元的高端電視Smart Wall完成國家級會議活動直播的首秀。
不僅如此,在2018年入主新飛電器之后,2020年6月4日,康佳集團再次宣布,將斥資16.48億元在河南省新鄉市建設新飛的新基地,包括新飛制冷家電產業園、康佳智能家電生產基地、新飛冷柜廠開發建設三大項目。
康佳集團稱,本次合作主要是為了滿足公司白電業務智能制造需求,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做大做強新飛品牌的白電業務。
此舉背后的深意顯而易見:曾經以黑電聞名的康佳正在深度布局智能家居業務,并加速了全品類智能化協同發展的步伐。
康佳的確選擇了一條聰明的路,也給未來留下了更多未知的可能。
彩電大王康佳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廣東光明華僑電子工業公司,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正式投產經營于1980年5月21日。
彩電是康佳的起家業務,自1984年建成并投產第一條電視機整機生產線以來,彩電一路伴隨著康佳的成長。1983年1月30日,“KONKA”商標在國家工商局注冊成功,這也標志著康佳開始走向品牌化管理的道路。
20世紀80年代后期,中國國產彩電品牌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都有了較快的進步,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電視機市場受結構、價格、消費能力等條件的限制,普及率仍然比較低。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彩電正在成為最為緊俏的家用電器。
此時,一大批國產品牌崛起,如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1987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934萬臺,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
同樣是1987年,康佳取得內銷彩電生產許可證,結束了只能出口的歷史,開始國內市場銷售。
之后的康佳,可謂是一路高歌。1991年康佳集團改組為中外公眾股份制公司;1992年,康佳A、B股股票同時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1993年之后,康佳開始了全國版圖的擴張,先后在國內的東北、西北、華南、華東、西南分別建立了牡丹江康佳、陜西康佳、東莞康佳、安徽康佳、重慶康佳五大彩電生產基地,擁有彩電生產線20多條,彩電年生產能力超過了1000萬臺,形成了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其總資產也從1992年的5.49億元增加到2000年上半年的89.13億元。
其市場份額占有率也在不斷增加,1998年康佳第一次將比自己還“年長”22歲的長虹拉下馬,強勢擠進中國電子百強榜第四名;1999年成為彩電大王,以及深圳首個產值過百億的企業;2003年-2007年,康佳連續5年坐在彩電銷量冠軍的寶座上。
此時的康佳,是當之無愧的業界龍頭,可謂是一時風頭無兩。
困境中的沉思
但隨著液晶屏幕的崛起,彩電行業也發生了變化,各大黑電廠商都開始加大研發上的投入,彩電業開始重新洗牌,康佳一時反應不及,家電業務發展放緩。
而康佳內部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調整和變化,由于戰略的保守,內部關系亟待理順,康佳過去幾年的發展的確走過了很長一段沉寂的時光,令外界頗為惋惜。
這些問題讓康佳元氣大傷,其后果直接體現在業績上:2015年康佳遭遇歷史最大虧損,年報顯示,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高達12.57億元,同比下滑2488.32%。深康佳也在2015年年報中坦承,報告期內,公司管理層特別是內銷彩電業務管理層變動較為頻繁,對公司凝聚力、員工士氣、產品規劃戰略以及經營效率帶來了較大沖擊。
據康佳年報披露,2015年康佳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變動發生了42起。2015年6月起,先后有6位集團管理層、1位董事局主席和1位監事宣布辭職。
此時的康佳不得不痛定思痛,尋求轉機。
隨后,雖然康佳做了重新建立高管團隊、調整產品結構等一系列動作,用一年多的時間成功走出了虧損,但曾經風光無限的彩電業務卻已再難回巔峰。根據群智咨詢的統計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液晶電視市場出貨量為2620萬臺,同比增長5.7%。其中,康佳以230萬臺的出貨量占據9%的市場份額,排在創維、海信、TCL、長虹以及海爾之后,已跌出第一梯隊。
不僅如此,康佳財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康佳集團的研發投入僅為0.88億元,同比減少15.56%,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已連續4年不超過1.3%,遠低于海信、TCL等同行。
而此時,與康佳搶奪市場的已不僅僅是傳統彩電企業,科技的飛速發展已將電視行業的競爭從業內企業衍生到行業間的角逐。互聯網品牌電視如樂視、小米的入局,科技企業定義的新的智能大屏,快速迭代的智能手機,方興未艾的智能音箱和不能窮盡的智能硬件,都已成為電視行業的競爭對手。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電視銷售綜合2181萬臺,同比下滑7.3%。
這并非是康佳一個企業的困境,而是整個黑電市場共同需要面對的現狀,新的用戶需求、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競爭格局,都在一瞬間出現,康佳必須思考如何破局。
康佳的“新飛”
康佳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康佳集團彩電業務收入52.89億元,同比減少1.45%。另外,康佳的白電業務收入8.91億元,同比漲幅為7.49%。
雖然,康佳的當期業績依然很難看,但彩電與白電業務此消彼長,一目了然。
為了擺脫困境,2018年5月,在康佳集團38周年慶典上,康佳集團總裁周彬宣布啟動康佳轉型之路,提出“一個核心定位、兩條發展主線、三項發展策略、四大業務群組”戰略轉型升級內容,立足科技之本,匯聚各方力量,靈活運用信息化、金融化等手段加速推進轉型升級。
這里的一個核心定位就是“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兩條發展主線是指堅持“科技+產業+城鎮化”的發展方向以及構建“硬件+軟件”“終端+用戶”“科技+投控”的發展模式;三項發展策略是指圍繞業務形態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圍繞新興產業進行轉型,圍繞智慧家庭對現有業務模式升級;四大業務群組指科技園區業務群、產業產品業務群、平臺服務業務群以及投資金融業務群。
總而言之,康佳想要轉型,轉型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一流企業”,并有在“2022年爭取完成營收目標1000億元”的決心和信心。
康佳樹立了“新的起飛”的目標,并付諸行動。2018年6月29日,康佳集團以4.55億元成功競購新飛電器旗下3家公司100%的股權;同年,康佳成立了半導體科技事業部及環保科技事業部。
成立于1984年的新飛電器也曾承載著一代輝煌與一段國民記憶——“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新飛主營業務為冰箱等白色家電,巔峰時曾經是國內冷柜的第二大品牌和國產冰箱四大品牌之一。
如今,依托5G網絡超寬、泛在的特點,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數以萬億計的新增連接將出現。有專家此前曾斷言,如果誰占領了這些連接的入口,誰就掌握了下一輪科技革命的主動權。
在家庭場景下,除了智能電視這一家庭娛樂中心之外,冰箱也是一個很好的用戶入口。隨著智慧家庭概念的興起,在圖像識別、氣味識別以及物聯網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在眾多家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智能冰箱,將給未來家庭物聯網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間。此次并購,也正展現了康佳集團向未來家庭智能物聯網領域進軍的雄心。
康佳以奇跡般的速度完成了對新飛電器的收購與整合工作,并在收購兩個月后使新飛順利復產。而新飛電器也由此迎來重大轉機。在康佳的大力支持下,新飛電器實現當年復產、當年盈利;2019年一季度,新飛電器完成銷售規模爬坡,實現“開門紅”;產品技術方面,新飛電器相繼推出物聯網生態冰箱、AI智能科技系列等多款新品,當年研發費用占銷售額的7.5%左右。
收購新飛,形成“康佳+新飛”雙品牌合力的格局后,康佳白電實力也得到了明顯的加強。康佳2019年的年報顯示,康佳白電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8.29億元,營收占比6.95%,同比增長79.97%。
2019年,康佳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6.27%。而持續加強科技研發投入,促使白電及新飛業務方面取得多項科技獎項。2020年5月28日,2020中國冰箱行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新飛摘得“2020中國冰箱行業除菌保鮮高端品牌”大獎,新飛BCD-445WG8A榮獲“2020中國冰箱行業智能除菌保鮮杰出產品”,新飛BCD-450WK9DT榮獲“2020中國冰箱行業杰出渠道表現產品獎”,新飛品牌被授予“2020中國冰箱行業特別公益貢獻獎”,可謂是收獲頗豐。
白電業務業績的大幅提升給康佳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在某種程度上催化了新飛制冷家電產業園投資計劃的落成。新飛制冷家電產業園的建立是康佳白電業務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在2017年前,康佳通過自有品牌完成了空調、冰箱、洗衣機市場的滲透,2018年則通過收購新飛電器,利用新飛的品牌、技術專利,進一步提升康佳白電的地位,此后便進入了戰略崛起階段。其中的一大標志性事件,將是新飛制冷家電產業園的落地投產。
2020年6月4日,康佳集團發布公告稱,康佳集團與新飛制冷公司、河南新鄉市人民政府簽署了《新飛制冷家電產業園、康佳智能家電生產基地暨新飛冷柜廠開發建設項目合作協議書》,合作項目為新飛制冷家電產業園、康佳智能家電生產基地、新飛冷柜廠開發項目,計劃總投資16.48億元。
其中新飛制冷家電產業園計劃總投資約10.2億元,主要引進智能化冷柜和冰箱生產線,建設新飛冷柜和冰箱生產工廠。康佳智能家電生產基地計劃總投資約3.2億元,新飛冷柜廠開發建設項目計劃投資約3.08億元建設新飛大廈。
在康佳集團、新飛制冷公司以及新鄉市政府簽訂合作的現場上,康佳集團總裁周彬表示,新飛借助科技創新,在重組后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就取得了不俗的業績。“而得益于新飛產能和品牌市場號召力的釋放,康佳集團2019年實現白電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8%。新飛的加入對于康佳白電市場快速發展推動作用巨大,借助科技創新,新飛有望在2020年實現銷售額30億元。”
這也意味著康佳對新飛的未來寄予了厚望。在周彬看來,啟動“康佳白電+新飛電器”雙品牌運作、多品類協同的運營模式,對于迅速擴大康佳在白電領域的產業規模,提升盈利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具有巨大推動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借助智能冰箱這一未來用戶入口開展智慧家庭產業生態布局。其中,新飛“振翅”既是康佳壯大白電業務的關鍵一步,也是這家傳統彩電巨頭振興發展大棋局的重要落子。
拓寬產業邊界
近兩年,康佳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其一方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多業務領域取得自主研發新成果,如8K視頻處理芯片、全景AI技術、易柚系統等;另一方面,康佳瞄準了“5G+8K”產業,積極發力布局,與咪咕攜手共建5G超高清聯合實驗室、與深圳移動建立5G商用基地,與華僑城聯合落地智慧酒店及智慧城區項目,持續拓展產業邊界。
不僅如此,康佳布局半導體領域的研發成果也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康佳51%控股的合肥康芯威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研發出半導體首款存儲主控芯片KS6581A,目前已實現量產;另外,存儲芯片封測基地已完成前期規劃,預計于2020年年底試產,該舉措將進一步促進康佳半導體及相關業務的長遠發展。
事實上,除了在存儲領域搭建設計、封測和渠道的存儲產業鏈,康佳也在積極布局光電領域,打通全產業鏈及上下游的相關環節。2019年9月,康佳宣布成立重慶康佳半導體光電研究院,奠基重慶半導體光電產業園,致力于光電技術的研發和落地,并且與聯建光電成立合資公司,由此推進Mini LED及Micro LED新技術在公共視訊的商用化進程。
經過漫長的低谷期之后,康佳的回歸來勢洶洶,其亮眼的成績得益于大膽的改革及果斷的轉型,從單一家電制造企業到“科技創新驅動的綜合型平臺公司”,完成了華麗轉身。
歲月如梭,匆匆走過40載的康佳已到不惑之年,也正在“科技+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上努力前進著,但想要真正渡過難關、重回巔峰,仍有很多的路要走。
中國新時代 2020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