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爻寒
隨著電商平臺在農村市場不斷下沉,新興的營銷模式推動了農產品銷售,實現了以較低的成本縮短中間環節,帶動了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電商改變了幾千年來農產品的變現方式,一頭是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寶貝,一頭是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一根網線將供需兩端拉近。
電商進山,讓更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手握“新農具”,干起“新農活”,變成“新農民”,走上了產業扶貧的新道路。
但電商助農的興起,并非“忽如一夜春風來”,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貧困地區正在逐步形成的農產品上行的電商“超短鏈”并非單點支撐,而是經過了一系列的多層次賦能。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超過9000萬人。截至2019年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551萬人,累計減少9348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計下降9.6個百分點。
很顯然,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國家對電力、道路和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投入的必然結果。
電力點亮希望
電網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公共基礎設施。2015年12月23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果芒村和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長江村合閘通電,全國最后9614戶3.98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得到解決。至此,“全民用電”記錄到了中國電力發展的史冊上。
2020年5月13日,隨著平均海拔5049米的西藏措勤縣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最后一段導線展放工作的順利完成,標志著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項目中,海拔最高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順利完成建設任務。
近10年來,供電可靠率也在提高,城市、農村供電可靠率分別從2005年的99.755%、99.382%提高到2018年的99.955%、99.795%,客戶年均停電時間分別從21小時、54小時下降到2018年的4小時、18小時。尤其是農村電網實現了跨越發展,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脫貧致富注入了源動力。
國家要發展、人民要富裕,不能沒有電,有電才有希望。“全民通電”這個讓世界驚嘆的電力奇跡背后,是國家電網不計成本的決心和供電員工攻堅克難的不懈努力。
道路鋪設希望
2019年12月17日,交通運輸部公布:“十三五”以來,我國累計投入約7100億元車購稅資金支持貧困地區交通項目建設,占全國車購稅總規模的70%,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資金保障。截至數據發布,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已超404萬公里,預計2019年年底,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上硬化路。
2019年1月-11月,全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9402個,其中貧困地區5843個。截至2019年11月底,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率為99.45%、鄉鎮通客車率為99.64%。全國具備通客車條件但是未通的建制村3008個、鄉鎮115個。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物質流通的根本,一條條蜿蜒的公路將致富的希望帶給了貧困地區的群眾,也將國家不計成本、排除萬難脫貧攻堅的決心呈現在了世界面前。
網絡連接希望
2020年4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截至目前,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光纖寬帶網絡和4G網絡,光纖用戶占寬帶用戶比例超過了93%,4G用戶也達到了80%,網絡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自2015年起,國家持續開展網絡提速降費,大力推進以光纖和4G為代表的高速寬帶建設,推動電信企業取消了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取消了流量的漫游費,大幅降低了國際長途資費,打造了一個物美價廉的網絡服務。
在2014年年底時,中國還有5萬個行政村根本沒有通寬帶,15萬個行政村接入能力不到4兆,城鄉的數字鴻溝明顯。但如今行政村的光纖和4G的覆蓋率均超過98%。
截至2019年年底,新建的鐵塔共享率從鐵塔公司成立以前的14%,到現在的80%,有效促進了行業競爭格局的更加均衡,讓廣大電信用戶充分享受到市場競爭帶來的紅利。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信息通信行業也為此付出了長期而艱辛的努力。
物流運出希望
電商“進山”之所以能夠降低中間成本,快遞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功不可沒。郵政、快遞已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力量?!?019年上半年,支撐國家級貧困縣實現網絡銷售額1109.9億元,同比增長29.5%,農村寄遞實現了從‘寄包裹到‘產包裹的轉變?!眹亦]政局在2019年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
2020年4月25日,國家郵政局公布:目前全國已經有96.6%的鄉鎮設立了快遞服務網點,并已于近期啟動了“快遞進村”工程,目標是力爭用3年時間推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2020年一季度,即使受到了疫情影響,農村地區收投的快件量依然超過了30億件,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2000億元。
實際上,近些年來,國家郵政局一直不斷著眼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發展需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服務末端下沉,豐富服務品種,幫助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滿足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脫貧致富的用郵需求。
比如,積極推廣“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產品+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大力促進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為貧困地區產業轉型注入新動能。僅2019年前三季度,扶持地方主要特色農產品項目1143個,配送農特產品進城28.4萬噸,同比增長69%,實現交易額38.8億元,同比增長25.6%;823個貧困縣收投快件超過39.24億件。
快遞物流企業在用雙腳丈量著中國的每一寸土地。
多層次賦能注入希望
“鼠標一點”“手機一架”看似簡單,如果沒有完善的交通、物流、信息通道和金融服務,沒有當地政府的電商培訓,沒有日益強大的新基建,暢達的線上交易與貨物配送就無從談起。
在202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從支持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絡,到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正是為了夯實農村電商的軟硬件基礎,為農戶“觸網”、產業集聚提供依托,點亮了農村走向脫貧致富的新希望。
中國新時代 2020年6期